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上腳氣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腳氣是一個令人難以忍受的足部疾病,那麼引起腳氣的原因有哪些呢?應該怎樣預防呢?下面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引起腳氣的原因

  潮溼的環境:腳掌是個多汗的環境。腳掌每平方釐米有600多個汗腺,比身體其他部位多出2~4倍。總共約有二十五萬多個汗腺一天可以分泌將近500毫升的汗水。汗液裡除含水分、鹽分外,還含有乳酸及尿素。當水分含量高的時候非常有利於細菌及黴菌的大量滋生繁殖。

  悶熱密閉的空間:當鞋穿的很緊密,通風透氣性不佳時,除了會造成水份的增高外,面板表面的PH值會產生變化,由原本的PH4.4升高到PH7左右,而且會放出二氧化碳氣體,這樣的環境最適合腳底某些細菌的生長。

  細菌的繁殖:因為一、二項因素的加成作用,造成足部面板細菌的成長,這些細菌可以分解面板的角質蛋白,及腳汗中的尿素、乳酸成分,形成含有臭味的各種代謝物

  黴菌的繁殖:悶熱潮溼的環境會使黴菌生長,形成足癬,俗稱香港腳。香港腳的症狀非常多樣化,並非所有的香港腳都有臭味,容易產生腳臭的香港腳型式,就是在趾腱間,產生面板溼溼爛爛型的香港腳,腳氣最為嚴重。

  過厚的老舊角質:過厚的老舊角質,在汗水的浸潤下,會變成細菌及黴菌所需的營養來源,促進細菌、黴菌的增生繁殖,惡化腳氣的形成。

  腳氣反覆發作的原因

  1、真菌很難被殺滅,在零下6℃左右的環境裡能長期存活。在120℃的高溫中,10分鐘內不會死亡。在脫離活體的毛髮、指***趾***甲、皮屑等上面,毒性還可以保持1年以上。

  2、有些腳氣患者使用抑制真菌的藥物治療,當症狀稍有好轉後便停止用藥,其實真菌並沒有被徹底殺滅,過一段時間又會捲土重來,造成復發。

  3、一些患者在治癒後,由於不注意,與其他腳氣患者共用拖鞋、盆、毛巾等物品,或是在游泳池等特定場合又接觸了真菌,就可能又得腳氣。

  4、有些患者得病後不去正規醫院面板科就診,自己買點消炎藥塗上了事,這樣做雖然可以暫時止癢,造成疾病好轉的假象,但沒有抗真菌效果,病菌不能被殺死,反而會更加猖獗,還會干擾甚至阻止區域性免疫反應。

  預防腳氣的辦法

  1、穿通風、透氣的棉質襪,每天更換清洗。避免穿膠鞋或不透氣之球鞋,最好要有兩雙鞋換穿,涼鞋是最好的選擇。在鞋內塞入一些用香料、茶葉、竹炭做成的除臭包,以消除病菌、異味。

  2、不與他人共穿鞋、拖鞋及襪子。不要用別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汙水中行走。

  3、鞋櫃也要經常通風、晾晒。如果鞋櫃不能移動,應定期用消毒液擦洗或是放入乾燥劑,祛除潮氣。

  4、要保持腳的清潔乾燥,汗腳要治療。勤換鞋襪,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草紙夾在中間,以吸水通氣。鞋子要通氣良好。

  5、腳底、趾間癢儘量不要用手抓,防傳染於手指。

  6、用藥物治療的同時,對鞋襪要進行消毒處理。可用日光曝晒或開水燙洗,最好用布塊蘸10%福爾馬林液塞入鞋中,裝入塑料袋封存48小時,以達滅菌目的。

  7、加強體育鍛煉,注意營養,增強機體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