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歡對菊自嘆閱讀答案

  《殿前歡·對菊自嘆》是元代散曲家張養浩的作品,是一首寓情於物、借景抒懷的曲子。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殿前歡對菊自嘆》閱讀材料

  殿前歡·對菊自嘆

  張養浩

  可憐秋,一簾疏雨暗西樓。黃花零落重陽後,減盡風流。

  對黃花人自羞。花依舊,人比黃花瘦。問花不語,花替人愁。

  《殿前歡對菊自嘆》閱讀題目

  10.“可憐”二字是詩歌的線索,請結合全詩加以賞析。***8分***

  《殿前歡對菊自嘆》閱讀答案

  10.【答案】示例:①1、2句先寫憐秋,借寫秋雨疏,西樓暗,營造一種傷感的氛圍,把詩歌整體統一在“自嘆”的基調之中。***2分***②3、4句寫憐花,寫重陽過後,菊花遭到秋雨,黃花零落,減盡風流的衰敗景象。***2分***③5、6、7句作者藉助對比寫人自憐。詩人面對零落的菊花,不禁以物我相比,而且自覺比菊還要羞愧三分,憔悴三分,比零落的菊花還要可憐。***2分***④8、9句寫花憐人,借“花不語”和“花替人愁”託情於物,寫本已可憐的落花反而還在哀憐我,替我愁,更襯出我的愁緒之深。抒寫了自己苦悶失意,落寞哀傷之情。***2分***

  《殿前歡對菊自嘆》賞析

  菊花在古代詩詞中,有獨特的象徵意義。大概是從陶淵明賞菊開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菊就開始象徵文人高潔的精神品格。菊開放在漸趨寒冷的秋天,凌然傲骨,色彩絢爛,給人獨特的審美感受。元稹說過:“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正點出了菊花花期晚的特點,菊花開過之後,從秋入冬,開始進入荒寒之境。菊花的金黃,給秋季一片獨特的異彩。此曲所要描寫的卻不是菊的貞潔,而是詩人對自己生存狀態的喟嘆。重陽過後,菊花零落,詩人面對零落的菊花,不禁以物擬我,而且自覺比菊還要羞愧三分。詩人為官清廉,曾因直諫被罷官,長期隱居,然而內心並沒有放棄建功立業、為百姓謀幸福的壯志,因此才會在隱居生活中,因志向不得施展而內心鬱悶。詩人以菊自喻,菊花有著高潔的品質,不被時俗同化,詩人也是有著不同於普通人的高遠志向,心中裝著百姓,希望能有所建樹。然而重陽一過,菊花零落,就如同被罷官的詩人,以前的雄心壯志消磨在閒居中,真是比零落的菊花還要可憐。詩人用了前人的詩句入詩,卻把詩歌整體統一在“自嘆”的情調下,能夠靈活運用。詩人與菊花的對照描寫,形象,生動,真摯,讓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