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釣鯰魚餌料

  冬天大家都喜歡釣鯽魚,但冬釣鯰魚不太常被提及,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冬釣鯰魚的餌料配方。

  

  誘餌投放

  在鯰魚較多的水域,一般不投放誘餌,但實踐證明,用骨類餌料布窩下竿,上魚率會明顯提高。布窩時,通常用豬、牛、羊、雞、鴨骨頭砸碎,摻入發溼的顆粒魚餌,攥成拳頭大小的餌團投入釣點,隔半個小時後,可下竿施釣。若投放大塊骨頭,應提前一天布窩。

  釣餌對路

  產要有蚯蚓***最好是大黑、綠蚯蚓***、河蝦、大青蟲、家禽腸子、小魚等,鯰魚有時也食螺肉、蚌肉、蛤蜊肉,以及各種動物的肉。不過各個時期各地鯰魚食性也不完全相同。一般春季溫低宜用黑蚯蚓、綠蚯蚓和小泥鰍,盛夏以後以大青蟲、蚌肉、蛤蜊肉以及本水域中的各種小魚為餌。

  用蚯蚓裝釣一定要整條裝。大鉤裝小蚯蚓、可一鉤裝2~3條,從中間腹部穿進再剌出,鉤尖裸露,使蚯蚓在水中頭尾都可以蠕動,幾條蚯蚓抱成一團,在水中極具誘惑力。泥鰍則可用鉤尖刺掛背部,投進水中可自由遊動誘魚咬鉤。大青蟲可以從頭部往下鉤,以不露鉤尖為度,亦可用細線綁在鉤上。

  冬天釣鯰魚釣點選擇

  冬天的鯰魚過的是群居生活,水庫、湖泊都有它的群居蹤跡。根據冬天水色清、水溫低的特點,釣點應選在水位較深的水域,水深2米以上為宜。

  堤堰、欄河壩、橋墩附近、水深的灣汊口、石底的河道都可選作釣點,在水庫、湖泊垂釣,可選擇陡峭的深水區,以石縫、石洞、土洞為釣點,若在較長一段淺水域,其中某一處水深背風、水流緩慢,並有石縫、石洞,那兒就很有可能是鯰魚的群居處。

  長年流水不斷的小溪小河,流速緩慢的野水溝渠,溪、河、庫閘門下的洄水處、流水溝渠草後的靜水區,山塘水庫的拐、梢、彎、凹,河庫陡峭岸邊的深水區,雜草叢生和水下有盤根錯節的樹根枯枝下,江河的攔水壩和橋墩、亂石堆。

  進水口兩側,“龍口”下哨的緩流處,各種水底陡坎、凹凸處,淺水域的深坑,深水中的凸臺邊緣,泥底無雜物的水域,漲水時岸邊的淺水區。最佳莫過於江河中“劈水”處——水中暴露的大土堆的背流一面,波浪從其上頭潑過,狀如“劈水”一般。逆流而上的鯰魚,因體力消耗過大,正好再次歇息片刻並捎帶“打尖”。

  選擇釣點還需考慮氣候、水情等因素。原則上白天釣遠、深釣、釣陡坎,夜晚和陰雨天釣近、釣淺、釣草灘。水渾可釣近,水清則釣遠。陡坎投近些,緩坡投遠點。

  鯰魚對氣象變化十分敏感。一般來講,陰天、多雲比晴天好,有風比無風強***但風力不能超過4級***,以及細雨濛濛、2~3級風的天氣最為理想。夏秋夜釣,最好選擇上旬和下旬儘量避開中旬的十餘天。前半夜攝食活躍,天剛放亮還有一次咬鉤的小高潮。釣諺雲“有月釣鯉,無月釣鯰”,此乃南北各地廣大釣翁的經驗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