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安全健康知識的文章

  目前全民運動健身熱情高漲,但缺乏科學的健身方式,沒有合理科學的方案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運動安全健康知識的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瞭解體育運動傷害發生的原因及防範常識。

  2、技能目標:知道體育運動傷害事故的防範方法,學會一些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和自我保護的技能。

  3、情感目標:對安全科學的鍛鍊身體有認識,明白體育運動要做到科學、合理、安全,有自我保護意識。

  五、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知道體育運動的安全注意事項。

  參加體育運動時的安全注意事項是學生今後體育運動中保障自身安全的準則之一,因此是教學內容的重點。

  2、教學難點:體育運動安全意識得到深化,防範知識技能在今後的體育運動中能夠自主運用。

  在體育運動時,安全防範能夠減少運動安全事故,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自我保護和應對能力,對於學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是教學內容的難點。

  六、教學模式 :導練式課堂教學模式

  1、指導學生自主探索、發現、交流、尋求答案。

  2、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育鍛煉經驗以及活動經歷參與課堂互動,突出教學重點和突破教學難點。

  七、教學策略:主動參與教學策略

  通過例項、課件、師生互動等,指導學生結合體育活動經歷或經驗主動參與。

  八、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查詢蒐集與小學生體育運動安全常識相關的資料。

  2、老師的教學準備:查詢蒐集圖文、視訊和音訊等資料,製作課件,精心備課,梳理思路,預設想課,準備教具。

  3、教學環境的設計:師生互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交流。

  十、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導言:同學們,課堂中有哪些運動損傷?

  學生各敘己見。

  2、學生自主探索:運動傷害發生的原因。

  學生討論交流,各自發表。

  1***認識不足

  對運動傷害預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未能積極有效地採取預防措施,或措施不當,及易導致運動傷害的發生。

  2***準備活動不足

  ***1***不做準備活動就進行激烈的體育活動,及易造成肌肉損傷、肌腱扭傷,韌帶拉傷等運動傷害;

  ***2***準備活動敷衍了事,在運動系統和神經系統的功能尚未達到適宜水平,就進行運動,易對器官功能造成傷害;

  ***3***準備活動內容不得當或準備活動過量,致使準備活動無效或身體功能有所下降。

  3***心理狀態不良

  在活動中由於急燥,恐懼、害羞、缺乏經驗或不自量力,也容易導致傷害事故。

  4***氣候因素

  過高的氣溫和潮溼的天氣,導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發生凍傷或其它傷害事故。

  5***身體素質弱,體育基礎差,一時不能適應體育活動的需要,容易發生傷害事故。

  6***違反課堂紀律、活動要求和規定,也是造成身體傷害事故的原因。

  3、體育課與體育活動應該注意那些安全事項?

  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

  4、教師歸納出示課題:小學生體育運動安全常識

  ***二***探究新知

  活動一:運動前應該注意那些事項?

  1、檢查自己的身體情況

  參加體育活動,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要學會自我監督,隨時注意身體功能狀況變化,若有不良症狀要及時向教師反映情況,採取必要的保健措施。切忌有心臟病或其他不適合參與體育活動的疾病而隱瞞病情,勉強參加活動。

  學生有以下疾病或症狀,禁止參加體育活動:

  ① 體溫增高的急性疾病;

  ② 各種內臟疾病***心、肺、肝、腎和胃腸疾病***的急性階段;

  ③ 凡是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如肺及支氣管咳血,鼻出血,傷後不久而有出血危險,消化道出血後不久等;

  ④ 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的學生,禁止參加長跑等長時間劇烈運動的專案鍛鍊

  2、檢查場地和器材

  要認真檢查運動場地和運動器材,消除安全隱患。要注意場地中的不安全因素,如場地是否平整,要清除石頭土塊;檢查沙坑的鬆散度、是否有石子雜物等;檢查體育設施是否牢固安全可靠,器材的完好度等。不冒險,確保自身安全。

  3、做好運動準備

  要穿運動服裝、運動鞋,不要佩戴各種金屬的或玻璃的裝飾物,不要攜帶尖利物品等。做好熱身準備活動。

  合作探究:為什麼要做熱身準備活動?

  就是要克服內臟器官在生理上的惰性,以減低運動傷害發生的機會。

  運動前不重視做準備活動,或準備活動做得不充分、不正確、不科學,是引起運動損傷的重要原因;準備活動不充分,肌肉、內臟、神經系統機能不興奮,肌肉供血量不足,在這樣的身體狀態下進行活動,動作僵硬、不協調,及易造成損傷。 如果突然進行劇烈運動,就會出現心慌、胸悶、肢體無力、呼吸困難、動作失調等現象。

  活動二:運動時有那些注意事項?***簡報***

  1、要掌握動作要領

  在體育鍛煉活動中,瞭解和掌握動作要領及方法,不僅能夠在運動過程中發揮好技術動作,達到體育鍛煉的目的,而且還能消除心理上的恐懼,增強自信心,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2、要正確使用器材

  要了解熟悉掌握器材的效能、功能及使用方法。要嚴格遵守相關操作規程,在一些體育器械***如鉛球、實心球等***的使用中,要注意選擇適當場地,確保自身安全,同時還要注意不要傷及他人安全。

  3、運動負荷要適當。

  參加體育活動要根據身體素質條件,選擇最有利於增強體質的運動負荷。可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從小到大。負荷過小,對身體作用不大;負荷過大,會損害身體;只有適宜的運動負荷,才能有效地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

  活動三:運動後的注意事項有那些呢?

  1、認真做恢復整理活動

  做恢復整理活動的目的就是使人體更好的從緊張運動狀態過渡到安靜狀態,使心臟逐漸恢復平靜,放鬆身心。如果突然停止運動,就會造成暫時性的貧血,產生心慌、暈倒等一系列不良現象,對身心健康造成損害。經過劇烈運動後應做一些較溫和的活動,例如散步及緩慢地深呼吸。這些活動又名整理運動,能令心臟血管系統逐漸回覆正常.

  2、自我檢查運動反應

  如果感到十分疲勞,四肢酸沉,出現心慌、頭暈,說明運動負荷過大,需要好好調整與休息。 運動後經過合理的休息感到全身舒服,精神愉快,體力充沛,食慾增加,睡眠良好,說明運動負荷安排比較合理。

  3、適當補充能量

  參加體育運動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在運動後***運動前也應適當補充能量***要科學飲食,保證身體的需要,確保取得最佳的鍛鍊效果。

  ①半小時至1小時後進餐

  ②避免喝含有咖啡因的飲料

  ③5至10分鐘後飲水***含鹽***

  ***三***深入明理

  活動四:梳理歸納

  小學生體育運動安全口訣***配樂簡報***

  1、課外活動到操場,檢查場地和器材;

  2、運動服裝先換上,手錶飾品要摘掉;

  3、鍛鍊前要做熱身,活動四肢扭扭腰;

  4、運動前後喝點水,劇烈運動要適量;

  5、遵守規則講文明,危險動作杜絕掉;

  6、運動全部結束後,恢復整理要做好。

  再通過梳理歸納,使學生深入瞭解和學習為了防止運動傷害而採取的措施、方法,提高運動安全防範方法的實際應用能力,增強學生的安全防範意識。

  ***四***拓展延伸

  常見的運動損傷與處理

  1、擦傷***面板表面受到磨擦後的損傷*** 處理:A、輕度擦傷:傷口乾淨者一般只要塗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即可自愈。 B、重度擦傷:***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講解***、抬高肢體法、繃帶加壓包紮法、手指直接指點壓止血法。 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縮,減少區域性充血,降低組織溫度抑制神經的感覺,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腫的作用,常用於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

  2、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擊而出血*** 處理:應使受傷者坐下,頭後仰,暫時用口呼吸,鼻孔用紗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額和鼻樑上,一般即可止血。

  3、扭傷***當關節活動範圍超過正常限度時,附在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 重度扭傷處理:應先止血、止痛。可把受傷肢體抬高,用冷水淋洗傷部或用冷毛巾進行冷敷,使血管收縮,減輕出血程度,減輕疼痛。不要亂揉私心動,防止增加出血。然後在傷處墊上棉花,用繃帶加壓包紮。受傷48小時以後改用熱敷,促進淤血的吸收。

  4、挫傷***在鈍重器械打擊或外力直接作用下使皮下組織、肌肉、韌帶或其它組織受傷,而傷部面板往往完整無損或只有輕微破損。***處理同***3***。

  5、腦震盪***頭部受天外力打擊或碰撞到堅硬物體,使腦神經細胞、纖維受到過度震動。*** 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腦震盪。 處理:對輕度腦震盪的病人,安靜臥床休息一、二天後,可在一星期後參加適當的活動。對中、重度的腦震盪,要保持傷員絕對安靜,仰臥在平坦的地方,頭部冷敷,注意保暖,及時送醫院治療。

  6、脫臼***由於直接或間接的暴力作用,使關節面脫離了正常的解剖位置。*** 處理:動作要輕巧,不可亂伸亂扭。可以先冷敷,紮上繃帶,保持關節固定不動,再請醫生矯治。

  7、骨折***骨的完整性受破壞*** 處理:首先應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後包紮固定,送醫院治療。

  ***五***

  哪些體育運動少兒不宜過早參加?***簡報***

  致使關節變形的專案、肌肉負重專案、負荷量大的專案、消耗能量大的專案等不宜過早參加。如:長跑、倒立、舉重、拔河、掰手腕等。

  讓學生知道體育運動專案存在的危險,促進學生對體育運動安全防範知識的瞭解,進一步鞏固運動安全防範自護知識。

  ***六*** 課堂小結:

  1、學生自評,知道多少體育運動安全常識?

  2、同學之間互評各自的表現,看誰學得好。

  3、教師歸納總結:

  科學而安全地進行體育運動,可以增強體質,促進我們的身心健康。相反,體育運動如果不能做到科學、安全鍛鍊,就不能達到運動目的,運動不當還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因此我們懂得一些體育運動安全常識,掌握一定的安全防範知識,養成良好的安全運動習慣,就會達到健康身心的目的。

  十一、板書設計

  小學生體育運動安全常識

  1、運動前準備好

  2、運動時講科學

  3、運動後要恢復

  採用這種歸納式的板書,便於學生學習的系統化與掌握,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的目的。

  十二、作業設計

  將今天所學知識回家與家人交流。

  針對小學生的認識、能力水平,結合本課教材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絡的特點,讓學生通過與家人的溝通交流獲取間接經驗,促進學生體育運動安全意識的提高。

  十三、教學設計說明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自身的特點***運動、器械***或其它各種因素,運動傷害事故***尤其是運動性損傷***偶有發生,成為學校教育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給學生心理、生理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小學生安全防護意識比較淡薄,缺乏運動安全知識和自護方法,是造成體育活動中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因此,指導學生學會自我保護,注意安全防範,防止受到運動傷害是十分必要的。

  1、小學生體育運動安全常識的教學通過放手讓學生課前蒐集資料,課上進行主題任務鍛鍊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2、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通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育活動經歷或經驗,並在教師的指導和課件演示的幫助下,進行互動交流,使學生初步掌握體育運動安全常識並嘗試運用。

  3、將“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放在的首位,讓體育運動安全意識滲透到每一位學生的思想,讓每一位學生都具備一定的運動安全知識、防範意識和自護能力。

>>>下一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