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思維成功案例

  網際網路思維已經成了一些先鋒企業的標配營銷理念。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篇1:

  2013年5月20日,雕爺牛腩正式營業,這是一家“輕奢餐”餐廳—名字聽著就挺特別。開業至今剛剛3個月,很多人慕名而來,每天門庭若市,吃飯都要排很久的隊。

  雕爺牛腩創辦者叫孟醒,網際網路名人,網名雕爺,是淘寶最大的精油品牌阿芙的創始人,阿芙精油在淘寶上佔有60%的市場份額。他並非做餐飲的專業人士,開辦這家餐廳,被很多人—包括雕爺自己,看作一次商業風險很高的嘗試,充滿了網際網路式玩法的餐廳運作。

  在北京,雕爺牛腩目前只有兩家分店,店面都不大,十來張桌子,裝修簡單,但有特點。他們主打兩道菜,咖哩牛腩飯和金湯牛腩面,每道一百多塊,按普通吃客的說法,吃牛腩+米飯,蓋澆飯的高雅吃法。味道還不錯,但味道不算重點,就像海底撈味道一般,我們更願意說它的服務,也願意帶家人和朋友時不時吃一回。

  雕爺牛腩,是在用網際網路的思維和玩法,做一家與眾不同的餐廳。網際網路什麼玩法呢?網際網路產品思維,就是圍著使用者來,體驗做到極致,然後,用網際網路方式推廣。

  篇2:

  順豐的“資料中心繫統”自主研發,有著多達2000多人的團隊在開發和運營。當用戶拔打客服電話時,訂單資料就已開始進入資料庫。順豐工作人員每天都會對快遞包裹資訊進行實時監控及管理 ,實現物流、資訊流、人流、現金流的縫對接和快速週轉。順豐認為自己,其實是一個大資料公司。

  篇3:

  2013年的夏天,仿照在澳大利亞的營銷動作,可口可樂在中國推出可口可樂暱稱瓶,暱稱瓶在每瓶可口可樂瓶子上都寫著“分享這瓶可口可樂,與你的__。”這些暱稱有白富美,天然呆,高富帥,鄰家女孩,大咔,純爺們,有為青年,文藝青年,小蘿莉等等。這種暱稱瓶迎合了中國的網路文化,使廣大網民喜聞樂見,於是幾乎所有喜歡可口可樂的人都開始去尋找專屬於自己的可樂。

  可口可樂暱稱瓶的成功顯示了線上線下整合營銷的成功,品牌在社交媒體上傳播,網友線上下參與購買屬於自己暱稱的可樂,然後再到社交媒體上討論,這一連貫過程使得品牌實現了立體式傳播。當然,作為一個獲得了2013年艾菲獎全場大獎的創意,可口可樂暱稱瓶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它證明了在品牌傳播中,社交媒體不只是Campaign的配合者,也可以成為Campaign的核心。

  篇4:

  林紅所經營的金麥兜食品公司,其實是以創意麵食為主,主要分三方面:是兒童健康創意主食、功能性健康食品、家常精品麵食。

  每個人見到她們的創意麵食,首先都給它的可愛造型吸引住,如果品嚐一口,也會深深被其獨特的味道所吸引。

  花樣麵食主要是為吸引孩子吃飯的,林紅說花色是用的是純天然的蔬菜汁水果汁做的,沒有色素。用雞蛋植物油和麵粉製作的喜餅非常好吃,餅一出鍋,香一條街,不加任何防腐劑,常溫下放一個月不帶壞的。

  如今她認準了,社群,才是最大的消費群體,只要你品質高,價格合理,不怕他不找你。那是快消品的屢次回頭客呀!而金麥兜做的呢,不是消費者廚房的概念,也不是保姆的概念。金麥兜做的是健康食品三分鐘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