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性股骨頭壞死的治療方法

  激素性股骨頭壞死,顧名思義就是由於大量長時間使用激素引發的股骨頭壞死,那麼,有什麼治療方法嗎?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激素性股骨頭壞死的病因

  1.脂代謝紊亂學說

  激素引起脂肪代謝紊亂,導致高脂血症、使骨組織脂代謝紊亂,骨細胞脂肪變性、壞死,股骨頭內骨細胞化生為脂肪細胞 ,導致股骨頭壞死。

  2.血液高粘滯狀態學說

  激素使血液呈高粘滯狀態,則會引起血小板聚集,血管閉塞,酸性代謝產物聚集,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漿外滲,造成骨髓間質水腫,繼而壓迫血竇,骨內壓異常增高,則會造成血流滯緩,引起區域性缺血,最後導致股骨頭缺血壞死。

  3.靜脈內瘀滯引起的骨內高壓學說

  激素進入體內先引起大量脂肪在骨髓腔內堆積,致使骨內壓升高。後因肥大的脂肪細胞壓迫微小靜脈,使靜脈管腔驟然變窄,迴流受阻,導致靜脈壓增高並引起骨內壓再次升高。而骨內壓的再次升高又導致靜脈迴流受阻,形成惡性迴圈。促使骨組織持續處於缺血、缺氧狀態,有毒代謝產物堆積,骨組織細胞發生脂肪變性不斷加重,最終壞死。

  4.血管內凝血學說

  凝血異常是激素引起骨壞死的一個潛在因素。激素通過抑制網狀內皮系統,降低其纖溶蛋白溶解活性引起血漿的高凝及低纖溶狀態。骨內過多脂肪栓子、高凝狀態及遊離脂肪酸導致的血管內皮損傷等會引起血管內凝血,導致供血障礙,最終引起股骨頭缺血、壞死。

  5.骨質疏鬆學說

  長期使用激素直接抑制成骨細胞,啟用破骨細胞,導致骨小樑變細、疏鬆、萎縮或斷裂,發生細微骨折。當負重時,微細骨折繼而塌陷,壓迫骨內微血管,導致股骨頭缺血、壞死。

  6.免疫複合物抗體沉積引起動脈血管炎學說

  單純激素僅能誘匯出輕度骨內小動脈炎,但若先用馬血清造成家兔過敏性血管炎,再用激素加重家兔過敏性血管炎,即免疫複合物沉積在血管壁引起血管炎後,再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會加重有血管炎的血管的收縮,然後血小板聚集和內皮細胞增生則會導致小動脈斷裂和栓塞,最後股骨頭壞死。

  7.激素誘導股骨頭區域性骨細胞凋亡

  激素是一種細胞凋亡誘導劑誘發成骨細胞和骨細胞凋亡,破骨細胞生成減少,骨組織生成減少,更新率降低,凋亡持續發展,引起股骨頭壞死。因此,他們認為激素誘發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實際上是一個誤稱,骨細胞不是壞死而是永久的凋亡。激素誘導骨細胞凋亡,凋亡所造成的骨質缺陷的積累,可特異性削弱骨骼網路系統的機械支撐作用而最終形成股骨頭的壞死塌陷。

  激素性股骨頭壞死的西醫治療方法

  激素性股骨頭壞死早期治療效果好,因為早期股骨頭壞死區小,股骨頭變形小,跛行及功能障礙輕,其次病人能及早確診,及時停止激素的應用,阻斷了繼續惡化。在治療過程中,病人應扶拐,減少負重,堅持合理的功能鍛鍊。壞死骨在修復過程中,需要毛細血管,新生組織,鈣質不斷的再生,而只有扶拐 減少負重,此過程才能順利完成,同時也能明顯減少股骨頭變形的機會 。

  影響療效的因素是貽誤診和晚期治療。療效與年齡有關,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硬化,高血脂症,血液迴圈慢,尤其是末稍迴圈更差,所以各種組織再生能力低下,一旦發生股骨頭壞死,修復相當困難。有的病人誤為增加運動量就可以使此病自愈,因而髖關節越痛就越加大運動量,如跑步 單褪跳動等,也有的病人臥床不起,結果導致肌肉萎縮,骨質脫鈣,加重病情。以上均為股骨頭壞死治療的不利因素。

  激素性股骨頭壞死的中醫治療方法

  採用具有活血祛瘀、疏經通絡、消腫止痛、強筋壯骨等中藥進行治療,配合鍼灸按摩,有一定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