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粘膜潰瘍治療方法

  口腔潰瘍,又稱為“口瘡”,是發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淺性潰瘍,大小可從米粒至黃豆大小、成圓形或卵圓形,潰瘍面為 口腔潰瘍凹、周圍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發疼痛,一般一至兩個星期可以自愈。下面我們具體瞭解下。

  口腔黏膜潰瘍的症狀起因

  現代醫學認為,複發性口腔潰瘍 首先與免疫有著很密切的關係。有的患者表現為免疫缺陷,有的患者則表現為自身免疫反應,也就是由於各種因素,使人體正常的免疫系統,對自身組織抗原,產生免疫反映,而引起組織的破壞而發病。其次是與遺傳有關係,在臨床中,複發性口腔潰瘍的發病,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我們常常看到,父母一方或多方若患有複發性口腔潰瘍,那麼,他們的子女就比一般人更容易患病。另外,複發性口腔潰瘍的發作,常常還與一些疾病或症狀有關,比如消化系統疾病胃潰瘍 ,十二指腸潰瘍 ,慢性或遷延性肝炎 ,結腸炎等,另外貧血 ,偏食,消化不良,腹瀉 ,發熱,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精神緊張,工作壓力大、月經週期的改變等等。隨著一種或多種因素的活躍、交替、重疊就出現機體免疫力下降,免疫功能紊亂,也就造成了複發性口腔潰瘍的頻繁發作。

  :食療法

  宜吃飲食

  1.飲食注意食物多樣化,保證營養均衡。 2.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尤其要補充充足的維生素B2. 3.多吃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提高免疫力。 4.多吃富含粗纖維的食物,預防便祕,預防引起內分泌失調誘發口腔潰瘍。

  牛奶 富含多種礦物質、維生素B2、維生素C、蛋白質等營養素。 早餐後及晚睡前喝一杯,促進身體健康。

  動物肝腎 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富含維生素B2,補充充足的維生素B2可預防口腔潰瘍發生。 烹飪前先用清水浸泡30分鐘,清洗乾淨切片,可與芹菜、苦瓜等混炒。一週吃兩次,一次50-100克為宜。膽固醇偏高者少吃。

  鱔魚 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 、維生素C、及多種礦物質。營養價值高。 可做湯、清蒸或煮粥食用。一天食用量50-100克。

  大豆 富含優質蛋白質,有助於提高免疫力,加快潰瘍癒合。是補充維生素B2的好食物,預防口腔潰瘍。 可做成豆漿飲用,也可吃大豆製品。成年人每天食用大豆100克為宜。

  胡蘿蔔 泥 富含維生素B1、B2、胡蘿蔔素、維生素A等多種營養成分,素有“小人蔘”之稱,可改善便祕。 可與瘦肉、鴨肉、芹菜引起烹飪,也可生食。一天吃2兩左右

  忌吃飲食

  1.忌食刺激性調味品及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症狀。 2.忌食煎炸燒烤類食品,體內燥熱可加重病情。 3.忌食粗糙堅硬的食物,避免磨擦潰瘍窗口出血惡化。

  辣椒 性熱,辛辣刺激神經,增加疼痛感,不利於潰瘍面癒合。 選不辣的菜椒吃。

  洋蔥 性辛溫,熱病患者應不宜食用。 痊癒後再吃,如果經常出現口腔潰瘍,考慮是陰虛體質,平時也應少吃。

  桂皮 味辛甘、性熱,可加重潰瘍症狀。 不吃。

  酒 酒精可刺激口腔及胃粘膜,會加重口腔潰瘍症狀。 忌飲用。

  炸雞 影響消化功能,影響正常飲食,經常食用容易導致維生素缺乏。 少吃或不吃。

  口腔黏膜潰瘍預防

  平常應注意保持口腔清潔,常用淡鹽水漱口,戒除菸酒,生活起居有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堅持體育鍛煉,飲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厚味的刺激性食品,保持大便通暢。婦女經期前後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避免過度疲勞,飲食要清淡,多吃水果、新鮮蔬菜,多飲水等等,以減少口瘡發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