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掌疼是怎麼回事

  在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自己部分身體無特徵的疾病有所忽略。很多人都有腳底板疼痛的症狀,但是他們都認為這是無關緊要的小病痛,其實出現這種情況的人應該開始提高警惕了。

  腳底板疼的症狀

  1、行走時感覺著地的前足底部有閃電樣疼痛。

  2、不活動、不行走時疼痛立即減輕或消失。

  3、用手在足的兩側擠壓前足可引起疼痛。

  腳底板疼的原因

  1、骨刺導致

  足跟痛,是由於骨足底面所附著的肌肉、韌帶隨力量不均衡,使骨膜受到牽拉而引起的骨科疾病,現代醫學稱“跟骨骨膜炎”,又稱“跟骨骨刺”。

  2、神經疼痛

  尤其是在關節沒活動的情況下,如經歷過睡眠或沒活動一些時候,壓迫的現象增加。神經進入掌部管道,由於受到壓迫,就產生症狀。管道之所以會變得狹窄,引起神經壓迫症狀,常常是與外傷、骨關節炎、內分泌失調等有關。

  3、跖腱膜勞損

  工作中長時間站立或偶然持續長時間行走,或反覆過度負重等所致,足底長期疲備勞損,這種情況的話休息個幾天就好了。

  4、跟腱炎

  在運動過程中,小腿腓腸肌和跟腱承受了反覆過度牽張力導致的。另外,突然增加鍛鍊的強度或頻率也常會引起跟腱炎。

  5、發炎

  多數腳後跟疼痛,是由韌帶發炎引起的。

  6、鞋子不合適

  鞋子是引起腳掌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腳部的骨骼、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援足弓,使腳掌受力均勻,使韌帶得到適當的放鬆。但是,有的製造商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內部結構上偷工減料,導致鞋內的構造不能有效地支撐足弓,力量集中於腳掌的某一部分,這樣會加大韌帶的壓力,使韌帶更容易發炎。經常穿尖頭鞋、足部和跖骨頭被外力擠壓或刺激,而發生的間質性神經炎或神經瘤,是造成前足底板疼痛的最常見的原因。

  7、體重過重

  身體發胖,體重突然增加,後跟疼痛是有一定關係。一般說,胖的人更容易患後跟疼痛。

  8、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

  走路姿勢不正確,體重過重、常穿硬底鞋或高跟鞋等,造成足部負擔過重。

  腳掌疼的治療方法

  1、康復法治腳掌痛

  雙手扣腦後站立,然後蹲下,立刻再起來,如此為1次。每天做200次,分2回進行。

  2、外敷腳掌痛

  睡覺前用溫水清洗完腳,貼於腳底患處,次日按摩十分鐘即可,次日睡覺前更換,5--7天可見效。

  3、藥浸法治腳掌痛

  取蘇木、白附子、麻黃、當歸、川芎各30克,水煎浸洗腳部,同時用手搓揉足跟。每次15分鐘,每日2次。

  4、食療法治腳掌痛

  可用羊肉90克***切塊***、淫羊霍9克,枸祀了15克,洗淨一起放入瓦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2小時,至羊肉熟爛為度,調味即可隨量飲用。

  5、封閉法治腳掌痛

  效果快,相對費用便宜。先在疼痛點注射封閉針,效果快,相對費用便宜,但封閉針不能保證徹底根除。年輕女性慎用,是激素類藥,會導致2-3個週期月經不調,半年內最好不要懷孕。

  6、矯正法治腳掌痛

  在鞋底墊矯正鞋墊,利用矯正鞋墊緩解跖腱膜張力,減輕刺激,緩解疼痛。

  7、手術法治腳掌痛

  對於久治不愈又無其他方式時,可進行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