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胃的中藥方有哪些_健脾胃的最佳方法

  脾胃的功能有三:脾胃主運化、主升清和通降,脾主統血。當然,最重要的是統血。因此,脾胃被稱為生血之源、運化之所。脾胃不好怎麼辦?怎麼才能健脾胃呢?健脾胃的中藥方有哪些?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健脾胃的中藥方,希望大家喜歡。

  6款健脾胃的藥膳

  益氣養心粥

  太子參30克,山藥30克,蓮子30克,粳米200克。將太子參、山藥、蓮子、粳米洗淨同放入鍋內。

  加適量水同煮至米爛粥成,溫熱服食,有健脾益氣、養陰清心的功效。

  鴨肉冬瓜湯

  冬瓜500克,鴨肉500克,豬瘦肉100克,芡實、薏苡仁各50克,荷葉1片,陳皮5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荷葉1片,陳皮5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鴨肉、豬瘦肉洗淨切塊, 冬瓜連皮洗淨切塊,荷葉洗淨剪成小塊。將鴨肉、豬瘦肉、冬瓜、荷葉與芡實、薏苡仁、陳皮一起放入沙鍋中。

  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鴨肉熟爛,調入精鹽、味精即成。

  當菜佐餐,食肉飲湯。有滋陰養肝、健脾利溼的功效。

  黃鱔飯

  黃鱔150克,生薑汁10毫升,粳米500克,精鹽、花生油各適量。將黃鱔宰殺,去內臟,去骨,洗淨後切成片,放碟內,以生薑汁、精鹽、花生油拌勻。

  將淘洗乾淨的粳米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

  待水分減少一半後,放黃鱔於飯上,繼續煮至飯熟即成。有補益肝腎、調中健胃的功效。

  山藥棗豆糕

  山藥50克,扁豆30克,陳皮絲5克,大棗肉50克,粘粉150克,白糖適量。

  先將山藥、扁豆洗淨放入鍋內煮熟,大棗肉切絲,將粘粉加適量水和成漿,放入山藥、扁豆、大棗肉拌勻。

  加入適量白糖,倒在盤中,放入鍋內隔水蒸熟即成。有健脾益氣的功效。

  生脈飲

  太子參15克,麥冬10克,五味子5克,煎水當茶飲,老少皆宜,可益氣養陰,是汗出較多的夏季最佳飲品。另外,還可配合藥膳進行調養。

  山楂麥芽飲

  山楂15克,生麥芽30克,太子參15克,竹葉10克。將山楂、麥芽、太子參、淡竹葉洗淨。

  用水煮沸,浸泡15分鐘即成,代茶飲,隨意飲用,有益氣清心、健脾消滯的功效。

  8種健脾胃的食物推薦

  1、薄荷

  薄荷會減少胃部產氣,緩解胃的抽筋、痙攣,進而減輕胃痛。當然薄荷也會使食道和胃連線處的賁門肌鬆弛,引發胃內容物逆流而致胸前區燒灼感和疼痛。所以,有胃食道逆流的患者,可以改用甘菊茶或其他有舒緩作用的中草藥來代替薄荷茶。

  2、原味優酪乳

  儘管目前尚未有直接證據顯示優酪乳能治胃病,但不加糖原味優酪乳中的益生菌對機體是有益的,特別是對長期用抗生素所致腹部菌群失調而造成的腹瀉就很有效。優酪乳可以增加胃腸中的健康菌群,減輕胃部的不適感,緩解疼痛。

  3、蘋果醋

  大家都知道蘋果酒,對蘋果醋可能有一些陌生,其實蘋果醋也是從蘋果汁發酵釀製而成的。有些胃部不適或消化不良引起的腹部疼痛,是由於胃酸缺乏所致,這時喝些蘋果醋就特別有效。蘋果醋中還含有許多營養物質,包括維生素B和維生素C等。蘋果醋酸味濃重,喝的時候用溫開水調稀並加一湯匙蜂蜜,就會可口得多。

  4、稀飯

  米湯和稀飯是最容易消化的食物,可迅速補充體液和促進營養吸收。稀飯也有通便的作用。

  喝下米湯後會覺得肚子很舒服,因為米湯中的澱粉會形成一層保護膜蓋在胃的表面。

  5、姜

  生薑具有減輕噁心和鎮吐的作用。簡單地可用開水衝生薑片喝,也可喝現成的生薑茶。

  6、蘆薈汁

  蘆薈汁是從植物蘆薈中榨取的汁,對胃的灼熱、疼痛有不錯的治療作用。蘆薈汁到胃裡後,會形成一層薄薄防護膜覆蓋在胃黏膜表面,進而產生保護作用。新來的朋友,想學到更多的中醫訣竅,請關注新經絡公眾號。蘆薈汁還有清除體內毒素的功效,甚至還可當作瀉藥用,所以一次不能吃下太多以防引起腹瀉。

  7、香蕉

  眾所周知,香蕉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吃起來很簡便,也容易消化。香蕉中含大量的鉀,這對於長期體虛多病、吃不下東西的人很有好處。

  8、烤麵包

  胃部不適或胃病後,覺得肚子餓想吃點東西,應該是個好兆頭,這時吃些烤麵包是個很好的選擇。

  在烤麵包上塗些果醬,可給機體補充些能量。有些健康網站建議在烤麵包時,可烤得過一些,他們認為烤焦一點的麵包對胃有舒緩、安撫的作用。

  脾胃保養方法

  要預防脾胃疾病,關鍵在於保護脾胃正常功能的運轉。因此平時應注意保養脾胃:

  一、情感因素對食慾、消化、吸收有很大影響

  因此保養脾胃,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緒。據研究,不良情緒可導致食慾下降、腹部脹滿、暖氣、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緒則有益於胃腸系統的正常活動。

  二、飲食調攝是保養脾胃的關鍵

  因此,飲食應有規律,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以素食為主,葷素搭配。需常吃蔬菜和水果,以滿足機體需求和保持大便通暢。少吃有刺激性和難於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乾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儘量少吃。

  三、注意冷暖

  俗話說“十個胃病九個寒”。這的確是經驗之談,因此注意冷暖十分重要。在春秋氣候變化無常時,有虛寒胃痛的病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有脾虛洩瀉的,可在臍中貼暖臍膏藥,同時還應少吃生冷瓜果等,如感到胃脘部發冷,可及時服用生薑茶。

  四、要堅持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

  適當的體育鍛煉能增加人體的胃腸功能,使胃腸蠕動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並能改善胃腸道本身的血液迴圈,促進其新陳代謝,推遲消化系統的老化。還可在每晚睡覺之前,躺在床上用雙手按摩上下腹部,來回往復約40~50遍,可以助脾運,去積滯,通穢氣,對脾胃有良好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