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養生常識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如何去養生,那麼我們該怎麼去養生?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秋季

  蔬菜宜選用大白菜、菠菜、冬瓜、黃瓜、白木耳;肉類可食兔肉、鴨肉、青魚等;多吃一些酸味的食品,如廣柑、山楂等。適當多飲水,多吃些蘿蔔、蓮藕、香蕉、梨、蜂蜜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儘量少食或不食蔥、姜、蒜、辣椒、烈性酒等燥熱之品及油炸、肥膩之物。體質、脾胃虛弱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晨起可以粥食為主,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片粥、黑芝麻粥等,可多吃些紅棗、蓮子、百合、枸杞子等清補、平補之品,以健身祛病,延年益壽,但不能猛吃大魚大肉,瓜果也不能過食,以免傷及腸胃。另外,要特別注意飲食清潔衛生,保護脾胃,多進溫食,節制冷食、冷飲,以免引發腸炎、痢疾等疾病。

  秋燥傷肺少吃辛:

  秋季天高氣爽,空氣乾燥,溼度小,人易出現咽乾、乾咳等症狀,這是由於燥邪傷肺所導致的現象。此時,應少吃辛、辣食物,如蔥、姜、辣椒、胡椒,防止辛溫助熱,加重肺燥症狀。

  肺燥傷肝要吃酸:

  從中醫五行生剋來講,肺屬金,肝屬木,金旺能克木,使肝木受損。因此應適當吃點酸味食物,因為“酸入肝”,可以強盛肝木,防止肺氣太過對肝造成損傷。酸味食物可以收斂肝氣,有保肝護肝的作用,但也不可過量。因為許多酸性食物,如醋、烏梅等,其酸味能刺激胃,易發生胃潰瘍、胃炎等病,對身體不利。

  秋瓜壞肚少吃寒:

  許多人都有這種感受,秋天吃水果,一不小心就壞肚子,這與秋天的氣候有關。秋季天涼了,氣溫下降,脾胃陽氣不足,再吃多了陰寒性質的水果、蔬菜,自然是雪上加霜,導致陽氣不振而腹瀉、腹痛。因此,秋季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以保護胃腸,保護肺臟。

  適度飲水最重要:

  夏天多汗季節要多飲水,秋天乾燥季節更要多飲水。適度飲水是秋天潤燥、防燥不可少的保養措施。飲水以少量頻飲為佳,不宜暴飲,一次飲大量水,會給胃腸增加負擔,引起不適,只有少量慢飲,“潤物細無聲”才能對口、鼻、咽、喉、食管,乃至氣管產生更大的滋潤作用。

  夏季調節睡眠的養生食物

  1.牛奶

  牛奶中含有兩種催眠物質:一種是色氨酸,能促進大腦神經細胞分泌出使人昏昏欲睡的神經遞質——五羥色胺;另一種是對生理功能具有調節作用的肽類,讓人感到全身舒適,有利於解除疲勞併入睡。對於由體虛而導致神經衰弱的人,牛奶的安眠作用更為明顯。睡前喝1杯牛奶可催人入睡,對中老年人尤為適合。

  2.小米

  在所有穀物中,小米含色氨酸最為豐富。此外,小米含有大量澱粉,吃後容易讓人產生溫飽感,可以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提高進入腦內的色氨酸數量。

  3.核桃

  是一種很好的營養滋補食物,已證明可以改善睡眠質量,因此常用來治療神經衰弱、失眠、健忘、多夢等症狀。具體吃法是配以黑芝麻,搗成糊狀,睡前服用15克,效果非常明顯。

  4.葵花子

  葵花子含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可調節新陳代謝,改善腦細胞抑制機能,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晚餐後嗑一些葵花子,還可以促進消化液分泌,有利於消食化滯,幫助睡眠。

  5.大棗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C、鈣、磷、鐵等營養成分,有補五臟、益脾胃、養血安神的作用。對氣血虛弱引起的多夢、失眠、精神恍惚有顯著療效。晚飯後用大棗煮湯喝,或取紅棗去核加水煮爛,加冰糖、阿膠文火煨成膏,睡前食1~2調羹。

  6.醋

  含有多種氨基酸和有機酸,消除疲勞的作用非常明顯,可用一湯匙食醋加入溫開水中服食。飲後靜心閉目,有助入睡。

  養生禁吃的食物

  1、皮蛋

  一般製造商在製作皮蛋時,常新增定量的鉛,我們若經常食用,會引起鉛中毒。同時,還會造成身體內鈣質的流失。

  2、烤肉:

  由於烤肉在燻烤過程中,會產生如“苯”等有害物質,是誘發癌的因子。

  3、味精:

  每人每日對味精的攝取量,以不超過六公克為原則,多則有害無益。

  4、菠菜:

  菠菜營養豐富,但因含有草酸,致食物中寶貴的元素鋅與鈣之結合,而被排出體外,而引起人體鋅與鈣的缺乏。

  5、豬肝:

  一公斤的豬肝,其含膽固醇高達四百毫克以上,而一個人若攝入過多的膽固醇,會導致動脈硬化。

  6、臭豆腐:

  臭豆腐在發酵過程中,極易被微生物汙染,同時又會揮發大量鹽基氮,以及硫化氫等;這些都是蛋白質分解的腐敗物質,對人體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