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保健養生中藥都有哪些

  秋季進補,中藥是個好選擇,那麼秋季養生中藥有哪些呢?下面小編馬上就告訴大家吧。

  秋季保健養生中藥

  1、玉竹

  玉竹味甘、微寒、性平,歸肺、胃經,有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的功效。適合於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乾口渴。適合乾咳但少痰,或者口燥咽乾的,以滋陰清熱生津止渴。玉竹多跟沙蔘、麥冬等藥材搭配。

  2、銀耳

  銀耳被稱為“窮人的燕窩”,燕窩雖補,但價格昂貴,而銀耳無論顏色、口感、功效都和燕窩相似,價格便宜。銀耳具有強精、潤腸、益胃、補氣、和血、強心、壯身、補腦、提神、美容、嫩膚、延年益壽之功效。

  3、麥冬

  麥冬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可以養陰生津,潤肺清心。常用於肺燥乾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祕。但是由於麥冬性微寒,不宜用於脾虛引起的水溼、寒溼、痰濁及氣虛明顯的人群。

  4、蓮子

  蓮子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古人認為它“享清芳之氣,得稼穡之味,乃脾之果也”。秋天食用有養心安神、健脾補腎、止瀉固精等功效。不僅有助緩解失眠等,對易患咳嗽、哮喘等肺部疾病的人來說,蓮子還可以通過補腎增強免疫力,達到潤肺的效果。

  5、芡實

  芡實具有滋養強壯、補中益氣、開胃止渴、固腎養精等作用。消化吸收不好的人,經服芡實調整脾胃之後,再吃較多的補品或難以消化的補藥,人就能適應,對身體就無礙。天熱出汗多又易腹瀉者,經常用芡實煮粥,或煮紅糖水吃,有很好效果。

  6、枸杞

  枸杞子性甘味平,歸肝腎二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抗衰、潤肺明目、強筋健骨等功效。空氣乾燥,取適量枸杞洗淨,與粳米一起煮粥,有很好的滋陰潤燥效果。

  7、百合

  百合,性微寒,味甘淡。富含人體所必需的優異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維生素和多種生物鹼。不只味道鮮美,並且養分豐厚,藥用價值也很高。據《本草綱目》記載:百合可潤肺止咳、寧心安神、補中益氣。

  秋燥飲食注意事項

  1、多吃蔬果

  新鮮的蔬菜水果一定要多吃。秋燥傷人的津液,而絕大多數蔬菜、水果性質寒涼,具有生津潤燥、清熱通便的作用。飲食清淡有利於改善面板狀況,苦味食品是“火”的天敵,苦瓜、杏仁、綠豆、芹菜、芥藍首當推薦。

  2、多吃流質食物

  中醫認為:秋氣燥,宜以潤其燥。我們一定要多喝開水、淡茶、果汁飲料、豆漿、牛奶等流質,這樣可以有效的養陰潤燥,彌補損失的陰津。有些去火的食品可以嘗試,但也需對症。比如吃蓮子湯去心火,吃豬肝可去肺火,喝綠豆粥去胃火,喝梨水去肝火,吃豬腰去腎火。

  3、多吃酸少吃辣

  黃帝內經中有這樣的記載:“肺主秋,用酸補之,辛瀉之。”酸味有助於收斂補肺,而辛辣味發散瀉肺。秋季飲食一定要多酸少辣,韭菜、大蒜、蔥、姜等辛辣的食物和調味品也一定要少吃。

  4、少吃煎炸食品

  煎炸的食物一定要少吃,如炸雞腿、炸裡脊、炸鵪鶉等都不應多吃,因為,這些食物會助燥傷陰,加重秋燥對人體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