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見習聽課心得3篇

  語文學習中的快樂記憶不僅能夠改變孩子在記憶過程中的情緒,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習的效率。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語文見習聽課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語文見習聽課心得範文1

  10月14日,我們全縣小學語文教師參加了河北省特級教師宋雲霞語文教學經驗報告會,期間我聆聽了兩位青年教師精彩的課堂教學,第一節課是張家口市下東營小學宋雲霞老師的《媽媽睡了》,第二節是我縣育紅小學劉芳老師的《趙州橋》,同時還聆聽了宋雲霞老師的報告《新課程下,如何進行低年級識字教學》,整整一天,我們與會老師都認真做好了筆記,寫出了評價,心理收穫很多。置身於課堂教學中,看到兩位老師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僅讓我連聲讚歎,這樣的功底豈是一日可為?課堂上老師們先進的教學風格、變化多端的多媒體課件,這些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啟迪。讚歎之餘,更多的是深深地沉思,從中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下面談談自己的小學語文聽課體會:

  一、對新課程的思考

  在本次報告會中,與會專家根據不同型別的課例展示,為我們做了精彩的點評,使我對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有了新的詮釋,對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反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健康持久發展的空間。

  二、對教師角色的思考

  教師應該是課程改革的推動者、課程的實施者,通過教師的推動和實施,課程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所接受和理解。教師在推進新課程的過程中必然會發現許許多多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地思考和改進,提出看法,提煉方法,不斷地拓展和完善我們的教學資源。

  三、對課堂教學的思考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力爭一切活動都以富有情感的學生為主體,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情感的激發,關注人文精神的培養。在本次聽課活動中,重視學生情感的激發,關注人文精神的培養。在本次聽課活動中,我認真聆聽了兩位老師的示範課例,兩位老師都能從全面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理念出發,明確把“加強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放在首位,把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鍛鍊和展現。另外,課堂上充滿著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四、今後努力方向

  必須不斷地學習,我們常說,教師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現在僅有一桶水已經不夠了,教師要有不斷流淌的源頭活水,這源頭活水來自哪裡,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學習,不斷充電。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方面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學習機會提高教學素養,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語文見習聽課心得範文2

  4月12日 ,我們一行人觀摩了在108小學部舉行的“長春杯語文教學能手”評選活動活動。每一堂課都具有學習意義,每一個教師的精心展示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對於正在語文教學路途上摸索前進的我來說,無疑也是醍醐灌頂,收穫頗多。

  下面我就談談我對此次活動的心得體會: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聽完幾位老師的優質課後,我認為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但都能抓住題眼,一步步的深入文字。  老師在教學《望嶽》時,她首先朗誦了四首關於四季的詩,,這樣不僅引導學生積累了詩句,又使學生在詩句中感受到了四季不同的特點,為學生學習新課打好了紮實的基礎。課中,她抓住文章中比喻、擬人等說明方法,引導學生對描寫四季的句子進行分析比較。最後,她從顏色、動物等不同角度引導學生進行對四季的擴充套件,激發了學生的無限樂趣。整節課在 嚴 老師優美生動語言中層層展開,使聽者回味無窮。

  第二、注重啟發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學。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個主體的引導者。這幾位老師都充分的做到了這點。。

  第三、注重引導學生朗讀。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為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並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  老師在這課時,首先讓學生大聲自由的讀並找出描寫掌聲的語句,體會那掌聲熱烈而持久的情感;再讀課文,讓學生找出掌聲響起的原因;配樂讀,讓學生深情並茂的體會英子的感情深華。學習中還穿插著齊讀、開火車讀、示範讀,進而激發同學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更好的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愛的精神,層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很多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著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例如 胡 老師就要求在正文學習前為每段標上序號,便於在學習課文時迅速找到所講的內容。她還要求在讀文章時對有生字或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這樣就能“讀書百遍,其意自見”。 方建蘭 老師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及時的糾正文字的發音,潛移默化的教導學生字音要讀準的習慣。還有的老師一直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有利於培養學生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第五、親切的評價語言。幾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到位,如有的老 師 老師運用“你最聰明、你會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是個寶、你的眼睛已經告訴我答案了”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也試著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通過此次活動,我對語文教學應是動情去讀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培養學生去有意識的修辭煉句,善於發現、善於反省和領悟情感。這些能力的習得需要語 文 老師去教,去想方設法的教,多種形式,但要求實效。我想我是應該閱讀更多的書,更努力地鑽研教學這門學問了,還要從心底愛上這門課。

  語文見習聽課心得範文3

  對於在附中進行語文教育實習的我們來說,無疑是非常幸運的。

  在這所名譽三湘的百年老校裡,我們可以隨時學習老師們流光異彩的教學,和智者心與心的交流,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而恰巧又碰上這屆教學年會,能讓我們領會各路才子俊豪們不同的教學風格,無疑給了我們一個廣闊無比的學習舞臺。

  10月16日,有幸聽到來自不同地方的老師帶來的四堂課,這彷彿四朵金花,帶著不同地域的美麗一起燦爛開放在師大附中校園,開放在在場的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不同的地域,上課的風格不一樣,我想,除了老師個人的氣質和理念外,應該是和個地區不同的人文性格有關係。譬如:湖南教師的強勁而又不失機敏細膩、雲南教師的柔和細膩而又不失厚重、福建教師的自由開放而又不失機智、遼寧教師的爽朗豪放又不失精緻等。風格雖不同,但核心一致,都以學生為圓心,追求教學內容和表達形式的圓滿。

  真實,這是我在課堂上首先感受到的。課堂是一個大舞臺,也是教師素質和個人氣質、情操的展現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手法、內容解讀,思考問題的角度等,都無時不透露著教師個人內在的東西。學生在心裡面能默默感受到這種真實,而當這種心靈的東西和教師教學過程中的表現相一致,且這顆心又是善良坦誠又博識的,這時,就默默增加學生潛意識的認同和好感,課程氛圍就好起來。這四堂課都有這個共性,所以現場感染力很強。 真心,這是我很快感受到的第二點。包括對教材文字的真心解讀,認真紮實的課前準備,課程設計的精心佈置、教學手法的用心挑選等。對於我們實習老師來說,首先碰到的難題就是:一篇課文,知識點太多,如何取捨,如何解析的問題。老師們對教學設計的思考過程,無疑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

  老師們首先想到“教什麼”,把課程的知識切***斟酌又斟酌,對知識的重點把握等,都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如餘秋雨的《道士塔》,厚重、深沉,而知識點太多,可以講的東西太多,如何把握?講授這個課文的老師都對切***和重點的把握進行了反覆思考、反覆修改的一個過程,最終確定最佳方案。對於課程設計,老師們也是精之又精,如雲南師大附中的谷春娜老師,課的開局就用美麗滄桑的敦煌幻燈圖片加上厚重傷感的音樂,把學生的情緒很快帶入與這片課文的感情基調一致的氛圍裡去。

  真誠,是給我的第三個感動。老師們“以人為本”的教學和設計理念,與學生人性化、科學化的溝通,使課堂氛圍非常積極融洽。如湖南師大附中田芳老師,巧妙地設問,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充分挖掘學生的智慧,提高學生的思考積極性,使學生變得想思考、勤思考、愛思考。又如遼寧師大附中王亮老師,始終和學生之間近距離的溝通,真誠的微笑,平等溝通的心態,具有很強親和力。

  其他能感受到的,要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但我想,對於我們實習老師來說,學到這三個“真”字後,以後肯定會提高得很快,而且以前很多的難題也會迎刃而解。

  
看了語文見習聽課心得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