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顏色是什麼作文

人生的顏色是什麼顏色的呢?大家有思考過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歡迎大家閱讀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

人生的顏色正如我們度過的第一個平常的日子,在每個階段有著各自的特色,變化多端,絢麗多彩!

朝陽初升,那是早晨。金燦燦的陽光照映在大地,顯示了對新的一天的好奇和渴望。正如三、四歲的幼兒,對任何事情都充滿了新鮮感。他們是那麼好動,那麼調皮,好似在跟雲朵捉迷藏的太陽。朝霞也襯托著天真的清晨。早晨,是金黃色的。

上午就像一位少年,明媚的陽光灑滿了每個角落,那是活力,是健康,是無形的快樂。他們的心裡洋溢著陽光,他們是希望的化身,他們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憧憬!用綠色來描述這一切是最恰當的。

正午宛若三十幾歲的成年人。他們穩重、紮實,是成熟的象徵。正午的太陽好像他們的心,熱情是他們的動力。火紅不正是正午的顏色嗎?

下午代表著四、五十歲的人們。他們做事穩當,德高望重,任何人都對他們充滿敬意。優雅的橙色和他們完全一致。

黃昏的晚霞如此美麗老年人為兒女們操勞了一生,有閒暇來享受這一刻的美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他們是這麼樸實,思想的純潔,一生的經驗,都是明亮的記憶。白色,是他們的本質。

黑夜,是生命之火熄滅的前夕。他們是使盡全力,只為亮出星星之火。他們為下一代創造光明!

人生,總是彩色的。

2

漫漫人生路,有狂風暴雨和雨後彩虹一路伴隨著我們,著何不像一張充滿“酸甜苦辣”的試卷呢?

人生的第一道大題是選擇題。小時候,父母老師教導我們要助人為樂,所以——當朋友遇到困難時,我們是伸出援手,還是置之不理?當自己與別人發生衝突時,我們是繼續不依不饒,還是化干戈為玉帛。

生活中,這樣的“題”有很多,它在考驗你的人身品格,和你的內在心理,或許一道“題”出錯,將會聯絡到後面的路程。

第二道大題是填空題。漸漸地,我們長大了,進入了書聲琅琅的學堂,於是,我們迎來了第二題,填空題。

有人說,人生下來就是一個皮囊,裡面空空如也,每個人能否有所成就,關鍵看他是否為自己填充了足夠的知識。是啊,人一生下來本就是無知的,只有學習、積累、運用才能高人一等,鶴立雞群。

這道填空題雖然看著簡單,卻也是最難的,因為,你能否認真地“寫”完填空題呢?

第三道大題判斷題。成人之後,就要面對充滿風暴的情感世界。我們會遇到各行各業,各型各色的人,他們或善或惡、或好或壞,但你能分辨他們嗎?

第四道大題是問答題。事業上,會有你意想不到的困難包圍你。而你能得心應手,解決自如嗎?小時候,我們依靠父母解決問題,但人終究要長大,我們應該依靠自己才對。

在這張人生的試卷上,雖然看似簡單,其實要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實屬不易。只有認真工作,認真學習,才可不負青春,不負韶華。

3

微笑,也許是人生最美的修行。浮生奈何,流年似水。人生漫漫,又何嘗不需要燦然微笑?

以微笑面對人生,面對挫折。挫折是生命的鹽,微笑的人讓人生這盤菜餚炒得更有滋味。東坡仰天長嘯,那飄飄白衣獵獵與瑟瑟風中,翩翩風度,絕代風華。但,一場莫須有的“烏臺詩案”幾乎使他陷入絕境,可是,蘇子是微笑的,所以,在悽風苦雨的黃州仍能發出“一蓑煙雨任平生”的人生感嘆,在煙瘴四部的密州,仍能說出“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豪言壯語,苦難中熱情不減,艱辛裡微笑面對。

面對人生,面對挫折,以微笑。

以微笑面對人生,面對挑戰。挑戰是善於著色的畫家,微笑的人將人生這本畫冊描繪得更深刻更豐美。司馬遷,即使遭遇宮刑,也沒有怨天尤人,而是接過父親的囑託,完成父親的遺志,最終著就了《史記》。雨果曾說:“所謂活著的人,就是不斷以微笑迎接挑戰的人。”挑戰使我們變得堅強、無畏,使我們迎接一切艱難險阻,面對挑戰,我們不僅要有信心、勇氣,更要有一種樂觀的心態,要有一副微笑的臉龐,笑迎一切。

面對人生,面對挑戰,以微笑。

以微笑面對人生,面對失敗。莎士比亞曾說:“明智的人,決不坐下來為失敗哀號,他們一定樂觀地尋找辦法加以挽救。”愛迪生說:“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因此,當我們面對失敗,與其退縮,不如前進;與其怯懦,不如堅韌;與其沮喪,不如微笑面對。不要怕失敗,微笑是走上完美的道路不可或缺的心態。

面對人生,面對失敗,以微笑。

在漫漫人生中,我們不僅要學會前進的勇氣,更要學會微笑的智慧。畢竟,受挫是烏雲,不折是晴日;受挫的只是經驗,不折的卻是意志。能挫而不折,才能高處勝寒、低處勝熱,全幅展開生命的勇銳,才能微笑面對人生。

4

萬能的造物主,造就了芸芸眾生,也造就了千奇百怪的興趣,這些興趣的精靈們督促著每一個人為了夢想而上下求索。

淵博的學者說:“興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師,只要有了興趣,誰不怕一門學門研究不透。”在此言指導下,愛迪生為了光明而矢志不渝地踽踽獨行;牛頓為了萬有引力定律而孜孜不倦的引導定律;朱光亞為了核武器而不畏艱難地攻克難關。文學學者因為此言建立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生動比喻;建立了“我撲在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一樣”的貼切比喻;建立了“無一日不讀書”的佳話。

偉大的藝術家說:“興趣是通往藝術殿堂的偉大途徑。”貝多芬受此影響,沉醉於《命運交響曲》的韻律中,不能自已;張擇端受此言影響,陶醉於《清明上河圖》的車水馬龍,人頭攢動的景象中,開懷大笑;齊白石老人受此影響,走進到蝦的海洋,覺的自己似乎與其共舞。

勤奮的工人說:再漂亮的詞話都難以形容產品做出時的痛快。“王進喜對於此言感受頗深,為了開通中國第一個油井的偉大興趣愛好,高喊”北風當電扇,大雪是炒麵,天南海北來會戰,誓奪頭號大油田。“幹!幹!幹!”和“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因為興趣,使其成為新中國響噹噹的頭號“鐵人”。

無論是勤勞的工人,偉大的藝術家,淵博的學者乃至三百六十行的各式各樣的人們,都因為興趣成就了不朽的人生,然而如今“興趣”卻在變味,甚至令人嗤之以鼻。

無數的家長們為了孩子們小升初,將一個個所謂命運強加給孩子們,原本喜愛圖畫的孩子,被迫學架子鼓\鋼琴等寵然大物,家長培養興趣是對的,可是他們卻與孩子們的願望背道而馳,其結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俏把人生比作一輛嶄新的汽車,而興趣就是人生的馬達,它鞭策著第一個人趕緊啟動;俏把人生比作一股凶猛的海浪,而興趣就是人生的地震,它不斷促使著每一個人趕緊上前。無論是貝多芬,還是愛因斯坦,王進喜等都由興趣成就了足民彪炳史冊和功業。同樣面對著如今卷帙浩繁的書籍,我們不應等山過來,而應“山不過來,我就過去。”主動請纓,用興趣去學習每一科目吧!

5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想:時間怎麼過得這麼快啊,一眨眼,就過去了。是啊,時間怎麼過得這麼快呢,人的一生也怎麼這麼快呢?

有句古話說的好:“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人的一生其實很短暫,打個比方吧,如果把我們的人生比作是沙漏裡的沙子,當第一顆沙子落下時,也就代表著你的人生已經開始了。接著,你會經歷許多的事情:生老病死,與摯友分離等等,這都是人在這個世上會經歷的事,在經歷這些事的途中,你有可能會為此成長、為此悲痛,要知道,這些事都會成為你人生中的回憶。假設沙漏裡有著一億顆沙子,那麼我們會在不同的事情上用掉相應的沙子,這樣算起來,時間也並不是很多。直至最後一顆沙子漏盡,我們的時間也就用完了。

這也好比,坐過山車。剛開始你對人生充滿了緊張、新奇,對一切新鮮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和嚮往。接著過山車啟動了,你漸漸的懂得了什麼是人間冷暖、世間炎涼……慢慢地,這些原本新奇的事都會變得平常起來,這就是一個人經歷的多了,懂得的多了,也就比之前坦然多了。

如果往大的方面想,我們中國文化的歷史長河十分悠久。在這條歷史長河中,我們中國的發展經過了好幾個世紀,那麼在中國如此悠久的歷史之中,我們每個人就如同一粒塵埃,是那麼渺小,那麼微不足道。我們的一生放在這條大河裡大概也就是幾毫秒,甚至都沒人注意到,就像一道白光,“嗖”地一下就過去了。

最後,就如曾國藩先生所說的一樣:“天可補,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復追。”讓我們珍惜現下的時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