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背上出水怎麼回事

  艾灸養生療法是中醫療法中的一種,可強身健體、防病祛病。有些人在艾灸過程中會大出汗,全身大汗淋漓,背上感覺全是水,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小編帶大家去了解一下。

  在艾灸的強大施灸過程中,患者往往會大汗淋漓,溼透床單,施灸一次出一次大汗,有許多患者很顧慮,如此出汗身體是否會虛脫?會不會對身體有害?

  這種現象是艾灸改善體質、扶正祛邪、祛病療疾的效果反應,無需顧慮繼續施灸,隨著施灸的藥力不斷增強,排出的濁水、濁氣、廢血越來越多,臟腑逐漸恢復功能,許多患者伴隨疲勞、頭暈、失眠、舊病復發、疼痛、上火、長痘、起泡、全身長紅疹、肌膚瘙癢、發燒、長時間類似感冒症狀、怕冷、全身浮腫、脾氣越來越急躁……等許多不舒服的難受症狀,這是艾灸之火力、藥力使隱藏在臟腑深處疾患,功拔到體表,但還沒有完全排出體外的表現症狀,是非常好的效果體現。正所謂《扁鵲新書》所說:“溫養陽氣,禁戒寒涼。以灼艾為第一。”

  用艾之火力艾灸,能透入到肝臟、脾臟、腎臟、心臟、肺臟,能溫通人體十二經絡,經絡通暢,氣血執行,病邪自然退去,身體康復如同反手掌一樣簡單。

  艾灸療法使人體大量出汗,排出的是臟腑、血液和細胞裡的濁水,與汗蒸、桑拿、烤電、泡浴、運動…等發熱出汗完全不同,排出的汗水深度位置完全不同。而汗蒸、桑拿、烤電、泡浴、運動…等發熱出的汗表層肌膚的汗水,這種汗出的太多會耗損人體的精、津、液和元氣,人體會虛脫。

  艾灸療法作用是,恢復並強大臟腑功能,此時佔據臟腑的病邪***濁水消耗人體血液,是上火、炎症的主因;濁氣消耗人體元氣,阻塞經脈,是腫瘤、肌瘤、結塊的主因***被強大的正氣趕出臟腑,排出體外,這就是患者施灸時大汗淋漓的表現。所以,在艾灸療法的作用下排汗越多,效果越好。

  另外,艾灸療法是先補充臟腑正氣,艾灸到一定時間和數量後,臟腑元氣充足,功能恢復,人體元氣和艾的純陽之火聯合作用,使體內病邪***濁水、濁氣***通過經絡、血管、關節、面板毛孔,使體內的病邪之氣以汗液和放屁、打嗝的形式不斷地排出,這就是施灸時許多患者,特別是風溼,心腦血管,肝膽病,糖尿病、胃腸病、哮喘、肺病、腎病、婦科、男科、三高、腫瘤、貧血、虛寒體質、長期吃藥、激素藥…等慢性病的好轉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