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與書的故事作文

  高爾基說過:“讀了一本書,就像對生活打開了一扇窗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與書的故事***一***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感覺書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我真正體驗到了“一日無書,百事荒蕪。”的意思。下面是我的“讀書史”,請看:

  我從一二歲起,媽媽就抱著我讀連環畫一類的沒好多字的甚至沒字的小書。當我讀幼兒園時,沒事總愛拿一些注音的小故事書讀讀,因為還小,所以那時我還並不是真的讀書,而是純粹覺得好玩,還覺得插圖很有趣。

  漸漸地,我讀學前班了,也開始真正地讀書了,你們別看我那時小,可我讀的書可不少,有《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但我對故事的理解並不深刻,也只有淺淺的一層,直到讀小學,才對故事的理解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記得讀一年級的時候,老師給我們一人一張訂書單,讓我們選擇幾本書訂下來,我並不知道哪本書好看,我只是看哪本書的玩具好玩,***因為每本書都會附贈玩具***我發現一本叫《創想號》的書的玩具不錯,就選了它,可當我領到《創想號》時,我才發現,這本書太太太……***此處省略N個“太”***好看了,每一次領到《創想號》時,我都會像打了興奮劑一樣。就這樣,我和《創想號》結緣了,每一次訂書,我都會毫不猶豫地在《創想號》打“勾”。

  最後,我為大家獻上我的座右銘: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我與書的故事***二***

  培根說過:“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幹。”

  我覺得:“書就像神祕的寶石,裡面藏著無限價值;書是知識的寶庫,使無知的人變的博學、多才;書就像忠實的朋友,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會默默給予你幫助和支援。”所以,我愛書,甚至愛書愛到痴迷的程度。

  我隱隱約約的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每天下班回來,總會把我抱在她的腿上,手裡拿著一本故事書,一篇一篇給我講。我總會靜靜的坐著,津津有味的聽著,彷彿自己置身於書中所描繪的世界。媽媽講到精彩之處,我還會使勁的拍手,那一刻,媽媽總會欣慰的看看我……

  上二年級的時候,我擁有了第一本屬於自己的文字書——海底兩萬裡。那天晚上,我正在聚精會神地寫著作業。媽媽把一本書遞到我的面前,我定睛一看,在書的封面上畫著一幅神祕的圖畫:一個戴眼鏡的科學怪人,正坐在一艘魚形的怪船中開懷大笑。幾隻全身佈滿彩色條紋的石斑魚,正圍著怪船游來游去,似乎在打量這個闖進他們世界的不速之客。我立刻被它深深吸引住了,立刻從媽媽的手中搶過書來,立刻翻開書看了起來。管他什麼作業,先放到一邊去了。書中的怪魚,勇敢機智的尼摩船長,此時已經成為了我的一切。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我突然聽到媽媽的叫聲:“辰辰,作業做完了沒有。”,直到這時,我才想起作業還沒完成,匆匆忙忙的補完作業後,我把書偷偷帶到被窩裡。夜深了,家中靜悄悄的。我又輕輕的把書翻開,和書中尼摩船長一起繼續神遊奇妙的海底的世界……

  第二天醒來時,我發現那本書還被我牢牢地抱在胸口上。接下去的幾周,那本書白天陪我去上學,晚上陪我睡覺。他簡直就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從接觸《海底兩萬裡》這本書開始,我嗜書的情結,一發不可收拾。我迫不及待地走入了書的世界了。書展示給我的比我想象的還要多,那是一個與現實世界完全不同的奇幻世界,那個世界比現實世界還要豐富、要奇妙。《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話》、《十萬個為什麼》、《昆蟲記》……,象漩渦一樣一下就把我吸到書海的海底,久久不能浮出水面。

  我與書的故事***三***

  剛上學的時候,我最不喜歡的就是看書,可是媽媽給我買了很多書,都壘成山了。

  每當我看書的時候都會很煩,媽媽讓我讀書的時候,有時我會看漫畫,有時我會戴著耳機聽MP3,還有時玩玩具,總之我是不會認真看書的。

  但是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改變了我,使我愛上了讀書,也讓我知道書籍是我們最好的朋友。

  記得那是一個暑假,一天早晨媽媽出去買菜,出門前告訴我讀完一本書,媽媽走後,我看了一會,書還有三章沒有看完,心想我去玩會電腦,等媽媽回來我就假裝讀到了最後幾句。於是我開啟電腦和空調,高興的玩起了遊戲,過了一會我心裡想,不能騙人,所以我把電腦關了,開始認認真真地讀起書來。這本書真有意思,它講述了鯊魚白天睡覺,晚上覓食,還講述了綠海龜吸一口空氣能在水裡待十個小時……它告訴我許多動物一天24小時都在幹什麼,我如痴如醉的讀著彷彿身臨其境。媽媽回來了,我飛快的跑上去,興奮地給媽媽講這本書裡的故事。媽媽說我真是個知識淵博的小孩。

  從那以後,我便愛上了讀書,書中有很多知識,我也明白了一句話“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