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半幼兒流口水是什麼原因

  隨著年齡的增長,唾液分泌會增多,慢慢開始會有流口水的現象出現.雖說流口水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如果每天都流很多口水,而且自身無任何察覺,則有可能屬於病態,為什麼一歲半幼兒會流口水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一歲半幼兒流口水的原因:

  一歲前流口水多與長牙有關

  細心的媽咪會留意到,寶寶4到6個月時是口水最為氾濫的時期。馮卓玲主任解釋,這個階段,大部分寶寶會長出第一顆乳牙,牙齒生長會刺激牙齦上的神經,引起牙齦組織輕度腫脹不適和口水分泌增加。尤其在寶寶開始新增輔食以後,隨著澱粉類食物的攝入,唾液腺受到刺激,口水分泌量開始增加。而這個階段寶寶的顎部和口底比較淺,他的吞嚥動作還不夠協調,增多的口水不能及時嚥下便流了出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口腔肌肉的協調能力和吞嚥功能逐漸完善,會及時吞嚥所分泌的唾液,就不會流口水了。

  餵養不當也會導致流口水

  對於大多數寶寶,這種生理性的流口水可能持續到一歲前,不過真正嚴重的流口水,只持續一到兩個月。如果寶寶嚴重的流口水持續時間過長,超過一歲依然口水不斷,則往往與餵養不當有關。馮卓玲主任解釋,現在的寶寶越來越金貴,有的老人“不捨得”給寶寶新增足夠的輔食,總認為吃母乳或吃奶粉更好吸收,寶寶吃得也不累。但寶寶在吃奶時主要是吸吮動作,舌頭的運動很簡單,遠不及吃輔食時舌頭的活動複雜。

  輔食新增不及時、不充分,寶寶的舌頭得不到充分的鍛鍊,會影響到他吞嚥能力的發展,過了一歲還會像小寶寶一樣的流口水,甚至會影響到寶寶的語言能力的發展。馮卓玲在門診曾接診一個3歲的男孩,看病時還叼著個奶瓶,他不僅有流口水的問題,說話也是個“大舌頭”,含混不清。

  兩三歲還流口水多有病

  生理性的流口水一般不超過一歲,一歲以後的寶寶仍流口水,除了餵養不當,還可能是某些疾病引起。比如寶寶一邊流口水一邊伴有發燒、流鼻涕,可能是咽喉炎或者扁桃體炎,扁桃體炎往往會伴隨著咽喉部的紅腫不適,從而導致寶寶吞嚥困難。這時候,建議父母讓寶寶多喝水,必要時上醫院檢查。再比如寶寶如果有扁桃體、腺樣體肥大或過敏性鼻炎,會造成鼻塞而常用嘴來呼吸,晚上睡覺時由於呼吸不暢可能會打呼嚕,白天經常張著嘴流口水的機會也會比正常的寶寶多。這種情況家長應該帶寶寶到耳鼻喉科檢查,病根治好了,流口水的問題自然也就解決了。還有一些寶寶由於牙齒不齊或咬合不正,也可能會出現流口水。

  邊打遊戲邊流口水也要矯正

  還有一些兩三歲甚至更大的寶寶,平時不會流口水,一旦專注度很高時,比如看動畫片或打遊戲,嘴就不由自主地張開,口水自然就流下來了。馮卓玲提醒家長,這些孩子可能存在口部閉合不良的問題,他們的神經支配可能不夠協調,當專注地做一件事時,就“忘記”閉口了。對於這一類的孩子,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訓練,比如提醒他在做一件事情前,先閉上嘴再開始做,寶寶做到後就給他以鼓勵或獎勵,一段時間後,寶寶的這個問題就會有所改善。

  一歲半幼兒流口水怎麼辦?

  1、寶寶口水流得較多時,媽媽注意護理好寶寶口腔周圍的面板,每天至少用清水清洗兩遍。讓寶寶的臉部、頸部保持乾爽,避免患上溼疹。

  2.唾液中含有口腔中的一些雜菌及澱粉酶等物質,對面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如果不精心護理,口周面板就會發紅,起小紅丘疹,這時需塗上一些嬰兒護膚膏。

  3.不要用較粗糙的手帕或毛巾在寶寶的嘴邊抹來抹去,容易損傷面板。要用非常柔軟的手帕或餐巾紙一點點蘸去流在嘴巴外面的口水,讓其周圍保持乾燥。

  4.為防止唾液把頸前、胸上部衣服弄溼,可以給寶寶掛個全棉的小圍嘴,柔軟、略厚、吸水性較強的布料是圍嘴的首選。

  5.寶寶在乳牙萌出期齒齦發癢、脹痛,口水增多,可給寶寶使用軟硬適度的口咬膠,6個月以上的寶寶啃點磨牙餅乾,都能減少出牙時牙齦的不適,還能刺激乳牙儘快萌出,減少流口水。

  6.如果面板已經出疹子或糜爛,最好去醫院診治。在皮膚髮炎期間,更應該保持面板的整潔、清爽,並依症狀治療。如果區域性需要塗抹抗生素或止癢的藥膏,擦藥的時間最好在寶寶睡前或趁寶寶睡覺時,以免寶寶不慎吃***中,影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