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養生防病要點

  立春氣候特點是南方乍暖還寒,北方往往是“倒春寒”,氣候變化較大,立春節氣來臨更要多加註意養生。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1.防呼吸道疾病

  立春到來,天氣乍暖還寒,此時人體隨著春季的到來也開始變得疏鬆,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減弱,所以,初春時節不宜過早減少棉衣物,年老體弱者換裝尤應謹慎,不可驟減。

  “春捂秋凍”是民間一條保健諺語,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人體新陳代謝相應變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容易損陽氣,稍受風寒,易發宿疾。

  此時如果出汗,應及時擦去,切勿敞開胸懷讓風勁吹。春天適當捂一捂,可減少疾病,尤其是常見的呼吸系統傳染病的發生。

  2.防心理疾病

  春季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髮,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著眼於一個“生”字。按自然界屬性,春屬木,與肝相應。這是五行學說,以五行特性來說明五臟的生理活動特點,如肝喜調達,有疏洩的功能,木有生髮的特性,故以肝屬“木”。

  肝的生理特點主疏洩,在志為怒,惡抑鬱而喜調達。在春季精神養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態。

  同時,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發陳”之時,借陽氣上升,萬物萌生,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機,通過適當的調攝,使春陽之氣得以宣達,代謝機能得以正常執行。

  3.防“潮”病

  春天開始回暖,空氣中的水分漸漸增多,顯得溼氣很重。特別是南方的春天,霧霾、潮溼、悶熱,給細菌的生長居提供了環境。所以要保證居室及辦公室內的通風透氣,在天氣好的時候,要多晒晒被褥和衣服,晚上睡覺的時候要保持室內乾燥透氣。

  春季氣溫多潮溼,女士們更要注意個人衛生,穿在身上的內褲一定要保持乾爽。也要注意晾晒的衣服要在通風透氣的地方晾晒,不讓細菌滋長。此外可以多穿純棉的寬鬆衣服,避免發生溼疹。

  簡單易行的養生小妙招

  1. 快跑5分鐘,堪比慢跑45分鐘。

  澳大利亞科廷大學研究發現,每週進行3次5分鐘短跑或每天騎車45分鐘,都能增強新陳代謝,促進心臟健康。與慢跑、健步走等運動相比,高強度的運動可以在短時間內產生相同的結果,而且更有利於堅持下去。運動分為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快跑屬於後者,能增強爆發力和反應速度,維持內分泌平衡,減少跌倒風險。現在學界普遍認為,老年人也需要一些無氧運動。老人快跑時要做好防護措施,避免摔跤和過度疲勞。平時還可練習仰臥推舉、引體向上、俯臥撐等,加強四肢、腰背部的力量。

  2. 冥想5分鐘,等於熟睡1小時。

  很多人認為冥想“很玄”,但冥想是西方化的叫法,在中國被稱為“內觀”,心理學稱之為“正念”,與傳統的禪修、打坐頗為相似。冥想就是關注自己的一呼一吸,將心神收歸身體,不去胡思亂想,有助於提高專注力,對身體健康也有好處。一項神經科學研究表明,正念冥想可提高大腦的連通性,增強記憶力,消除恐懼和壓力。最初級的冥想簡單易學,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想”:不帶任何評價地看待一件事物,比如凝視一朵花、觀察一片葉、仰望一次夜空……只需幾分鐘,就能放鬆大腦和心情,解除焦慮和疲憊,迴歸精神飽滿、思維清晰的狀態,就像從熟睡中自然醒來一樣充滿活力。

  3. 午睡10分鐘,堪比熟睡2小時。

  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午後小睡10分鐘就可以趕跑睏意,對神經的放鬆效果堪比 深睡眠2小時。如果每天午睡30分鐘,可使激素分泌更趨平衡,冠心病的發病風險減少30%。用午睡給自己“充電”,可提高大腦的反應能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晚上睡眠不好的人,更要在中午小睡一會,能改善睡眠不足帶來的影響。午睡時間可選在午飯後半小時,不要吃完飯馬上睡覺;午休時間不宜超過半小時,否則更疲勞。上班族午睡時儘量不要趴在桌上,可自備摺疊躺椅。

  4. 大笑20分鐘,堪比慢跑半小時。

  有研究顯示,大笑20分鐘帶來的健康益處,相當於慢跑半小時。美國羅瑪琳達大學的研究人員讓14名受試者分別觀看20分鐘戰爭片或喜劇片,或者運動半小時,結果發現,看喜劇片的人,血壓、體內應激激素水平、膽固醇水平都顯著下降,而且食慾大增,效果與運動一樣。這說明,情緒會對身體產生影響,而大笑和運動帶來的機體變化極為相似。從生理角度來說,笑是肌肉放鬆的過程,可以讓自身免疫力得到提高;從精神層面來看,笑是一種愉悅的情緒表達,能釋放負能量。對於無法完成太多肢體運動的老年人來說,經常大笑對保健更重要。建議每個人都要經常笑,並從中學會自我調節。可以經常看看幽默影視劇、相聲、小品,或細心觀察身邊有趣的事情。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不妨用幽默自嘲來應對。

  5. 每天1杯茶,等於7杯鮮橙汁。

  研究表明,與不喝茶的人群相比,愛喝茶的人死亡風險降低24%。而英國一項抗氧化實驗表明,一杯300毫升的茶水,抗氧化效果相當於1.5瓶紅葡萄酒***每瓶約750毫升***、12瓶白 葡萄酒、4個蘋果、5只洋蔥或7杯鮮橙汁。人的衰老就是一個緩慢“氧化”的過程,所以每個人都需要抗氧化。而茶的抗氧化能力很強,養成每天飲茶的習慣能有效對抗老化問題。他強調,茶葉有“三抗”和“三降”等六大好處,即抗癌變、抗輻射、抗氧化、降血壓、降血脂、 降血糖。日本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與每天喝茶少於3杯***每杯30毫升***的人相比,每天喝10小杯茶的男性發生心血管病的危險指數降低42%,女性降低 18%。綠茶的茶多酚類物質保留最多,抗氧化功效最好。但茶多酚會對胃造成刺激,有慢性胃炎、胃潰瘍的人群最好少喝綠茶,可以用紅茶代替。茶中含有少量咖啡因,睡眠不穩、心臟不好的人不宜飲用,切忌睡前及空腹喝茶。建議飯後1小時飲茶最好,可以在茶杯中放3~5克綠茶,每克茶葉衝50毫升開水,泡3~5分鐘,衝三四泡即可。

  6. 遛狗2個月,等於健身1年。

  英國一項調查發現,養狗的人鍛鍊時間比健身房會員還要多。這份資料採集 了5000多人的資料,結果發現,狗主人平均每天會帶著愛寵出去溜達48分鐘,一週下來,散步時間可達5小時38分鐘。他們每週至少會帶著寵物進行3次長距離的行走,又增加了2小時33分鐘的鍛鍊時間。算下來,遛狗兩個月,運動效果就相當於健身一年。人都有惰性,運動計劃容易半途而廢,而養狗的人不得不滿足寵物外出的需求,無形中增加了鍛鍊積極性。據統計,若將一隻寵物犬從小養到老,主人遛狗的里程可超過2.3萬英里***約合3.7萬公里***,約等於徒步環繞地球一週。養狗還能讓人們和愛犬建立依戀關係,實現情感交流,結識更多朋友,感受到自我價值。

  7. 每天穿休閒裝,助你多走500步。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研究顯示,穿休閒裝上班可以使活動量提高8%,相當於每天多走500步,一年堅持下來可減掉0.8公斤體重。服裝的舒適度往往會影響到人們的運動慾望,人在最舒服的狀態下容易舒展筋骨,更願意參加運動。身著西裝革履雖然有氣度,但會在無形中拘束身體,過於合身的衣服一般少有“舒適”的。因此,平時多穿一些版型寬鬆、面料舒適的衣服,能增強運動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