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中考現代文閱讀訓練題及答案

  想要提高西藏中考語文考試成績,那麼加強現代文的閱讀訓練是關鍵,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大家閱讀練習。

  西藏中考現代文閱讀原文

  新年的一天,天快黑了,榮昌縣城郊一座石棉瓦蓋的紅磚房裡,不時傳出陣陣豬叫聲。

  磚瓦房裡光線很暗,為了節約電費,沒有開燈。一個繫著圍裙、弓著身子的農婦將一鍋食物殘渣燒得熱氣騰騰。她叫謝世先,是鄧家兄弟的母親。每天她把兒子從學校食堂運回來的剩菜剩飯煮沸、去油、除鹽,然後和著青飼料餵豬。謝世先話不多。“孩子們能學有所用,自力更生,我們當家長的很高興。”談起兩個念大學的兒子當“豬倌”,這位長年操勞的母親感到很欣慰。

  2004年,兄弟倆雙雙考上了西南大學,一個學動物醫學,一個學動物科學。但是,一貧如洗的家哪來得錢交學費? 貧困沒有讓兄弟倆垂頭喪氣,反倒成了他們奮鬥的動力。他們向學校申請了助學貸款後,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勤工儉學。

  2006年上半年,生豬價格下跌,市場低迷。兄弟倆到學校附近的一個村做調查,發現村裡原來有500多頭母豬,已經賣掉、宰殺400多頭。“下半年,豬價一定上漲。”他們的判斷,得到老師的認同。

  於是,兄弟倆謀劃著辦養豬場。班主任同意了他們的創業計劃,還幫他們聯絡學校食堂,把倒掉的剩菜剩飯轉讓給他們作飼料。父親用家裡的房子抵押貸款10000元,加上東挪西借,幫助兄弟倆把養豬場辦起來了。 100多頭仔豬剛剛住進修葺一新的豬舍不久,重慶遭遇了百年未遇的乾旱高溫天氣,豬兒頻頻發生中暑,好在有專業知識和老師們的指導,豬一頭都沒有少。

  兄弟倆分工合作,一個負責疾病管理和飼料配備,一個負責將學校的剩菜剩飯運輸到養豬場餵豬。每天中午12點和下午5點40分放學後,弟弟第一個工作就是用一輛二手的三輪摩托車把師生倒掉的剩菜剩飯運到5公里外的養豬場,然後自己才吃飯並趕回學校。

  當上“豬倌”後,鄧波感覺很累,一年多來從沒睡過一次午覺。原來從來不逃課的兄弟倆開始有了缺課記錄。有時候豬生病,一天需要到養豬場幾次,“事後,我們都會把缺了的課補上。”鄧費建說。

  劉鬆是海螺村裡的農民,搞規模養豬已有五六年了。剛開始劉鬆對鄧家兄弟的感覺並不好,他想:兩個大學生不好好唸書,跑來養豬,不務正業! 慢慢的,劉鬆改變了原有的印象。“有時候,他們會到我這裡來跟我探討一些問題,詢問我怎樣管理養豬場,同時,也給我提出一些防病治病、飼料配方方面的建議。” 原來,養豬場開辦起來過後,兄弟倆遇到問題,在學校就向老師請教,在養豬場就去找有經驗的農戶交流。在學習和交流中他們感覺到:專業理論、養殖技術和管理知識都得到增強。由於在以往的社會實踐中和一些飼料廠商結下友好關係,當得知他們兄弟創辦自己的養豬場,一個飼料廠主動為養豬場解決飼料供應的難題。

  去年12月,第一欄肥豬出槽,果然賣了個好價錢,扣除成本,淨賺1萬多元。 現在,養豬場又引進了一批仔豬,父親鄧國洪用房子抵押的那筆貸款已經還上。 養豬沒有耽擱學習,也沒有影響就業。相反,用人單位卻十分看好他們的創業經歷。今年即將畢業的鄧費建接到3家用人單位的邀請,並和其中一家來自四川的大型牧業集團簽訂了協議。

  西藏中考現代文閱讀題目

  19.這篇短短的通訊用了許多數字,請舉例分析列數字的好處。***4分***

  20.這篇通訊主要人物是鄧家兄弟,為什麼要寫海螺村農民劉鬆?

  21.本文獲得第十八屆中國新聞獎的二等獎,評委認為它“講述老百姓的故事,是一篇平民化的人物通訊”。試從內容和語言上談談你對這篇通訊“平民化”的理解。***6分***

  西藏中考現代文閱讀答案

  19.①本文使用許多數字,如“兄弟倆到學校附近的一個村做調查,發現村裡原來有500多頭母豬,已經賣掉、宰殺400多頭。”、“接到3家用人單位的邀請”等使事件表述十分具體,事實顯得確鑿可信,體現了新聞“真實性”的特點。***2分***

  ②用數字表現人物非常形象,如“每天中午12點和下午5點40分放學後,弟弟第一個工作就是用一輛二手的三輪摩托車把師生倒掉的剩菜剩飯運到5公里外的養豬場”,具體的時間、里程,凸現了鄧波工作的緊張、辛苦,以及他勤奮肯幹的工作態度和努力奮鬥的精神。***2分***

  20.①體現通訊的真實性。兩個大學生辦養豬場,在當時當地肯定會受人質疑,寫劉鬆正是真實反映了人們心中的這一困惑。***2分***

  ②側面體現兄弟二人的感染力和高尚品質。正是兄弟二人艱苦創業、虛心求教,真誠為他人提供專業建議,贏得了常年有養豬經驗的劉鬆對他們印象的改變。讓讀者領略到了當代大學生人窮志彌堅、學優品更優的高貴品質***3分***

  21.①內容上,這篇通訊報道的著眼點和立足點投向普通老百姓,真實地記錄了兩名出身貧困家庭的當代大學生在逆境中艱苦求學、創業,奮發向上的故事,以親和的姿態報道普通百姓日常的酸甜苦辣,講述他們豐富的內心世界,傳遞他們的聲音和感受。***3分***

  ②語言淡定平實,通篇沒有虛飾和煽情,只是真實記錄當時的場景和細節,這些細節告訴我們鄧家兄弟在不尋常的求學路上有著普通人的酸甜苦辣,讓人對他們給予關注、理解、同情和尊重,也讓讀者深受教育和鼓舞。***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