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不足吃什麼中藥好

  氣血不足在中醫學裡面被稱為氣虛和血虛,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1、八珍

  八珍湯有人蔘、白朮、白茯苓、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炙甘草共八味藥材,因此得名“八珍”。這幾味藥中,人蔘、白朮、茯苓、甘草補氣,當歸、川芎、芍藥、地黃養血,其補血與補氣是同步進行的。

  2、四味

  這款湯的主料是羊肉。何為四味呢?“四味”指的是四味藥材,即當歸頭、白芍、熟地黃和黃芪。該湯補氣之功來行血、補氣補血的功效、既能養身,又能治病。

  3、黑枸杞

  黑枸杞是一種中藥,也是一種食材,還是一種茶,含有豐富的花青素,能起到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補腎益精、預防癌症、生津止渴、改善迴圈、補血安神、改善睡眠、明目等多種作用。

  4、人蔘

  人蔘是補氣血的中藥。人蔘含氨基酸、多種維生素、糖類、人蔘皁甙、人蔘酸、膽鹼等,具有大補元氣、生津止渴、調營養胃的作用。由於人蔘大補元氣,可常用於呼吸微弱、四肢厥冷,脈微弱,血壓低的休克等症。此外,由於人蔘有補益強壯作用,可抗衰老,適用於久病體虛,心悸怔仲,自汗肢冷,氣短,虛脫,心衰,神經衰弱等症。

  5、當歸

  中醫認為,當歸味甘而厚,甘入脾,厚養血,具有補血的功效。《本草正》記載:“當歸,其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誠血中之氣藥,補血中之聖藥也。”由此可見,當歸的補血效果可見一斑。

  6、黃芪

  性微溫,味甘,功能補氣昇陽,益氣固表,託毒生肌,利水退腫,適用於自汗,盜汗,血痺,浮腫,痛疽不潰,內傷勞倦,脾虛瀉洩,脫肛及一切氣衰血虛之症。

  7、阿膠

  用驢皮煉成,可使血紅蛋白量、紅白細胞明顯升高;動物實驗,認為補血作用優於鐵劑。用生血片***胎盤粉、皁礬、海螵蛸、肉桂、阿膠組成***治療貧血及再生障礙性貧血,每次2片,日3次,治療100例,總有效率達86%。或用阿膠與當歸、熟地、黨蔘、圓肉、枸杞子每日煎服,作者在實踐中,認為治療肝腎陰虛型貧血和女人補血補氣有療效。

  8、烏雞

  烏雞可謂是女人補血補氣最佳食物,不僅能補虛強身,治一切虛衰疾病,又能治消渴及噤口痢,以及胸脅腕腹絞痛,益產婦,也能治產後虛弱、崩中帶下。

  9、三七

  清代名醫趙學敏在他所著的《本草綱目拾遺》中說:“人蔘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稱三七為“中藥之最珍貴者”。現代研究發現,三七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與人蔘有相似之處,其人蔘總皁甙含量超過人蔘。三七可擴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輸出量,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蔘有明顯的優勢。

  10、山藥

  從營養上講,山藥是健脾、除溼、補氣、益肺最佳的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山藥益氣、健脾、養胃,在補血食物、藥物中配合用之,可使補血的效果增強。

  中藥也會有副作用,所以女性朋友在選擇養血中藥時,一定要諮詢醫生,正確選用養血中藥哦。

  女性氣血不足如何調理

  1、銀耳紅棗湯

  銀耳又稱為“窮人的燕窩”,燕窩雖補,卻價格昂貴。銀耳無論顏色、口感、功效都和燕窩相似,價格便宜,所以稱為窮人的燕窩。燕窩太補易上火,銀耳為涼補有潤燥的作用。燥氣和火氣對人體不利,去火、去燥吃銀耳最有效。

  做法:用銀耳、桂圓乾、枸杞、紅棗熬湯,此湯不僅是美味,還能豐胸,使你的臉色白裡透紅,體態輕盈苗條。

  2、黑糯米補血粥

  黑糯米、桂圓和紅棗是大家都知道的補血好東東,再加上營養價值很高的山藥,益氣養血的功效更顯著。

  做法:用黑糯米、紅棗、桂圓、山藥、紅糖熬湯,每個月記得喝哦。老中醫提醒,桂圓雖然可以補血氣、促進血液迴圈,但是不易消化,每次放七八個就可以***寒胃的朋友可以下2片紅參***。

  3、當歸紅棗排骨

  換季時節,面板容易乾燥粗糙、瘙癢……可用排骨一根、枸杞適量、紅棗12枚,當歸4片,將排骨洗淨血水放入砂鍋,加入枸杞、紅棗、當歸,也可放點蔥、薑片,大火燒開,再小火燉至排骨酥爛,鹽、雞精調味即可。以上幾種食材配在一起燉煮,能收到滋陰潤燥,養顏護膚的輔助作用。

  4、養顏補血燕麥粥

  先泡好核桃、紅棗、龍眼乾,把燕麥清洗乾淨,倒進電飯鍋裡,加適量水,開煮了!記得要看看時間,粥***了就換到熬粥檔,出鍋前放些紅糖。

  氣血不足如何調理 有效調理氣血的方法

  氣血不足就是中醫學中的氣虛和血虛。氣血不足的結果會導致臟腑功能的減退,引起早衰的病變。那麼當一個人出現氣血不足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調理呢?調理氣血不足的方法有哪些呢?彆著急,今天三九養生堂的小編就來告訴你如何有效的調理氣血不足,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方法吧。

  氣血不足原因

  為什麼會出現氣血不足,原來氣血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由幾種不當是生活方式所引起的。

  1.飲食不當

  飲食沒有節制,飢飽無常,不按時就餐;或者偏食,營養不全面;或者飲食有偏食,特別喜歡吃涼的、燙的、辣的、香的、甜的等,都會造成脾胃的損傷,導致生成氣血的能量和原料不足,時間久了,引起氣血虧虛。

  2.睡眠不足

  長期生活不規律,該睡不睡.使機體的血氣沒有恢復的時間.造血也沒有充足的時間。

  3.缺乏運動

  運動量太少,經脈不能暢通,氣血生成的道路受阻.會導致氣血不足。

  4.勞欲過度

  體力勞動過重,長年累月過勞傷氣.氣虛則逐漸導致血的生成動力不足,最終是氣血兩虧。此外,腦力勞動過度,會直接引起心脾血虛。

  還有一種情況值得注意.那就是房勞過度,性生活無度,會引起傷精,而精血是同源的,腎精損失嚴重,必然引起氣血的不足。

  此外,如果遇到" 傷、車禍、大病、重病.或受到暴雨、風雪、低溫的傷害,都會在短期內傷耗氣血;而慢性病、消耗性疾病.則會緩慢消耗血氣,導致氣血不足。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