春季疾病防治知識

  春季來到,空氣溫度變動較大,寶寶容易患病。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一起來看一看吧。

  

  春季氣溫變暖,但氣候變化反覆無常,晝夜溫差大孩子反覆感冒、咳嗽,不僅影響健康、發育,而且會有一些嚴重的併發症發生,如心肌炎、風溼病等。因此,提高孩子們的免疫功能,做好防範很重要。

  1、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居室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大人不要在室內吸菸,傷害孩子的呼吸道。

  2、常常帶孩子到戶外做適當的運動,進行力所能及的鍛鍊,如散步、慢跑、踢球等。

  3、避免接觸傳染源。不到空氣混濁、人口密集的地方,如超市、茶館等。

  4、防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疾病史的孩子,如:哮喘。過敏性鼻炎等,春天是疾病的好發季節,應避免讓孩子接觸過敏源,不帶孩子到花園玩耍,少吃或不吃魚、蝦等食物。

  5、營養均衡,合理。按時進餐,不偏食、葷素搭配,粗細糧混吃甜鹹適合。

  6、多喝開水。尤其是25度的新鮮開水。

  7、足部保暖。

  春季常見疾病

  腸病毒感染

  人類的腸病毒是多種病毒的總稱,包括,小兒麻痺病毒1-3型、克沙奇病毒A及B以及腸病毒1-33、68-72這3個大類的病毒。

  症狀

  小兒痲痺病毒感染的臨床症狀,有最顯著的下肢麻痺,故特別容易診斷。而較重要且常見的3種症狀如下。

  1.泡疹性咽峽炎:咽喉部出現典型的水泡潰瘍者。

  2.手口足病:口腔、四肢甚至手掌、腳掌與臀部周圍也出現紅疹及泡疹者。

  3.腸病毒71型:最近幾年在臺灣流行的重症腸病毒感染病毒。

  治療

  其它腸病毒的臨床表現,即非常多樣,大部分的腸病毒感染的病程,約為3~6天,一般經過良好的治療之後,不會有什麼後遺症影響。腸病毒的治療,至今還沒有特效藥,僅以對症治療即可治癒。

  小囑託

  寶寶若出現咽峽或四肢出現水泡與潰瘍症狀,應懷疑腸病毒的感染,要多洗手,以免傳染給他人。若是寶寶的精神意識不正常,如有嗜睡,甚至抽筋、昏迷等腦部症狀者,表示有可能是重症腸病毒71型的感染,必須儘快將寶寶送醫,請小兒科醫師做診斷與治療。

  春季疾病的介紹

  早春是“乍暖還寒,最難將息”的時節,正如民諺所說:“早春早春,慎防‘春瘟’。珍意養生,切勿輕心。”據預測,今年早春因為氣候較往年反常,因此,流感、麻疹、痄腮、猩紅熱、風疹等傳染病將可能流行。為此,搞好這些流行病的預防工作很重要。

  必須重視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對衣物和被褥等必須勤洗勤晒;保持室內空氣流暢、新鮮;不帶孩子到病人家去串門,儘量不帶孩子到公共場所去遊玩,在流腦流行區,每天早晨最好用醋在室內燻蒸殺菌。

  在流行病高發季節,一旦發現孩子有發熱、咽喉腫痛、頭痛、面板出血等症狀時,必須馬上送醫院診治,切勿延誤。

  注意保暖,預防感冒。感冒後抵抗力會降低,容易受到腦膜炎雙球菌的襲擊而發病,所以要隨天氣變化增減衣服。早春時節氣候變化無常,故應該 “春捂秋凍”。

  每頓進餐時,最好喝點食醋,菜餚中宜拌些蒜泥或薑汁,這樣可有效殺菌,飯後用鹽水漱口,也有利於預防流腦的發生。

  春季兒童常見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是一年四季中最常見的疾病。上感是因病毒經過鼻腔和咽喉進入到人體內引起氣道壁黏膜發炎的一種病症。

  其症狀是由鼻咽部幹癢開始,接著出現打噴嚏,流鼻涕或鼻塞等症狀。

  兒童得了上感以後,家長應該:

  1、兒童睡覺時,要注意將上身,尤其是要將頭部抬高一點,以緩解呼吸困難。

  2、在房子裡噴灑一點空氣清新劑,或給兒童聞一下清涼油,會有利於兒童鼻腔的暢通。

  3、用熱毛巾幫兒童洗一下臉,並稍稍熱敷一下鼻樑,這樣鼻涕會較順利地流出來,鼻腔會感覺一陣清新。

  4、兒童患上感時,鼻腔黏膜已經發炎,如果吸入的空氣乾燥,會使鼻腔更難受,所以要使房間裡的空氣保持溼潤。還可以在兒童的鼻腔和嘴脣上塗一點凡士林等潤滑劑。注意讓兒童多喝水。

  5、要注意兒童體溫的變化,給兒童測量體溫,必要時要採取降溫措施。

  6、要注意兒童鼻腔流出的鼻涕的顏色,如果是黃色分泌物,則表明已經有繼發細菌感染,應當立即去醫院醫治。

  7、不要未經醫生檢查,一看見兒童流鼻涕就隨意給兒童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