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正確食用方法

  茅根屬於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功效與作用非常多,有多種食用方法,具體是怎麼樣的呢?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茅根的功效和作用以及禁忌,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白茅根的功效

  《本經》:"主勞傷虛羸,補中益氣,除瘀血、血閉寒熱,利小便。"

  《別錄》:"下五淋,除客熱在腸胃,止渴,堅筋,婦人崩中。"

  《日華子本草》:"主婦人月經不勻,通血脈淋瀝。"

  《滇南本草》:"止吐血,衄血,治血淋,利小便,止婦人崩漏下血。"

  《綱目》:"止吐衄諸血,傷寒噦逆,肺熱喘急,水腫,黃疸,解酒毒。"

  《本經逢原》:"治胃反上氣,五淋疼熱及痘瘡幹紫不起。"

  《動植物民間藥》:"治腳氣。"

  白茅根的作用

  涼血止血

  白茅根味甘,性寒,功擅涼血止血。主要用於因風、熱、燥等外邪侵犯人體,邪熱損傷脈絡,迫血妄行,或久病或熱病導致的血證。

  清熱通淋

  常因多食辛熱肥甘之品,或嗜酒太過,釀成溼熱,下注膀胱,使膀胱氣化失司,或因下陰不潔,穢濁溼邪侵入膀胱,釀成溼熱,發而為淋。熱淋主要表現為:小便短數,灼熱刺痛,溺色黃赤,少腹拘急脹痛,或有寒熱,口苦、嘔惡,腰腹疼痛等。用白茅根具有清熱利尿的功效。

  溼熱癃閉

  白茅根其功效之一為清熱利尿,故可用於因熱邪所致小便不利的實熱證。

  利溼退黃

  由於溼熱之邪侵犯人體,機體疏洩失職,外溢肌膚髮為黃疸。或由於疫熱之邪,燻蒸肝膽,疏洩無權,瘀熱不化,病發為黃。證見身目發黃如橘子色,其色鮮明,倦怠少食,噁心、嘔吐、脘腹脹滿,腹痛脅痛,小便黃如濃茶等。應用白茅根可清利溼熱、利尿、退黃。

  疏風、利尿

  風水水腫,因風熱之邪外襲,風舍於肺,肺失宣降,水道不通,以致風遏水阻,風水相搏,流溢肌膚,而發為水腫之證。其表現為:目瞼浮腫,繼之四肢及全身皆腫,來勢迅速,肢節酸重,小便不利,或有惡寒、發熱,咽喉腫痛,苔黃、脈數。用白茅根清宣風熱、利尿、消腫。6、清肺止咳

  火熱之邪,上灼於肺,傷津劫液,阻遏氣道,使肺之肅降無權,其證可見:咳嗽氣粗,痰黃而稠,鼻咽乾燥,面脣紅赤,煩渴便祕。白茅根可清在肺之熱邪,金氣清肅,咳嗽自止。

  胃熱嘔噦

  胃為陽土,喜潤惡燥,如過食香燥炙焯之品,助熱傷陰,化火上炎,致胃氣逆而不順,或胃熱上衝,表現為:食入即吐,嘔吐頻繁,伴見面赤脣紅,口乾口渴,舌紅苔黃,脈數等。白茅根可清胃熱,熱清則嘔止。

  白茅根的禁忌

  脾胃虛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本草經疏》:因寒發噦,中寒嘔吐,溼痰停飲發熱,並不得服。

  《本草從新》:吐血因於虛寒者,非所宜也。

  白茅根的食用方法

  1、白茅根瘦肉湯

  材料:豬肉***瘦***250克,白茅根60克,鹽3克。

  做法:將白茅、豬瘦肉根洗淨,切段;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一小時,調味即可。

  2、胡蘿蔔竹蔗茅根瘦肉湯

  材料:胡蘿蔔250克,甘蔗150克,白茅根120克,豬肉***瘦***120克,鹽3克。

  做法:胡蘿蔔去皮、蒂,切厚件,用水洗淨;竹蔗***甘蔗***去皮,斬段,劈開;茅根,瘦豬肉用水洗乾淨。將以上全部材料,放入已經煲滾了的水中。用中火煲3小時,以少許細鹽調味,即可以飲用了。

  3、玉米鬚豬小肚湯

  材料:豬小肚500克,白茅根60克,玉米鬚60克,紅棗10個。

  做法:豬小肚去淨肥脂,切開,用鹽、生粉拌擦,用水沖洗,放入開水鍋煮15分鐘,取出在冷水中沖洗,白茅根、玉米鬚、紅棗***去核***洗淨。把全部材料放入開水鍋內,武火煮沸後,文火煲3小時,調味供用。

  >>>下一頁更多精彩“白茅根的藥用價值和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