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胃潰瘍治療方法

  十二指胃潰瘍,症狀具體有:一餓就會疼,不能著涼,也不吃辛辣的食物,有時還會有漲氣感。那麼,患上十二指胃潰瘍該怎麼辦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十二胃潰瘍危害

  一、引起癌變: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資料表示,胃潰瘍久治不愈會造成胃粘膜受損甚至消失,癌變率最高可達10%,如未得到有效治療,十個胃潰瘍患者就有一個惡化成癌的可能。因此及早治療胃潰瘍是非常重要的,不要等到胃潰瘍惡化到癌變的地步。

  二、穿孔:一般的潰瘍損傷在胃腸道的粘膜肌層,當潰瘍持續進展深達胃腸道的漿膜層時,只剩最外面一層類似於薄薄的一張紙樣,隨時可發生急性胃腸道穿孔,穿孔後胃腸道內容物流入腹腔,導致急性瀰漫性腹膜炎。隨著現在醫療條件的提高及患者及時的就診等情況,穿孔的發生率並不是很高。

  三、出血:出血是潰瘍發生到一定的程度的侵蝕到潰瘍周圍的血管,使血管破裂所致。其出血量的多少及對病人生命的危害程度取決於受到損傷的血管的大小,一般患者在出血前可出現各種消化道症狀加重的情況,但當出血停止後上腹部疼痛反而減輕甚至消失。

  

  消除精神緊張

  胃液分泌增多,粘膜變弱,造成胃或十二指腸的內壁潰爛或受傷,就是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原因是不規律的飲食習慣或過度緊張等。主要症狀是上腹疼痛。此外,還會感到胸口悶燒、胃消化不良,若因潰瘍而出血時,大便會呈黑色,也有吐血或貧血現象。   十二指腸潰瘍最明顯的症狀是空腹或夜間時腹痛,而胃潰瘍是在飯後2-3小時內,心窩處會疼痛。同時,胃會有勒緊的不適感及胸口悶燒等。潰瘍惡化出血時,大便會呈黑色。胃出血時也會吐血,此時的血如同咖啡渣滓的顏色。出血量多時,會導致貧血。   日常的飲食也要注意,以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避免刺激性物質,吃七分飽,維持規律、正常的飲食習慣。潰瘍雖然容易治療,但是出容易復發。除飲食要注意外,煙、酒,都要限制,保持充足的睡眠、適度的運動及消除過度的緊張,是基本有效的方法。

  含豐富的馬鈴薯

  馬鈴薯含豐富的維生素C、鉀、鈣均衡的礦物質,而且有澱粉,即使加熱,維生素C也不易被破壞,方便攝取。

  南瓜健胃整腸

  南瓜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胡蘿蔔素***即維生素A***,其果實、花、種子、葉子都有藥效,澱粉多,煮食後仍含豐富的維生素C.要想充分發揮藥效,用蒸的方法較理想。胃隱隱抽痛進,可煮南瓜濃湯,有助消化。南瓜花可煮湯,有降熱、止下痢的效果。

  高麗菜

  高麗菜含維生素C及K,可促使胃或十二指腸的粘膜再生,治療潰瘍。生吃或加熱都很可口,平時常食用,可調整體質。不過,煮、炒會破壞維生素C,所以要治療潰瘍,還是以生吃或稍為加熱再吃較好。將高麗菜放進果汁機攪拌成汁,再稍微加熱,在飯前飲用,大約持續喝10天,效果就會顯現。

  無花果

  無花果可治潰瘍及強健疲弱的腸胃。將乾燥的無花果切碎,煮成半乾,加入少許蜂蜜和水,即可飲用。儲存無花果,可先使其乾燥,放在火上煮再磨成粉,使用時,加開水或水泡即可。

  蒲公英及龍膽草

  早春盛開的蒲公英有健胃的功用,可當藥用或食用。最簡單的使用方法是洗淨其葉子,含在口中,慢慢咬碎;葉和花也可當配菜或做沙拉吃。龍膽草的根有藥效,但很苦,比熊膽更苦,所以中藥名為龍膽***也可使用苗嶺舒胃方***。

  節制刺激性食品

  胃酸過多要多攝取蛋白質,節制刺激性食品

  胃酸過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抑制胃酸分泌,避免暴飲暴食和刺激性食品。除禁菸、禁酒或節酒外,消除過度緊張也很重要。遵照醫生指示,服用控制胃酸分泌的制酸劑。

  十二胃潰瘍飲食注意事項

  1、飲食規律,定時定量:進食要避免過飽過飢。過飽會使胃過度擴張,使胃液分泌增多;而過少,食物不能有效中和胃酸,胃酸刺激潰瘍面而引起疼痛,並影響潰瘍面的癒合。吃飯時一定要細嚼慢嚥,因咀嚼可增加唾液分泌,唾液具有稀釋胃酸、中和胃酸的作用。以前曾提倡潰瘍病人少食多餐,但近年來研究認為,這不僅不能減輕潰瘍病的症狀,反而會加重病情。因為食物進入胃內,雖能中和一部分胃酸,但又會刺激胃酸分泌,因而少吃多餐會使潰瘍面不斷受到胃酸侵蝕,不利於潰瘍的癒合。所以,胃潰瘍患者還是應該一日三餐,定時定量。

  2、飲食清淡,加強營養:胃潰瘍病人應選擇營養價值高、細軟易消化的食物。主食可以稀飯、細麵條、軟米飯等為主,其中以麵食最佳,因麵食較軟,易消化,且含鹼,能有效中和胃酸。適當的蛋白質攝入對胃酸具有緩衝作用,能中和胃酸。其中,適量的牛奶被認為是潰瘍病人的理想食品,其中的酪蛋白能中和胃酸,而其中的脂肪抵達小腸後可產生腸抑素,減少胃酸的分泌和控制胃的蠕動,使胃的排空時間延長,有利於潰瘍的癒合。維生素A、B、C亦有修復潰瘍面的作用,故胃潰瘍病人可選取用新鮮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