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手抄報邊框

  小編分享一些關數學手抄報的內容以及花邊的相關圖片,希望大家互相學習,獲得幫助:

  四年級數學手抄報資料1:四年級數學內容1

  算盤是我國勞動人民很早創造的一種計算工具。但我國最早的計算工具並非算盤,而是“算籌”。 算籌是用、竹或木製成的小棒,用它的多少與縱橫排列可以記數,按一定的方法可用它進行多種運算。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普遍使用它作加、減、乘、除、開方、解方程等運算,這稱之為“籌算”.。用算籌進行這樣複雜的運算,在世界數學史上也是最早的。直到明代,它才被珠算所代替。 我國最早的繪圈工具在小學數學七、九冊初步幾何知識中,常提到直尺、角尺、三角板、圓規等多種現代繪圖工具。可我國古代最早使用的繪圖工具是什麼? 我國古代最早使用的繪圖工具是“規”和“矩”,“規”就是圓規。甲骨文中的“規”字,形狀象一個人在執規畫圓,可見其起源很早。“矩”由長短兩尺合成,相交成直角,有的還連上一杆,使其堅固它是畫方形的工具。

  四年級數學手抄報zl12:四年級數學內容2

  時間的單位是小時,角度的單位是度,從表面上看,它們完全沒有關係。可是,為什麼它們都分成分、秒等名稱相同的小單位呢?為什麼又都用六十進位制呢?

  我們仔細研究一下,就知道這兩種量是緊密聯絡著的。原來,古代人由於生產勞動的需要,要研究天文和曆法,就牽涉到時間和角度了。譬如研究晝夜的變化,就要觀察地球的自轉,這裡自轉的角度和時間是緊密地聯絡在一起的。因為曆法需要的精確度較高。

四年級數學手抄報圖片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這個小數的進位制在表示有些數字時很方便。例如常遇到的1/3,在十進位制裡要變成無限小數,但在這種進位制中就是一個整數。 這種六十進位制***嚴格地說是六十退位制***的小數記數法,在天文曆法方面已長久地為全世界的科學家們所習慣,所以也就一直沿用到今天。

  四年級數學內容3:圓形是很奇妙的圓形。

  古代人最早是從太陽,從陰曆十五的月亮得到圓的概念的。一萬八千年前的山頂洞人曾經在獸牙、礫石和石珠上鑽孔,那些孔有的就很圓。以後到了陶器時代,許多陶器都是圓的。圓的陶器是將泥土放在一個轉盤上製成的。當人們開始紡線,又製出了圓形的石紡綞或陶紡綞。古代人還發現圓的木頭滾著走比較省勁。後來他們在搬運重物 時候,就把幾段圓木墊在大樹、大石頭下面滾著走,這樣當然比扛著走省勁得多。

圖片4

圖片5

  大約在60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個輪子--圓的木盤。大約在4000多年前,人們將圓的木盤固定在木架下,這就成了最初的車子。會作圓,但不一定就懂得圓的性質。古代埃及人就認為:圓,是神賜給人的神聖圖形。一直到兩千多年前我國的墨子***約公元前468-前376年***才給圓下了一個定義:圓周率,也就是圓周與直徑的比值,是一個非常奇特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