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效胰島素有哪些正確使用方法

  短效胰島素:即最常用的一種普通胰島素,為無色透明液體,短效胰島素也有一定的使用方法。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短效胰島素的用法。

  短效胰島素的用法

  一般為皮下注射,1日3~4次 。早餐前的1次用量最多。午餐前次之,晚餐前又次之,夜宵前用量最少。有時肌注。靜注只有在急症時***如糖尿病性昏迷***才用。因病人的胰島素需要量受飲食熱量和成分、病情輕重和穩定性、體型胖瘦、體力活動強度、胰島素抗體和受體的數目和親和力等因素影響,使用劑量應個體化。可按病人尿糖多少確定劑量,一般24小時尿中每2~4g糖需注射1個單位。中型糖尿病人,每日需要量約為5~40單位,於每次餐前30分鐘注射***以免給藥後發生血糖過低症***。較重病人用量在40單位以上。對糖尿病性昏迷,用量在100單位左右,與葡萄糖***50~100g***一同靜脈注射。此外,小量***5~10單位***尚可用於營養不良、消瘦、頑固性妊娠嘔吐、肝硬變初期***同時注射葡萄糖***。

  胰島素五個正確使用方法

  1、早用比晚用好

  早用胰島素可以糾正體內胰島素的不足,降低高血糖對胰島細胞的毒性作用,改善內源性胰島素的分泌,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使已經受損的胰島細胞得到休息,殘存的胰島功能得到恢復,延緩疾病的進展。也就是說,只要儘早將血糖降到正常,胰島細胞功能是可以恢復的。有報告22例糖尿病患者用胰島素治療2周,血糖恢復正常,以後僅用飲食控制,可使血糖控制到良好標準達1~3年。

  2、聯合比單用好

  聯合應用可以減少胰島素用量,提高療效,減少藥物副作用。有胰島素與口服藥的聯合,如長效胰島素來得時控制基礎血糖與口服藥拜唐蘋控制餐後高血糖的聯合,使各時段的血糖都能達標,適合經常出差的糖尿病患者。又有胰島素長短效的聯合,如長效胰島素來得時與速效諾和銳的聯合,治療各時段血糖均高的患者,其療效可與胰島素泵相媲美。

  3、多次比少次好

  血糖很高或重症糖尿病患者,如每日2次諾和靈30R血糖不降,可增加次數,改為:①早餐、中餐前用諾和靈日,晚餐前用諾和靈30R,用同樣劑量,血糖達標。②睡前用長效來得時胰島素,三餐前用速效胰島素諾和銳。③三餐前和睡前4次短效胰島素:適用於初次用胰島素或發生酮症而又暫時不能住院的患者。④-日6次短效胰島素:適合於1型糖尿病或有特殊需要的患者,如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美國游泳運動員霍爾,就是在一日注射6次胰島素的情況下獲得奧運冠軍的。

  4、長效比短效好

  輕型患者,血糖不甚高,而且餐後與空腹血糖之差在2~3毫摩爾/升左右者,可用長效來得時每日1次注射即可。減少痛苦,患者依從性好。

  5、預防比治療好

  胰島素除降低血糖作用外,尚有抗炎、抗氧化、抗動脈硬化等作用,但是在併發症出現前應用才可收到療效。基於這種觀點,應早用胰島素。特別是遇到急性感染性併發症時,胰島素可以控制其發展,縮短病期,減少痛苦。

  胰島素的主要作用

  胰島素主要作用在肝臟、肌肉及脂肪組織,控制著蛋白質、糖、脂肪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和貯存。

  ***1***對糖代謝的影響。能加速葡萄糖的利用和抑制葡萄糖的生成,即使血糖的去路增加而來源減少,於是血糖降低。

  ①加速葡萄糖的利用。胰島素能提高細胞膜對葡萄糖的通透性,促進葡萄糖由細胞外轉運到細胞內,為組織利用糖提供有利條件,又能促進葡萄糖激酶***肝內*** 和己糖激酶***肝外***的活性,促進葡萄糖轉變為6磷酸葡萄糖,從而加速葡萄糖的酵解和氧化;並在糖元合成酶作用下促進肝糖元和肌糖元的合成和貯存。

  ②抑制葡萄糖的生成,能抑制肝糖元分解為葡萄糖,以及抑制甘油、乳酸和氨基酸轉變為糖元,減少糖元的異生。

  ***2***對脂肪代謝的影響。促進脂肪的合成和貯存,抑制脂肪的分解。糖尿病時糖代謝障礙,脂肪大量動員,產生大量遊離脂肪酸在肝臟氧化至乙醯輔酶A,然後變為酮體,若酮體產生過多則出現酮血癥。胰島素能抑制脂肪分解,並促進糖的利用,從而抑制酮體產生,糾正酮血癥。

  ***3***對蛋白質代謝的影響。促進蛋白質的合成,阻止蛋白質的分解。

  ***4***胰島素可促進鉀離子和鎂離子穿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可促進脫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及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

  另外,葡萄糖在紅細胞及腦細胞膜的進出,葡萄糖在腎小管的重吸收以及小腸粘膜上皮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都不受胰島素的影響。胰島素作用的靶細胞主要有肝細胞、脂肪細胞、肌肉細胞、血細胞、肺臟和腎臟的細胞、睪丸細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