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美術簡單又漂亮的作品有哪些

  美術教學是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美術欣賞和美術創作活動感染學生,並培養其審美能力和美術創作能力,最終促進人格和諧發展才是我們對小學生進行美術教育的正確目標。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美術簡單又漂亮的作品。

  三年級美術簡單又漂亮的作品


 


  


  


  


  

  小學三年級美術學習方式的轉變

  一、關於學習方式

  傳統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方式缺乏主動性、實踐性、獨立性,而依賴於教師的主導,學生單一與被動的接受知識,個體差異、個性表現被忽略。轉變這一學習方式就是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力,提倡動學生參與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等,打破“滿堂灌”和“一言堂”的學習局面。

  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需要教師自身觀念的轉變

  從美術新課程標準劃分的四個學習領域不難看出,新課改對於教師角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教師只有深刻體會課標精神,實踐課標要求,學生的學習方式才會得到有效的改善。

  新課改下的美術課堂,教師應儘快適應角色的轉變,更新觀念,創設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模式,與學生積極互動,培養他們學習的自主性、能動性,將美術學習內化為學生的一種內在修養,讓學生學會欣賞美、感受美。

  在工作和生活中,美術教師的言談舉止、裝束面貌、待人處事等方面都要體現出美術教師的不同風采,也可把老師當年學習的心得與體會告訴學生,包括自己的作品與業餘愛好等等。要盡顯出自己的人格魅力,去關心和感染學生,使學生樂於接受自己,親近自己所教的學科,正所謂“觀其行”才會“信其言”。

  總之,要想讓學生喜愛美術課,並保持濃厚的學習美術的興趣,需要每一位美術老師在教學實踐中認真思索。

  小學美術創設以自主合作的課堂

  1.激發學習興趣,促進自主學習

  ***1***創設情境

  美術教學中情境的創設是促進學生樂於學習的有效手段。情境的創設可以多元化甚至跨學科,可以是視訊、音樂、圖片、環境佈置、遊戲活動、故事引導等多種形式,還可以貼近現實生活的熱點新聞。

  ***2***感知體驗

  人的感官體驗源於人的實踐操作。因此課堂教學中無論教師的展示示範還是學生的動手操作,都會促進學生的求知慾望。

  2.創設開放空間,促進合作學習

  ***1***選擇的權利

  美術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有效體現,教師應給予學生可自主選擇的權利,改變以往教學中學生學習依賴性、被動性的局面。教師可讓學生自由結合小組,選擇合作伙伴,發掘課本以外可以利用的美術素材、材料,選擇喜愛的美術表現方式等。

  ***2***協作與競爭

  在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學習中,除了組內的相互協作外,組與組之間還可開展競爭,營造一種你爭我趕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參與意識,增強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使每個學生都能在這樣的學習氛圍裡充分發揮自身潛能,實現自我價值。

  3.引導觀察感受,促進探究學習

  “探究學習”是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踐、操作、調查、蒐集與整理資訊的一種學習過程。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獲得知識能力、情感和態度的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1***佈置長作業

  長作業是指在課堂教學以外,教師通過研讀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擬定的要求學生課外完成的具有持續性、研究性、自主性、獨立性完成的作業。作業的週期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課程要求制定。

  ***2***融“錯”課堂

  雖然探究學習提倡學生自主、獨立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但有時探究活動還可以在教師的有效指引下展開。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