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疾病的原因

  春季,這個美麗而又象徵著希望的季節,對於抵抗力較差的易過敏人群和老弱人群來說,卻是一個噩夢。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是,冬天裡,身體漸漸對寒冷習慣了,春天天氣轉暖,人體內部系統卻還來不及調整適應;

  二是,春天主生髮,萬物皆蠢蠢欲動,細菌、病毒等亦隨之活躍;

  三是,不按牌理出牌的古怪天氣,忽冷忽熱的溫度變化,四處飛揚的花粉等也是春季致病的誘因;

  四是,初春蔬菜品種較少,胃口也較差,容易缺乏營養;五是,春暖花開,大家開始頻頻聚會,病原很容易相互傳播。

  春季常見疾病的預防

  1、預防流感,春季氣溫溫差較大,乍暖還寒,老幼病弱者應隨時增減衣服,不宜過早脫去冬衣,以免受寒,老年心腦血管者更要注意。

  2、早睡早起,鍛鍊身體。睡眠不足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亦易激動生火,招致外感內傷。

  3、保持心境平和。春季忌怒,處事勿過於急躁,要時常保持心境平和。

  4、戒菸、少喝酒及咖啡。吸菸最易損害呼吸道表面屏障,誘發疾病發作。菸酒及咖啡都會刺激神經興奮,有些人想借以“消除緊張和疲勞”,其實反而削弱了人體的抗病力。

  5、遠離過敏源,遠離人群密集場所。

  6、飲食宜清淡富營養而易消化,少吃油膩煎炸及辛辣刺激的食品。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魚、蔬菜、甘蔗等。一般選服具有調血補氣、健脾補腎、養肺補腦的補品,像鵪鶉湯、白木耳煮麻雀、清補菜鴨、枸杞銀耳羹、荸薺蘿蔔汁、枸札蛇肉湯、蟲草山藥燒牛髓、扁豆粥等,或食用一些海蔘、龜肉、蟹肉、銀耳、雄鴨、冬蟲夏草等,燥烈辛辣之品應少吃。

  總之,春天氣候多變,對人生理和心理過程影響較大,因此春季應順應自然變化,改變生活方式,以適應春天生機勃發的特點,才能維護身心健康。

  春季常見高發疾病

  第一大類:呼吸道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是春季最常見的疾病,佔兒科門診急診就診患者的80%左右,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等。

  第二大類:過敏性疾病:過敏體質的兒童容易誘發哮喘、過敏性鼻炎、變態反應性蕁麻疹、結膜炎等過敏性疾病,其中以過敏性哮喘最為危急,處理不及時容易導致生命危險。

  第三大類:腸道疾病:因為外出的機會增多,在外吃東西的機會也增多,孩子們時常用髒手吃東西,患腸道疾病的機會會增加。

  第四大類:傳染性疾病:其實這一類與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的疾病有一定的交差,如風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猩紅熱、禽流感、手足口病等發病率增加。

  春季感冒的防治

  1、增強寶寶抵抗力等。

  2、感冒時可服用板藍根、大青葉、雙黃連等中藥,維生素C能增強抗病能力,要多服用。感冒時寶寶要多飲水、多休息,注意合理營養。

  3、感冒時不要濫用抗生素。感冒多為病毒感染引起,使用抗生素效果不明顯,如果孩子有反覆發熱等,最好查血常規,根據血常規決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以免延誤病情。

  春季腹瀉的治療

  這種在春冬季容易發生的腹瀉多半也是由於病毒感染引起的,目前研究較為明確的秋冬季腹瀉最常見的病毒就是輪狀病毒,其它還有柯薩奇病毒等腸道病毒。其實90%的腹瀉病兒都不需要輸液治療,只需用口服補液鹽即可。一些病兒的父母,在治療腹瀉病的過程中常要求醫生給孩子用最好和最新的抗生素。

  抗生素對病毒性腹瀉非但沒有任何治療效果,還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調等一系列不良影響。儘量多飲用“口服補液鹽”以補充糖鹽和水分,飲食以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不必刻意限制飲食,還可以口服腸道黏膜保護劑,止瀉藥物,同時還可以口服乳酸菌活性劑和雙歧桿菌製劑等,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抑制引起腸道疾病的病原菌,保護腸道。但是如果孩子通過自己口服補液等仍有比較明顯脫水,家長比較容易發現的比如患兒眼眶凹陷,面板彈性差,少尿或者無尿,患兒精神萎靡等等,需要立即到醫院靜脈補液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