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美術考試作品圖片有哪些

  美術課是中學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所設定的課程體系的一個重要部分。其目標是以審美教育為主線,以學生的智力和才能培養為核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學美術考試作品圖片和中學美術教學的教育理念及教師的角色。

  中學美術考試作品圖片









  中學美術教學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

  在新課改下,學校應確立了“德育為首,五育並舉”的方略,把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審美能力和創造美的能力作為藝術教育的目的,把強化藝術教育作為發展學生特長、造就教育特色的形象工程,深入落實“以美育人”美術教育理念。並意識到課堂教學是進行藝術教育的主陣地,因此想方設法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要效率。

  美術課堂教學中應實現教師角色轉變

  ***一***、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成為課堂活動的參與者,打破傳統的教師扮演“知識傳授者”的角色,教師和學生一道打破課堂的寧靜,利用學生生活中的美術教學資源,與學生共同觀察、談論、感受和體驗。在課堂中建立平等和諧的、互動共生的師生關係。

  ***二***、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教育的發展使我們認識到,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應充當一個“獨唱”的主角,而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和組織者、學生學習的輔導者和促進者。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激勵和鼓動學生對事物探究的熱情,在探究的過程中,教師的任務是鼓勵小組成員創造性地相互作用,以引導和協助組員增進學習來替代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以朋友和知音的身份幫助學生克服種種的困難,使學生獲得成功。

  對學生來說,在探究途中隨時會產生髮展中的心理問題。這些問題並不是以知識的傳授或簡單的說教所能理解的。在藝術實踐中,技能上的運用既有知識和經驗的,又有身心發展中的個性問題,教師應通過與學生交流和悉心觀察,找出表面現象下的深層原因,假如一個粗獷有餘,細膩不夠的學生,僅判斷為是“態度”或“技能”上的問題,可以說是不負責任的評價。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儘可能通過觀察、體會,將自己置於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會理解學生的行為,將會把學生的個性變成一種閃光點。

  美國教育家羅思傑斯曾說,教師必須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美術教師應該做一個積極、善意的旁觀者,在學生遇到困難時,你總站在他的身邊,或輕輕點撥,讓學生茅塞頓開;或是真誠鼓勵,使學生充滿自信。教師的旁觀者是以積極投入為前提,為了適時促進,及時把握學生課堂中的狀態,讓他們不懈努力完成目標。

  現代社會對教師職業日益強調專業化,教師需要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和較強的教育科研意識。面對新的教材內容,新的課程規範,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不同的課業對教法進行總體設計且靈活運用,才能使課堂教學藝術達到“教無常法”的自由境界。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