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理脾胃的中藥方有哪些_調理脾胃怎麼做

  脾胃虛弱是中醫名詞術語,是包含了脾氣虛、脾陽虛、脾不統血、中氣下陷、胃陽虛、胃氣虛、胃陰虛及脾胃虛寒等中醫證候。調理脾胃的中藥方有哪些呢?調理脾胃的祕訣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調理脾胃的中藥方,希望大家喜歡。

  調理脾胃的中藥方

  1、砂仁黃芪豬肚

  材料:砂仁、黃芪、豬肚

  做法:

  將豬肚、砂仁和黃芪洗乾淨,然後將準備好的砂仁和黃芪放入豬肚中;將準備好的豬肚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燒開之後小火慢燉,直到豬肚爛熟之後加入適量的食鹽調味就可以起鍋食用了。

  功效:

  這道食譜能夠有效的調理脾胃虛弱,特別是哪些是與不好、胃疼等等患者。砂仁能夠很好的調理脾胃,治療哪些積食等等情況,能夠有效的增加腸胃蠕動。

  2、淮山蜜蜂煎

  材料:淮山、雞內金、蜂蜜

  做法:

  將淮山和雞內金洗乾淨;然後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煎煮;然後取出汁水,加入適量的蜂蜜之後攪拌均勻;等到藥液溫熱的時候就可以直接食用。

  功效:脾胃虛弱怎麼調理,這道食譜的效果就非常的好。淮山具有強健脾胃的作用,特別是治療消化不良效果非常好;蜂蜜則能夠補中益氣,預防便祕,兩者相互結合,可以有效的保健脾胃。

  脾胃虛弱怎麼調理,應該特別注意飲食方面的問題,日常吃飯要細嚼慢嚥,並且多吃一些有助於保健脾胃的食材,少吃生冷有刺激性的食物,並且還要注意防寒工作,這樣才能夠令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

  脾胃不好的5大症狀

  1黑眼圈:脾胃血氣渾濁

  胃經是氣血充沛的一條經絡,而眼袋的地方正是胃經的起始點,比較容易沉澱濁物,所以熬夜的人常會有黑眼圈,這正是血氣渾濁的體現。

  中醫方法:儘可能緩解壓力;保證充足的睡眠,不宜熬夜;少看刺激的電影、電視;調節飲食,少食多餐,多食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質,如蛋類、魚類等,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嘴脣無光澤:脾氣虧虛

  如果一個人脾氣健運,則口脣紅潤有光澤、肌膚彈性良好;反之脾氣虧虛,則口脣淡白無光澤,甚至萎黃,而且常脫皮。

  中醫方法:脾氣虧虛者可以把午飯時間提前到11時,因為此時脾氣最旺,消化食物、吸收營養能力最強。而脾臟最弱的時間是19~23時,可於晚飯1小時後吃1個水果,以幫助健脾。

  3便祕:因胃熱腹瀉多虛寒

  胃熱者,食物殘渣下行緩慢,水分易流失,到大腸時已變得很乾,從而導致便祕,而與此相對的,大便常不成形,很稀,多半為脾胃虛寒所致。

  中醫方法:便祕者可嘗試推腹法,即一隻手放在左側肺部下緣,另一隻手壓在上面,用力均勻地按摩,此法可促進胃腸蠕動,加速食物殘渣的下行。而腹瀉者可溫灸中脘穴***臍上4寸處***、足三裡穴***掌心按住膝蓋,中指末端向外一橫指處***、關元穴***臍下3寸處***等穴位,同時每天飲用1杯生薑大棗紅糖水來改善症狀。

  4肌肉鬆弛:脾胃虛弱

  如果一個人肌肉鬆弛、沒有彈性,或肌肉少而肥肉多,多因脾胃虛弱所致。

  中醫方法:脾胃虛弱者可經常運動腳趾和按摩小腿。

  5鼻翼發紅:脾胃有熱

  如果一個人鼻翼發紅,常說明脾胃有熱。

  中醫方法:脾胃有熱者可按摩足三裡穴,每次5分鐘,每天2~3次,同時配合按摩胃經的內庭穴***在足第二趾、第三趾趾縫之間***效果更佳。

  3個日常養胃祕訣

  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少吃多餐,飯只吃七份飽。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忌暴飲暴食。

  二、改變飲食習慣:按時就餐,坐著吃飯不要站立或蹲著。戒吃辛辣、油炸、煙燻食物如燒烤等,不吃過酸、過冷等刺激強烈的食物,不飲酒,少飲濃茶、咖啡等。多吃素菜和粗纖維食品如芹菜、香菇等。

  三、積極食療和按摩保健:羊肉、狗肉等溫熱食物均有養胃效果適合胃寒病症;大蒜消毒殺菌可以幫助消除炎症,建議多吃;另外枸杞、銀耳、紅棗、核桃都可以零食或入菜。飯後、睡前可以搓熱雙手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環摩64圈。完畢搓熱雙手按摩小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