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排毒功能不好吃什麼調理

  食療,無疑是最合適的排毒方式,那麼呢,下面就介紹促進肝臟排毒的幾種食物吧。

  肝臟排毒功能不好的食療

  黃瓜——清熱促代謝。

  《本草綱目》中記載,黃瓜味甘性涼,有清熱、解渴、利水、消腫的功效。對春季常見的煩躁、喉痛等症狀,都有幫助。春季肝臟排毒吃什麼好?現代醫學認為,黃瓜中含有纖維素,對促進腸蠕動、加快排洩有一定作用。黃瓜所含的黃瓜酸,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排出毒素。黃瓜的利尿作用能清潔尿道,有助於腎臟排出泌尿系統的毒素。鮮黃瓜內還含有丙醇二酸,可以抑制糖類物質轉化為脂肪。但黃瓜偏寒,脾胃虛弱、久病者宜少吃。黃瓜很適合用來涼拌,比如黃瓜木耳、蒜拌黃瓜等。脾胃虛寒的人可以清炒黃瓜,或者做黃瓜餡兒水餃。

  黑木耳——血管清道夫。

  黑木耳,性甘味平,有排毒通便、清胃滌腸、和血止血等功效。春季肝臟排毒吃什麼好?現代醫學認為,木耳所含的一種植物膠質,有較強的吸附力,可將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的灰塵雜質集中吸附,再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排毒清胃的作用。同時,還因富含鐵質等營養成分,有令肌膚紅潤的功效,並可防治缺鐵性貧血。木耳拿來清炒、涼拌、做湯均可。

  海帶——吸脂去浮腫。

  海帶中含有一種叫硫酸多糖的物質,能夠吸收血管中的膽固醇,並把它們排出體外,使血液中的膽固醇保持正常含量。春季肝臟排毒吃什麼好?海帶表面上有一層略帶甜味兒的白色粉末,是極具醫療價值的甘露醇,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可以治療中毒、浮腫等症,海帶是理想的食物。涼拌和做湯都是常見的吃法,不過脾胃虛寒者和孕婦不宜吃太多。

  蘆筍——清熱防口乾。

  蘆筍性味甘寒,有清熱利尿功效,對口乾、煩熱等春季常見症狀,都能有所緩解。春季肝臟排毒吃什麼好?蘆筍所含的天門冬素有利尿作用,能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有利排毒。蘆筍中水溶性維生素較豐富,但過度烹煮容易使這些維生素流失,而且還影響蘆筍特有的爽脆口感,適宜的烹飪方法是焯水後清炒或涼拌。

  白蘿蔔——消食防便祕。

  蘿蔔味辛、性涼,具有清熱生津、消食化滯、順氣化痰的功效。春季肝臟排毒吃什麼好?現代醫學認為,蘿蔔有很好的利尿效果,所含的纖維素也可促進排便,利於減肥。如果想利用蘿蔔來排毒,可以選擇生食,打成汁或涼拌、醃漬均可。

  肝臟排毒功能不好的中醫調理方法

  個人都有脾氣大的時候,然而脾氣大易傷肝,不利於養生保健。中醫認為,脾氣大易引起肝氣鬱結,按摩身上的7大“撒氣穴位”,即能緩解情緒波動,又能達到舒肝養肝的養生保健作用。

  中醫認為,肝氣鬱結是由肝失疏洩或情緒抑鬱不舒引起的,可表現為脾氣大,臉部長斑,黑眼圈等症狀。其中情緒問題大多來自工作和生活。要想保健養生,必須改掉脾氣大的毛病,以避免傷肝。除了調解心情養生外,還可通過按摩身上的7大“撒氣穴位”來舒壓。

  1、角孫穴、風池穴和太陽穴:3大穴位是頭上的“撒氣穴”。按壓這些穴位能起到明目醒腦、舒緩疲勞、焦慮的養生保健作用,可治療頭痛,眩暈等病症。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孫穴後會打嗝,說明按摩養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這個穴位對於著急生氣後兩肋脹痛、乳房脹痛的人更有益。

  2、膻中穴和肩井穴:是胸肩部的2個“撒氣穴”。前者***位於兩乳之間***有寧心神、除悶的養生作用。按摩時用大拇指腹稍用力揉壓穴位,每次揉壓5秒,休息3秒。生氣時往下捋100下,可以順氣,對岔氣也有很好的養生作用。

  用拳頭敲打肩井穴可緩解頸疲勞、使大腦供血充足、治療頭痛。按摩肩井穴位還可以改善乳房脹痛、乳腺增生、乳腺炎。

  3、太沖穴和足三裡:是下肢的2個“撒氣穴”。按摩太沖穴對愛發火和憂鬱的人都有舒緩作用,尤其對高血壓、頭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等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療養生功效。如果配合著按摩足三裡,在舒肝理氣的同時,還對便祕、腹瀉和胃病等疾病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