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膠質瘤如何治療有哪些方法

  膠質瘤是發生於神經外胚層的腫瘤,故亦稱神經外胚層腫瘤或神經上皮腫瘤。而對於脊髓膠質瘤又是怎麼回事呢?又該如何治療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脊髓膠質瘤治療方法,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脊髓膠質瘤病因

  如同其他腫瘤***疾病***一樣,膠質瘤也是由於先天的遺傳高危因素和環境的致癌因素相互作用所導致的。一些已知的遺傳疾病,例如神經纖維瘤病***I型***以及結核性硬化疾病等,為腦膠質瘤的遺傳易感因素。有這些疾病的患者,其腦膠質瘤的發生機會,要比普通人群高很多。此外,一些環境的致癌因素也可能與膠質瘤的發生相關。有研究表明,電磁輻射,例如手機的使用,可能與膠質瘤的產生相關。但是,目前並沒有證據表明,這兩者之間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雖然大部分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都曾有巨噬細胞病毒感染,並且在絕大部分的膠質母細胞瘤病理標本都發現有巨噬細胞病毒感染的證據,但是,這兩者間是否存在因果關係詞,目前也不是十分清楚。

  脊髓膠質瘤治療方法

  手術

  手術往往是膠質瘤治療的第一步。手術不僅可以提供最終的病理診斷,而且可以迅速去除大部分的腫瘤細胞,緩解患者症狀,併為下一步的其他治療提供便利。對於一些低級別膠質瘤,如毛細胞星形細胞瘤,手術的完整切除,是可以使患者得到根治以及長期存活。目前的膠質瘤手術,已經進入了一個微創時代,與前相比,更為安全,創傷更為小,腫瘤切除更為完全。顯微鏡應用於腦膠質瘤的切除,可以更加清晰地辨別腫瘤與腦組織的邊界,以及周圍重要的神經血管等結構,從而能夠在安全的情況下,最大化地切除膠質瘤。神經導航的應用,將膠質瘤的手術切除,提高到新的高度。神經導航與汽車導航相類似,可以使外科醫生在手術前從切口的設計、術中功能腦區的辨認以及手術切除方式的選擇等方面,更加精確和細化。近年來出現的術中磁共振,可以進一步提高手術完整切除的完整程度,並減少患者術後功能缺陷等併發症的產生。術中皮層刺激電極的應用,可以完善術中對於運動區、語言區的辨認,從而幫助外科醫生更好地保護腦的重要功能。

  放療

  在接受外科手術治療後,對於高級別膠質瘤患者,往往需要進一步的放療。對於低級別膠質瘤患者,若存在高危因素***例如腫瘤體積超過6釐米、手術切除不完全等因素***,也要考慮進行放療。放療包括區域性的放療和立體定向放療。對於首次發現的膠質瘤,一般不採用立體定向放療。區域性放療根據所採用技術不同,又可以分為適形調強放療和三維塑形放療。對於復發膠質瘤患者,特別是處於功能區腫瘤,有時可以考慮進行立體定向放療。

  化療

  化療及靶向治療在膠質瘤的治療中,逐漸發揮重要作用。對於高級別膠質瘤,替莫唑胺的應用,可以顯著延長患者的生存預後。目前,替莫唑胺是治療膠質瘤唯一有明確療效的化療藥物。對於初治高級別膠質瘤患者,替莫唑胺在與放療同時應用後***同步放化療階段***,還應繼續單獨服用一段時間***6-12週期***。其他的化療藥物***如尼莫司丁***,對於復發膠質瘤的治療,可能有一定療效。新近出現的血管靶向藥物,阿伐斯丁,對於復發高級別膠質瘤,有明確療效,可以顯著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最近大規模三期研究的中期分析表明,對於初治高級別膠質瘤患者,阿伐斯丁與放療、替莫唑胺的聯用,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並有望成為標準治療方案之一。

  其他

  其他的一些免疫治療和生物治療,尚處於臨床試驗階段,其療效有待進一步明確。從一些研究來看,也是富有前景,並有望為膠質瘤患者的治療,開闢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