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食物可以有效健脾除溼

  體內溼氣重時,人會感覺睏倦、身體四肢沉重、少食慾,那麼要吃些什麼食物健脾除溼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健脾除溼湯有哪些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健脾除溼的食物

  1、綠豆

  是最常用的清熱、解毒食品,還有降脂、保肝的作用,是溼熱體質者的天然良藥。

  2、紅豆

  是利水、消腫、清熱佳品,尤其適合夏季食用,能散熱燥溼、補心健脾、養肝益腎。

  3、扁豆

  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溼等功效,適用於暑溼吐瀉,脾虛嘔吐、食少便溏、洩瀉水腫、赤白帶下等病症。

  4、薏仁

  是緩和的清熱祛溼之品,中醫常用其來治療脾虛腹瀉、肌肉酸重、關節疼痛、水腫、腳氣等病症。

  5、黃瓜

  能清熱解毒、生津止渴,並且富含多種維生素、纖維,是難得的排毒食品。黃瓜還能促進新陳代謝、美白面板、抑制脂肪形成。

  6、苦瓜

  具有清涼解渴、清熱解毒、清心明目、益氣解乏、益腎利尿的作用。苦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含有清脂、減肥的特效成分,可以加速排毒。據研究發現,它還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抗病毒和防癌功效。

  7、冬瓜

  有利水消痰、清熱解毒的功效。溼熱體質者若有水腫、脹滿、痰多、暑熱煩悶、消渴、溼疹、癤腫等均可食用,並可解酒。

  8、玉米

  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適用於尿路結石或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慾不振等症。

  9、洋蔥

  具有和胃下氣、化溼祛痰、解毒殺蟲等功效,適用於胸悶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10、水芹

  有清熱利水的功效,適用於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帶下等病證。

  11、鯽魚

  有健脾利溼的功效,適用於脾虛食少、虛弱乏力、消渴引飲、浮腫、小便不利等病症。

  12、馬齒莧

  具有清熱祛溼、散血消腫等功效,適用於急性腸炎、痢疾、尿血、小便熱淋、黃疸、牙齦炎等病症。

  13、芹菜

  可清肝熱、養血。此外,芹菜還有清胃熱、通血脈、健齒潤喉、明目醒腦、潤肺止咳的效果。因此,體內熱盛、食慾不佳、疲倦無力的溼熱體質者可常食用。

  14、芥藍

  有利水化痰、解毒祛風、消暑解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等功效,能潤腸祛熱氣、下虛火、止牙齦出血,對腸胃熱重、熬夜失眠、虛火上升、牙齦腫脹出血等也有輔助治療效果。

  15、茅根

  甘寒,歸肺、胃、膀胱經。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清肺胃熱的功效。可以用於胃中煩熱不適、噁心、肺熱咳喘、心中煩躁、口苦、口渴、牙齦出血等,其清熱利溼解毒作用較緩和,除溼熱體質之人外,也適合普通人群在夏季桑拿天食用。

  16、荷葉

  有清暑利溼、升發清陽、涼血止血等功效。現代研究表明,荷葉也有降血脂作用,所以很多減肥、降脂、祛痘產品中都含有荷葉。

  推薦10款健脾祛溼湯

  ★豬橫脷煲夏枯草

  功效:清熱祛溼,除肝熱

  材料:豬橫利500克,夏枯草、綿茵陳各20克,生薑4片。

  做法: 1、把豬橫脷先飛水去腥備用。 2、將夏枯草、棉茵陳及生薑和豬橫脷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水2500ml。先武火煲滾後轉文火煲約2小時,調味即可。

  適應症:豬橫利性平味澀,補益脾胃、助消化;夏枯草有清肝明目,散結消腫功效;綿茵陳則有清溼熱,退黃疸的功效。故該湯可以清熱去溼,去肝熱,尤其適用於糖尿病患者服用。

  ★淮山扁豆煲雞腳

  功效:健脾祛溼、舒筋活絡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實15克,苡仁15克,鮮雞腳200克***約10只***,生薑絲少許。

  做法:先將雞腳去衣清洗,切掉腳趾甲。將淮山、扁豆、芡實、薏苡仁、雞腳和薑片一起放瓦煲內,加水2500ml***約10碗水***,武火煲滾後文火煮2小時。煮好後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適應症:湯中雞腳性味甘平,有健脾益氣、舒筋強骨的作用,而且雞腳含較多的膠原蛋白,食用能令面板光滑而有彈性;淮山具有益氣養陰、補脾肺腎的功效;扁豆具有健脾化胃的作用;芡實功效健脾除溼,固腎益精;薏苡仁有健脾利水滲溼的作用。故本湯適宜脾虛有溼症見體倦乏力、便溏者食用。

  注意事項:建議不要用冰凍雞腳,否則會影響湯的鮮味。

  ★ 白朮陳皮豬肚湯

  功效:健脾燥溼開胃

  材料:陳皮10克,白朮30克,鮮豬肚半個至1個,砂仁6克,生薑5片。

  製法: 1、先將豬肚洗淨飛水。

  2、將全部用料放入湯煲內,加水約2500ml,煲滾後改用文火煲約1個半小時。 3、取出豬肚切件,放回鍋內,再煲30分鐘,調味即可。

  適應症:白朮功效補氣健脾、燥溼利水;陳皮具有理氣調中、燥溼化痰功效;豬肚甘,溫,功效補虛損,健脾胃。故此湯能健脾開胃,促進食慾,對於腹脹、納食不香、消化不良者尤宜。

  注意事項:本湯性溫,陰虛內熱者不宜。

  ★赤小豆粉葛煲鯪魚

  功效:清熱下火、祛溼潤燥

  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陳皮少許,鯪魚500克,生薑3片

  做法: 1、赤小豆、陳皮洗淨;粉葛削皮洗淨,切塊。 2、鯪魚去鱗及內臟,洗淨,慢火煎至微黃。 3、把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2小時,放適量食鹽調味便可。

  適應症:赤小豆有清熱解毒、利水除溼之功;粉葛能除脾胃虛火、生津止渴;鯪魚有健筋骨、活血行氣、逐水利溼作用。故此湯尤其適用於溼熱內蘊症見長熱毒癰瘡、舌紅苔黃膩之人飲用。

  ★ 芡實煲老鴨

  功效:滋陰,健脾祛溼。

  材料:芡實100克,老鴨一隻。

  做法:老鴨宰淨,芡實放鴨腹內加水2500ml,武火煲滾後,文火繼續煲2小時,加少許鹽服食。

  適應症:芡實性味甘澀平,具有健脾祛溼,益腎固精的功效;老鴨性溫味甘,入脾、胃、肺、腎經,功能滋陰補血。故此湯適合陰虛夾溼者見咽乾、虛熱、心煩伴便爛、舌苔白膩者服用。

  ★ 眉豆花生煲雞腳

  功效:健脾祛溼,強筋健骨

  材料:眉豆80克、花生50克、雞腳4對、冬菇8個、豬瘦肉100克、生薑3片。

  做法:配料洗淨,冬菇去蒂;雞腳洗淨,切對開;豬瘦肉洗淨,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水2500ml,武火煲滾後,改文火煲約2小時。

  適應症:眉豆,其甘、平、無毒,有祛暑解渴,健脾和胃,除溼止瀉等作用;花生性平、味甘,具有益脾潤肺、補血功效;該湯去溼氣而不寒涼,健脾胃而不油膩。同時,對腳氣病、小兒病後脾虛胃弱等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沙葛豬骨湯

  原料:沙葛500克,豬扇骨500克,眉豆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蜜棗2個,姜2片,水10碗。

  做法:

  1、赤小豆、眉豆、扁豆洗淨,浸泡1-2小時;

  2、豬扇骨斬大件,洗淨,汆水撈起;

  3、沙葛洗淨,去皮,去筋,切塊;

  4、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20分鐘,轉小火煲一個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

  清熱祛溼,健脾開胃。

  ★薏仁豬腳湯

  功效:健脾益胃、利溼、壯腰膝

  材料:薏仁30g,乾淨豬腳一隻約半斤

  製法:薏仁碾碎,豬腳洗淨剁塊與薏仁一同放入砂鍋,加黃酒、姜及清水1500毫升,蓋好。先用猛火煮滾,除去湯麵浮沫,再用文火煨約2小時;待豬蹄爛熟後,依次加入鹽、醬油、蔥、胡椒粉。

  ★白鯽魚煲湯

  用油將魚兩面煎黃,用開水猛火煲湯,煮成白色乳狀。然後加砂仁3克、陳皮3克、香菜20克、生薑10克,稍滾三分鐘。鯽魚性甘平,補而不燥,健脾去溼,而且還含有豐富的營養。中醫認為此方補脾胃甚好。

  ★田艾煲鯽魚

  田艾30克,鯽魚250克,生薑10克,煲湯飲用。此方不僅健脾去溼,還可以預防蠶豆病。

  春季祛溼茶

  1、陳皮茯苓茶

  做法:茯苓5克,陳皮2克。茯苓、陳皮洗淨,放人保溫杯中,在杯中衝入熱水,等待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利溼,化痰減肥,健脾燥溼,化痰祛脂。

  2、枸杞薏米茶

  做法: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紅棗2-3顆,冰糖、水適量。將買來的薏米揀出雜質,用清水淘淨並控幹水分;將薏米放入平底鍋中,鍋中不可放油,開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關火;將紅棗剖成兩半或割開口子放入茶壺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如喜歡甜味可放幾顆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衝入滾燙的開水,浸泡5-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溼藥。薏仁枸杞茶養肝明目又利水祛溼,宜在春季養生飲用。

  3、二花蜜茶

  做法:木棉花10克,槐花10克,蜂蜜適量。木棉花、槐花放入砂鍋,加清水800ml,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分鐘,去渣留汁,調入蜂蜜即成。

  功效:具有清熱祛溼,涼血止痢的功效。尤其適用於有痔瘡大便不暢或大便帶血的人群飲用。

  4、五花茶

  做法:金銀花、杭白菊、扁豆花、雞蛋花、木棉花各15克、鮮土茯苓、苡米50克。將上述材料洗淨後***鮮土茯苓宜斬成細塊狀***,加入適量水,煎煮半小時即可飲用***根據口味可以加入適量冰糖調味***。

  功效:選用的均為清熱、解暑、利溼功效之花,使其功效不言而喻,再加入利溼、解毒、利關節的土茯苓,及健脾利水、清熱、舒筋的苡米,使得本茶利溼效果更強。

  5、茯苓薏米薑茶

  做法:茯苓15-20g,薏米20g,生薑3片。茯苓、薏米用清水略洗一洗,放一碗半水,浸泡30分鐘。加入生薑,點火,煮開後,轉小火煎煮30分鐘,水差不多隻有一碗時,關火,趁熱喝。第二次喝的時候,繼續加一碗水,煮開後煎20分鐘。還可以再喝一次,繼續加水,煎20分鐘。

  功效:茯苓不但去溼還健脾胃,再加上暖胃的姜,很適合胃不好、胃寒的人飲用。

  6、木棉砂仁飲

  做法:木棉花10克,春砂仁3克。上2味一同放入杯中,衝入沸水,加蓋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具有健脾祛溼的功效。適用於春夏季感受暑溼後出現腹脹、不思飲食、四肢困重的人群保健飲用。

  7、辛涼飲

  做法:薏米30g、藿香3g、佩蘭3g、白豆蔻仁3g,因為薏米很難用沖泡的方法來提取有效成分,先要用熱水煎煮薏米半小時,然後用薏米湯來沖泡另外三種茶材即可。

  功效:這四種植物向來被認為是祛溼的上品,暑溼季節服用可以幫助脾胃化解體內的溼氣。同時,薏米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可以增強脾胃抗溼的能力,避免溼氣再次侵犯。


健脾除溼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