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就業創業的黑板報

  創業,需要的是運轉的資金,資金到位了再招攬人才,這是成功的開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內容,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圖片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內容

  在一個職場人的成長過程中,一定會有那麼一兩個人,會被濃墨重彩地描述一番,他帶來了新的機會,帶給了主人公思想上的轉變,讓困局出現了轉折……我們稱這樣的角色為“貴人”。作為一個影響結果較大的“偶然因素”,我們有可能自己掌控“貴人運”嗎?

  王楠畢業至今,經歷數份工作,從職場菜鳥到管理者,一路上遇到了不少貴人提攜。

  在王楠初入公關行業的時候,她連公關具體是怎麼樣的一份工作都不太清楚,但是她的老闆卻“勇敢”地給了她錄用通知,並且手把手地給她工作上的指導。入職後,第一次寫新聞稿,王楠直到快下班才算完成,但是把稿子交給老闆後,才知道自己寫的完全不對路。當時,已經下班了,可是老闆卻陪著王楠一起修改,在電腦前指點她關於新聞稿的倒三角結構,稿件的每一句措辭應該如何表達,並解釋為什麼要那樣改。王楠說:“如果老闆僅僅是告訴我:‘稿子不行,重寫!’我可能會面對無數次的‘不行,重寫’才能夠領悟到到底怎麼回事,但是經過那一次手把手的指導,我再也沒有過新聞稿被斃掉的經歷。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怎麼給客戶寫郵件,怎麼了解客戶的需求……”

  後來,王楠也開始帶新人,她學會了放權,敢於放手讓新人去承擔工作。“換個角度來說,這也是為自己著想,新人一天不能挑大樑,自己就得親力親為。”王楠笑談道。面對新人犯的低階錯誤,王楠學會忍耐和引導,她說:“每當自己想發火的時候,就會想起6年前,老闆陪自己加班改稿子的那個晚上。”

  感恩貴人,並把這種感激轉化為一種態度,當自己也有能力為別人提供幫助的時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今身為總經理的賈大宇也有類似的經歷。幾年前,賈大宇在一家公關公司工作,他的老闆是一位特別愛才的領導。當時賈大宇從一個門外漢迅速入門,成長得特別迅速。那位老闆曾經跟他說,如果有一天有了去一流平臺鍛鍊的機會,那就放他去看看。兩年後,賈大宇拿到了一家知名國際公關公司的錄用通知,老闆兌現了當初的承諾,還給他開了場歡送會,祝福他開始新的職業旅程。讓賈大宇沒有想到的是,到了年底,他竟然收到了原來公司發的年終獎!曾經的老闆告訴賈大宇:“雖然你離開了公司,但是你之前對公司的貢獻並不能就此抹殺。”這件事,讓賈大宇一直記在心裡,對他的震撼和啟示不僅是現在他創業當老闆後,也會給離職的員工發年終獎;更多的是,他知道,職場中,每一個曾經的老闆和曾經給過自己幫助的人,都值得一直交往,而不是一段工作關係結束就徹底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