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冊政治第四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在一份設計良好的考試卷面前,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去檢測學生們的學習水平!所以,還等什麼呢?讓我們來做一套試題卷吧!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北師大版初三上冊政治第四單元試題,希望對你有用。

  初三上冊政治第四單元測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和諧的音樂使人妙不可言;和諧的山水使人心曠神怡;和諧的班級,能夠促進班風、學風的形成,能夠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能夠健全學生人格,能夠讓學生健康成長。建立和諧班級需要*** ***

  ① 建立和諧的班級環境文化 ② 培養和諧的班級幹部 ③ 分層和諧的班級學生學習 ④ 開展和諧的班級活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和諧社會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下列成語和句子能夠體現和諧理念的是*** ***

  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②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③家和萬事興 ④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請看右邊的漫畫,漫畫中人們的行為說明了*** ***

  ① 向災區人們獻愛心這是當前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表現。 ② 構建和諧社會,要從創造我們身邊的和諧氛圍做起。 ③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我們每個人從日常的點滴小事做起。④ 構建和諧社會,需要我們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來才行。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4、我國古代神話中有“夸父逐日”、“精衛填海”的故事,民間傳說中有“鐵杵磨針”“鑿壁借光”的美談,古籍史料中有“大禹治水”、“懸樑刺股”的記載,這些都說明了*** ***

  A艱苦奮鬥是人生來就有的本性。 B 艱苦奮鬥只是不斷進取的名言。

  C只有古人需要發揚艱苦奮鬥。 D 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5、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綜合國力迅速增強,經濟增長速度名列世界首位,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六位,國家外匯儲備居世界第一位。這說明*** ***

  ①經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國的經濟已經有了飛速的發展。 ②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③ 我國經濟雖然有了很大的發展,但總體上還沒有達到小康水平。④ 我國已經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②④

  6、據統計:目前我國農村大約還有3000萬人沒有解決溫飽問題,還有6000萬人處於低水平的溫飽,城鎮有1800多萬人純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這些資料說明*** ***

  ① 目前,我國所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不全面、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② 我國目前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人民生活還有待進一步改善。 ③ 我們還沒有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④ 我國的貧富差距在不斷的擴大。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7、胡錦濤主席曾經說過:“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他這段話表明*** ***

  A艱苦奮鬥是成就事業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美德。

  B艱苦奮鬥是我國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和基本道德規範。

  C艱苦奮鬥是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鬥的政治基礎。

  D艱苦奮鬥是某個時代特有的時代精神。

  8、我們要在21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就是要使*** ***

  ① 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 ② 科技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 ③思想更加解放,行動更加自由。 ④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9、請看右邊的漫畫,漫畫中人物的言行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

  ① 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②現在,不少地方、部門和單位講排場、比闊氣,花錢大手大腳,奢侈之風盛行。③ 艱苦奮鬥作為一種精神,一種生活態度,任何時候都要提倡。 ④ 只要有了艱苦奮鬥的精神,任何事情都能辦好。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0、2007年8月7日,新華社報道:攝影測量與遙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先林的先進事蹟近日經媒體報道後,引起測繪、知識及科技界的強烈反響。在劉院士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濃濃的愛國情懷和為了國家需求、事業發展而嘔心瀝血的忘我精神。最令人敬佩的是,他胸懷祖國、淡泊名利、甘於寂寞、腳踏實地、迎難而上、不斷創新,為祖國測繪科技自主創新作出了巨大貢獻。這一事例說明*** ***

  ①劉先林院士把個人的前途與國家的命運緊緊地聯絡在一起。 ② 個人利益的實現應以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為重。 ③ 劉先林院士胸懷祖國、淡泊名利,時時刻刻以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為重。 ④ 劉先林院士正確地認識了個人利益和國家、民族利益之間的關係。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1、2007年9月13日《中國郵政報》報道:“有一種親情足以濃過血緣,有一種愛心可以無限傳遞。”湖北省通城縣郵政局3名熱血青年8年聯手幫扶一位鄉村貧困女生完成初、高中學業,直至大學圓夢。這個感人的故事,見證了社會的愛和人間真情,正在引起社會的關注。湖北省通城縣郵政局3名熱血青年的行為說明*** ***

  ① 只有在奉獻社會的過程中,我們的人生價值才能得以體現。② 人生的價值,主要在於對社會的貢獻。 ③ 我們每個人只有幫助一位鄉村貧困女生完成學業,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④ 每個人的成功,只有在奉獻社會的過程中才能實現。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2、魯迅先生早年留學日本時本來是學醫的。但在仙台醫專學習期間,在課間加映的日俄戰爭的 紀錄片上,看到中國人被說成俄國偵探而被砍頭,死者和圍觀者都很麻木。這使魯迅認識到 :“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於是魯迅下決心棄醫從文,終於成為中國現代偉大 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學家。這說明*** ***

  ① 只有把個人前途同祖國和民族的命運聯絡起來,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② 個人理想的實現離不開社會理想的實現。 ③ 要把自己的理想建立在堅實的社會基礎上,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 ④ 我們只有像魯迅先生那樣棄醫從文,從能將個人理想和國家民族的前途聯絡起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3、理想是人生的奮鬥目標,我們每個人只有把自己的理想融入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的偉大實踐中,才能真正實現人生的價值。這就要求我們*** ***

  ① 應當在社會理想的指引下確立個人理想。 ② 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使自己成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③ 認真學習書本知識,至於社會實踐等我們長大了以後再說。④把自己的理想同社會的需要和我國人民的共同理想結合起來,揚起奮進的風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4、“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要承擔起未來的社會責任,就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因為*** ***

  ① 要奉獻社會,就必須具有良好的素質和教強的能力。 ② 只有勤奮學習,全面提高自身素質,才能為將來奉獻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③ 人的能力和素質不是天生的,都是不斷通過後天的學習積累起來的。 ④ 我們只有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才能成為祖國需要的人才。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5、漫漫人生路,有無數選擇,但關鍵的只有幾步。不同的選擇可能決定我們不同的人生道路。因此,我們要*** ***

  A儘可能地去參考別人的意見,在選擇時不要自作主張。

  B學會自主選擇,不要聽別人的意見,以免自己後悔。

  C認真地,慎重地對待選擇,對自己的人生做出合理的規劃。

  D相信命運,一切聽從命運的安排,沒必要去抗爭。

  二、簡答題***15分***

  16、“小康”一詞最早出自《詩經》,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千百年來人們期盼的小康社會的理想正在我們的眼前一步一步地變為現實。請你用文字簡要描繪一下小康社會的藍圖。***5分***

  17、爺爺的皺紋彎彎,訴不清有多少血淚斑斑;父親的心跡彎彎,叫不響心頭那致富的吶喊;我的脊背彎彎,馱不動太多的烈日和嚴寒;兒子的眼角彎彎,是文明小康村給的自信和樂觀。

  ***1***這四句詩描寫的是四代人生活的變遷,請你從詩的描寫中談談發生了怎樣的變化?***2分***

  ***2***你理想中的生活是怎樣的?如何才能實現你理想中的生活?***4分***

  18、我國現代著名新聞記者鄒韜奮,出身於書香門第。他的父親希望他走實業救國的道路,送他 進入上海南洋公學讀書。但他自小就喜愛語文和歷史,自己立志作一名新聞記者,於是他改考上海聖約翰大學文科。經過幾年的努力,終於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來他成為我國現代一位極有影響和成就的新聞工作者。

  請你結合鄒韜奮的事例談談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的關係。***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