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數學手抄報圖片

  考特說:數學是人類智慧皇冠上最燦爛的明珠。科學的學習方法能讓學習數學變得更容易,數學手抄報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初一上數學手抄報的圖片

  初一上數學手抄報圖一

  初一上數學手抄報圖二

  初一上數學手抄報圖三

  初一上數學手抄報圖四

  初一上數學手抄報圖五

  初一上數學手抄報的資料

  初一數學知識概念

  1.全面調查:考察全體物件的調查方式叫做全面調查。

  2.抽樣調查:調查部分資料,根據部分來估計總體的調查方式稱為抽樣調查。

  3.總體:要考察的全體物件稱為總體。

  4.個體:組成總體的每一個考察物件稱為個體。

  5.樣本:被抽取的所有個體組成一個樣本。

  6.樣本容量:樣本中個體的數目稱為樣本容量。

  7.頻數:一般地,我們稱落在不同小組中的資料個數為該組的頻數。

  8.頻率:頻數與資料總數的比為頻率。

  9.組數和組距:在統計資料時,把資料按照一定的範圍分成若干各組,分成組的個數稱為組數,每一組兩個端點的差叫做組距。

  數學家高斯的故事

  八歲的高斯發現了數學定理

  德國著名大科學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高斯在還不會講話就自己學計算,在三歲時有一天晚上他看著父親在算工錢時,還糾正父親計算的錯誤。

  長大後他成為當代最傑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他在物理的電磁學方面有一些貢獻,現在電磁學的一個單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數學家們則稱呼他為“數學王子”。

  他八歲時進入鄉村小學讀書。教數學的老師是一個從城裡來的人,覺得在一個窮鄉僻壤教幾個小猢猻讀書,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見:窮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這些蠢笨的孩子唸書不必認真,如果有機會還應該處罰他們,使自己在這枯燥的生活裡添一些樂趣。

  這一天正是數學教師情緒低落的一天。同學們看到老師那抑鬱的臉孔,心裡畏縮起來,知道老師又會在今天捉這些學生處罰了。

  “你們今天替我算從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誰算不出來就罰他不能回家吃午飯。”老師講了這句話後就一言不發的拿起一本小說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裡的小朋友們拿起石板開始計算:“1加2等於3,3加3等於6,6加4等於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個數後就擦掉石板上的結果,再加下去,數越來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臉孔漲紅了,有些手心、額上滲出了汗來。

  還不到半個小時,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師,答案是不是這樣?”

  老師頭也不抬,揮著那肥厚的手,說:“去,回去再算!錯了。”他想不可能這麼快就會有答案了。

  可是高斯卻站著不動,把石板伸向老師面前:“老師!我想這個答案是對的。”

  數學老師本來想怒吼起來,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齊齊寫了這樣的數:5050,他驚奇起來,因為他自己曾經算過,得到的數也是5050,這個8歲的小鬼怎麼這樣快就得到了這個數值呢?

  高斯解釋他發現的一個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古時希臘人和中國人用來計算級數1+2+3+…+n的方法。高斯的發現使老師覺得羞愧,覺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輕視窮人家的孩子的觀點是不對的。他以後也認真教起書來,並且還常從城裡買些數學書自己進修並借給高斯看。在他的鼓勵下,高斯以後便在數學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

  以上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