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寒節氣養生的方法

  中醫講究天、地、人三因制宜,其中一方面,就是要求隨時間變化而適當調整。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大寒節氣養生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大寒三候,堅冰深處春水生

  雞乳:大寒之日“雞乳”,雞是木畜,提前感知到春氣,開始孵小雞了。

  徵鳥厲疾:大寒後五日“徵鳥厲疾”。徵鳥是指鷹隼之類遠飛之鳥,厲疾是厲猛、捷速。

  水澤腹堅:再五日“水澤腹堅”,上下都凍透了,寒至極處,按物極必反原理,堅冰深處春水生,凍到極點,就要開始走向消融了。

  節選自《微讀節氣》***朱偉 著***

  大寒節氣養生

  1.藥物相助

  冬令氣候趨寒,天地陽氣潛藏,應之人體,冬季亦為人體養精蓄銳的最佳時段。在冬季,人們不僅僅在起居方面注重養生,也應重視飲食、藥物的冬令進補。

  冬令進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養生方法,民諺素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之說,冬至以後“陰極陽生”,人體內陽氣蓬勃生髮,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而發揮滋補功效。

  2.起居護養

  中醫指出,“起居有常,養其神也,不妄勞作,養其精也”。冬季養生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養神氣,勞逸適度可養其腎精。儘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臥不極疲”。冬至前後睡好“子午覺”在養生學中具有重要地位,除了保證夜間睡眠,午飯後可適當打個盹,但要避免睡時著涼。其次,要注意防風防寒。再次,冬至節氣宜在白天多晒太陽,以利陽氣的生長。

  3.重點養心

  冬季養生,要靜神少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

  4.飲食調養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在冬季如果能恰當選擇既美味,而又具有補益身體的食物,無疑會讓大家接受。中醫認為,冬季養生飲食在首選溫補類食物,如雞肉,羊肉,牛肉,鯽魚等;其次可選平補類食物,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燕窩、蛤士蟆、銀耳、豬肝等;還有一類食物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如木耳、黑棗、芝麻、黑豆、豬脊、海蔘、龜肉、甲魚、鮑魚等。

  冬季養生切不可盲目,以免犯了禁忌,必要時可通過諮詢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專家提醒,大寒節氣養生一定要注意精神方面的調養,不要被季節性情感障礙所困擾。如果出現嚴重的抑鬱傾向,一定要儘快諮詢心理醫生,積極進行防治,以免患上冬季抑鬱症。

  大寒節氣養生祕訣

  重視保暖

  冬季屬陰,要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洩津液。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非常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烘烤腹背,向火醉酒,暴暖大汗。

  調神

  冬季易使人身心處於低落狀態。改變情緒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動,如慢跑、滑冰、跳舞、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精神的良藥哦。

  健腳

  在冬季我們必須經常保持腳清潔乾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要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同時按摩及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此外,選一雙暖和輕便、舒適、吸溼效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的。

  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