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培養小學孩子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這是我國著名文學家巴金先生關於學習的至理名言。那麼?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的方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的方法

  1、讓孩子養成快樂學習的習慣。

  孩子有良好的學習情緒才會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當然這裡所說的快樂地學習,“快樂地”是相對的。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要想獲得知識,就要付出艱辛的努力。但我們家長也要讓孩子快樂地、主動地學習,這樣會少操一些心。如何讓孩子學習快樂呢?首先要讓孩子意識到他的任務就是學習,讓學習成為孩子的習慣。其次是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孩子是喜歡新鮮事物的,教育孩子,學習可以學到很多有趣的東西,我們也和孩子一起分享有趣的知識。第三是我們不給孩子壓力,小學生的學習成績多不太穩定,孩子考得不理想,我們不埋怨孩子,不責罵孩子,而是和孩子分析總結考得不好的原因。四是和孩子分享成功的快樂。孩子取得一點成績,都會得意洋洋,我們也總是予以鼓勵,並且給予一定獎勵,讓孩子獲得成功的喜悅,孩子每天都是快快樂樂地去上學。孩子有一個快樂的心態,家長就會收穫快樂的心情。

  2、讓孩子有一個學習好環境。

  環境也決定了孩子的學習習慣。我們給孩子佈置一個他自己的學習空間,包括單獨的房間,漂亮的書桌,齊全的工具書,有趣的和課本同步的學習資料;為了讓他有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家長不看電視,讓孩子專心學習。建立全家人共同遵守的習慣,孩子做作業時,家長一般不過問,而是安靜地做家務事或自己學習;遇到難點,我們還和孩子一起分析,一起討論。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也就養成了專心學習的好習慣。

  3、讓孩子養成認真聽講的習慣。

  “珠子穿成串,才能更好看。”學知識,也是這樣。課堂上,老師講課是一環扣一環的。有一環理解不好,課後就是花雙倍的時間,也很難補上。所以我們要求孩子,上課認真聽講,思路跟著老師轉。孩子知道課堂上聽得好,回家作業就會做得快,就有更多時間學習其它內容或玩耍,所以孩子上課比較認真,課堂上的內容一般不需要我們過多講解。

  4、讓孩子養成及時準確完成作業的習慣。

  “溫故而知新”,及時準確完成作業是深化知識,鞏固知識,檢查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對於老師佈置的作業,一是要求孩子一回家就做作業,全部完成後才能玩;二是要求孩子專心致志地完成;三是對孩子作業認真檢查,瞭解孩子薄弱環節,和孩子一起分析和訂正錯誤,並舉一反三,對家長也不能肯定的地方,要求孩子明天重點聽講,或詢問老師,回家後再講給家長聽。

  5、讓孩子養成自己獨立學習的習慣。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習慣。我們教育學生,自己對自己負責,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他做作業時家長不在旁邊陪他、監督他;告訴他,爸爸媽媽不負責檢查作業是否遺漏,只負責查詢錯誤;要求他遇到不懂的問題,自己查資料,查不到時我們再提醒和啟發一下;要預計完成時間,每次做作業前,先與孩子討論一下共有多少作業量,估計大約需多少時間,承諾孩子在規定時間如做完作業,剩餘時間可自行安排遊戲活動,按照孩子的作業量規定一個時間,孩子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要使時間到了,作業還沒有完成,那孩子就不能再寫了,而完成不了作業就面臨著第二天被老師批評,因此,我們給孩子一個臺階下,第二天可以早些起來,先把作業補完之後,再上學,如果超過三次第二天補作業的時候就不能再讓孩子補作業了。在學校得到什麼樣的批評也要自己承受了。孩子作業沒做完或沒做好,就沒有資格玩。逐漸養成孩子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的自學習慣。做完作業後,要求孩子自己整理書桌,清理書包,養成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6、讓孩子養成及時複習的習慣。

  孩子學過的知識,剛學時記得很牢,可發現不久就會忘記,特別是一些語文基礎知識和需要背誦的內容,如果在後面的學習中用得不多,孩子不久就會忘記。這就要求孩子,對照課文後面習題,對前期課文重新朗讀和背誦,對課後習題再自己回答一遍,對生字再默寫一遍,對作業中的錯誤再看一遍,對數學中的基礎概念重新理解背誦一遍,不斷鞏固知識。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小學階段主要是養成教育,小學是各種習慣養成的基礎時期,低年級更是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習”,就是一次又一次地重複,天天做,次次做,做到“慣”了為止。“慣”,就是成為自然,自然而然就那麼做了。我的辦法就是多督促、多提醒孩子,最後讓他成為習慣。好習慣伴隨人一生,讓我們共同努力,重視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讓孩子從小養成學習的好習慣。從現在做起促進孩子學業進步,全面發展。

  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的建議

  1.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想讓孩子好好學習,首先需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大人的態度和周圍的環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孩子對學習的態度。

  如家長有空便讀書看報,平時給孩子多買一些童話、科普類的書籍,多跟孩子交流一下在校情況,用家長的行為、思想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而且,家長還要儘可能地為孩子提供一間單獨的學習室,讓孩子有一個真正的學習空間。

  2.養成專心學習的習慣

  學習是一項非常枯燥的腦力活動,只有讓孩子靜下心來、專心致志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取得好成績。為了讓孩子用功學習的習慣,家長首先必須認真對待孩子學習這件事。

  每天到了這個時間,全家人都要安靜下來,不要大聲談話、聊天或者閒扯,看電視的時候把聲音關得小一點,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以後,孩子就會把學習當做生活中的必要程式來完成,每到學習時間,就會主動坐下來做功課了。

  3.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一個好學生也需要對自己的學習有責任感,而按時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就是學習責任感的具體表現。因此要告訴孩子,在到了該學習的時候就應該放下手頭的一切主動地去學習,應該自己完成的作業決不讓別人代替。

  如果孩子做作業中遇到困難,家長只能給以講解和啟發誘導,鼓勵他自己去克服困難,找到答案,決不能包辦代替。

  家長正確鼓勵孩子學習的方法

  1.相信人的潛能是無限的。

  要知道,人是宇宙的精靈,他身上具有幾乎無限的潛在的能力。只要經過適當的開發,任何事都可以學會。

  所以,當我們的孩子在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中遇到挫折時,做家長的成年人,必須給孩子以鼓勵。通過家長的鼓勵,家長傳達對孩子能力的信任,對孩子人格的信任的良性資訊。這種被人信任的資訊,對孩子是一種極大的上推力。使得孩子有了力量來克服他每時每刻都會遇到的困難。

  2.鼓勵孩子是我們家長每天要做的動作。

  孩子是一個在成長中的人,他的能力還在培養之中,而他的價值觀也在建立之中。就是說我們的孩子不會自動把事情做對,他出差錯是完全正常的。當孩子是因為能力問題把事情做錯了時,家長應該教會孩子把事情做對的技巧。並通過鼓勵把孩子從挫折感中拉出來;當孩子因為不知道什麼對錯而把事情做錯了時,家長應該及時幫助孩子分清是非,並用鼓勵把孩子從迷茫中解救出來。

  3.“沒關係,下次再來!”

  當孩子失敗時,家長應該用這句話,打消孩子的失敗感。

  在孩子的世界裡,他們所面臨的競爭壓力,要遠遠超過我們成年人:首先,他們自己的能力不足,需要系統訓練。其次,他們的行為被用預先制定的統一標準***考試卷***來衡量。第三,參與競爭的人數眾多***每班人數70-80人***。第四,如果達不到要求就被打罵不讓吃飯。

  我們設想一下,如果把一個班級學生的家長,組成一個新班級,讓他們學習與他們年齡相適應的課程,對他們的要求和他們的孩子相同,給他們的生存與學習環境也與他們的孩子相同。我敢說,有一半的家長會進精神病院。

  很多家長自己在童年時,就沒有學好,當輪到他的孩子學習時,他早已經忘記了童年的感受。當孩子沒有學習好某一科功課時,他們就對孩子嚴厲懲罰,彷彿孩子能學習好而故意不學好。其實如果孩子能學習好,沒有孩子故意不學好,能考100分,沒有孩子故意考30分。

  作為家長我們必須牢記,孩子是在成長中的人,他的能力還在發展之中,決不能用成年人的標準來要求他們。當孩子失敗時,家長應滿懷慈悲之心,用鼓勵來恢復孩子的勇氣。

  4.“沒問題,我相信你!”

  當孩子遇到不敢做的事情時,家長應該用這句話來鼓起孩子的勇氣。

  孩子在學習、交友和學校集體生活中,隨時都會遇到沒有做過的事情,心中充滿恐懼,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做家長的隨時準備給孩子以鼓勵。孩子的信心和勇氣來自家長的鼓勵。當家長不斷地告訴孩子“沒問題,我相信你”時,孩子從家長那裡獲得了力量,才勇敢地面對他生活中的難題。

猜你喜歡:

1.家長對孩子學習成長的意見怎麼寫

2.家長培養孩子心得總結

3.家長應該怎麼樣教育孩子學習

4.家長鼓勵孩子認真學習的話語

5.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