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暑降溫的藥品清單

  防暑降溫藥品清單,夏季酷暑難耐,但有的從事建築或戶外作業的人還要堅持工作,這時單位一般都會準備防暑降溫藥品,防暑降溫藥品清單,夏季酷暑難耐,但有的從事建築或戶外作業的人還要堅持工作,這時單位一般都會準備防暑降溫藥品,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1、藿香正氣水

  藿香正氣丸***水***具有芳香化濁、扶正祛溼的作用,除能治療胃腸感冒、中暑外,還能扶正氣、化邪濁,提高人體免疫力。如果因不慎多食生冷油膩的食物,而出現了腹痛腸鳴、大便稀溏、水瀉而無膿血或有噁心、嘔吐、發燒等症狀,喝1支藿香正氣水,可使腹中溫暖、疼痛緩解。

  2、金銀花露

  金銀花露是以金銀花為主製成的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中成藥劑,氣味清香,甘涼潤口,是中醫飲劑中最著名的品種之一。金銀花性寒味甘,有生津、止渴、清熱、散風、解表等功效。口服,一次60~120毫升,一日2~3次。

  3、無極丸

  無極丸由甘草、石膏、牛黃、冰片、薄荷腦、丁香、白豆蔻、滑石粉、肉桂、砂仁、人造香、糯米***蒸熟***等組成。可以清熱祛暑,避穢止嘔。用於中暑受熱,嘔吐噁心,身燒煩倦,頭目眩暈,傷酒傷食,消化不良,水土不服,暈車暈船。口服,一次10~20粒。孕婦禁用。

  4、仁丹

  仁丹由丁香、陳皮、薄荷腦、冰片、檀香、豆蔻、藿香、肉桂、硃砂等中藥製成。具有清暑開竅,和中止嘔的功效。在夏天,天氣太熱容易導致傷暑、頭暈、頭痛、噁心、胸悶,可口服或含化仁丹,成人每次10粒至20粒。

  5、風油精

  風油精能清暑解毒,利溼除煩,鎮痛驅風。可治療中暑起的頭昏頭痛,夏天夜晚因貪涼引起的腹痛等。對頭昏頭痛可外塗少許於前額及兩側太陽穴。需要注意的是,風油精中的樟腦等成分,具有揮發和滲透作用,會影響胎兒和新生兒安全,故孕婦和嬰兒禁用。

  6、清涼油

  清涼油為白色或淡黃色軟膏。清涼散熱,醒腦提神,止癢止痛。可治療暑熱引起的頭昏頭痛,或因貪涼引起的腹瀉。也可用於中暑、暈車、蚊蟲蜇咬等。外用,需要時塗於太陽穴或患處。注意外擦時要遠離眼睛,一旦進入眼睛速用清水沖洗。

  防暑降溫藥品儲存和使用注意事項

  1、膠囊或膠丸如維生素E膠丸、魚肝油等這類藥品受熱會出現軟化、破裂、漏油,甚至整瓶粘在一起,有時還會發出異味。

  2、糖漿劑、眼藥水要注意對光看一下是否依然澄清,如果有絮狀物、沉澱物、變色、黴變、結晶以及出現大量氣泡等,就不能再使用了。

  3、沖劑這類藥品在製作過程中,添加了大量糖分,受熱易發黏、結塊,密封不嚴的還容易生蟲。

  4、中藥製劑“膏、丹、丸、散”是中藥製劑的特點,蜂蜜、紅糖等是其中常見的新增劑,在夏季容易發黴生蟲,而且那些用白蠟封住的藥丸也可能在高溫下裂開,導致變質。

  5、由於栓劑的特殊用藥方式,在人體37℃的體溫下栓劑會被逐漸融化吸收,當然在酷暑裡也容易發生質變,如出現酸敗、顆粒乾涸、稀薄、色變、水油分離,甚至出現臭味。另外,眼藥膏在受熱後也容易出現類似於栓劑的變質特徵。

  防暑降溫常識介紹

  1、及時補充水分但應少喝飲料,在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果汁、可樂和汽水等冷飲中,含有較多的化學物,喝多了對人體的胃腸道會產生不良的影響,還會直接影響消化系統。所以,夏季應多喝白開水或淡鹽水。

  2、口渴後不宜狂飲,勞動和運動大量出汗後,不宜大量飲用白水,應適當補充些淡鹽***糖***水,因為大量出汗後使人體內鹽分丟失過多,約佔汗液的0.5%左右,不及時補充鹽分,則使體內水、鹽比例嚴重失調,導致代謝紊亂。

  3、不宜過量飲酒,夏季因為受氣溫影響,體內極易積蘊溼熱,而溼熱又是誘發面板病的原因,如果大量的飲用白酒,則更會生溼,這樣便會火上澆油。

  4、飲食不宜過於清淡,夏天人的活動時間長,出汗多,消耗大,應適當多吃雞、鴨、瘦肉、魚類、蛋類等營養食品,以滿足人體的代謝需要。

  5、午睡時間不宜過長,午睡時間過長,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腦內血流量相對減少會減慢代謝過程,導致醒來後周身不舒服而更加睏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