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球的繁殖方法

  仙人球,俗稱草球,為仙人科多年生肉質多漿草本植物。至於仙人球是怎麼繁殖的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扦插繁殖

  扦插或嫁接繁殖。生長季中,以4~5月份最宜,取莖節1~4節或具分枝的大枝扦插均可。扦插時傷口不沾水,在日光不直射處晾兩三天,使傷口癒合,不易腐爛。插後生根前置陰涼處,少澆水,約20天即生根。仙人指生根雖容易,但根細弱,不耐水溼,生長較差,故常嫁接其他根系強壯的仙人掌類植物上,可加快生長。常用砧木有仙人掌,葉仙人掌、仙人球、量天尺等。扦插或嫁接苗一般兩年即可開花。在短日照***每日光照8~12小時***條件下,2~3個月就能開花。在7月初進行遮光處理,9月底就能開花。仙人指生長期每2~3個星期施用一次稀薄有機液肥,也可少量施用複合化肥。花蕾形成後,盆土不能過幹、過溼,以免花蕾脫落。

  扦插基質:就是用來扦插的營養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於條件很難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質,建議使用本站提供的已經配製好並且消過毒的扦插基質;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沖洗幾次。海砂及鹽鹼地區的河砂不要使用,它們不適合花卉植物的生長。在早春、或晚秋***中午氣溫最高不超過 28 ℃、夜晚最低不低於 15 ℃***生長旺季,剪下葉片或莖杆***要帶 3 ~ 4 個葉節***,待傷口晾乾後插入基質中,把插穗和基質稍加噴溼,只要基質不過分乾燥或水漬,就可很快長出根系和新芽。在晚春至早秋氣溫較高時,插穗極易腐爛,最好不進行扦插。

  仙人球的養護技術

  溫度仙人球性喜高溫、乾燥環境,冬季室溫白天要保持在20℃以上,夜間溫度不低於10℃。溫度過低容易造成根系腐爛,但溫度過高,又易發生介殼蟲危害。

  光照仙人球要求陽光充足,但在夏季不能強光暴晒,需要適當遮擋。室內栽培,可用燈光照射,使之健壯生長。

  土壤仙人球宜於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生長,室內栽培多選用人工培養土,通常用草炭土和細沙各半混合配製;也可用粉碎後的松針加入細沙,混合配製的培養土栽植。

  澆水仙人球要求乾燥環境,怕盆土積水,通常要保持盆土“見幹見溼”。最好使用經過晾晒的水澆灌。在春夏時應每月澆水1次,冬天時2-3個月澆水1次,注意澆水時一定要澆透

  施肥仙人球換盆土時,在盆底要少量施入基肥,例如馬蹄片、豆餅或麻醬渣。生長期每半月澆灌一次經過發酵的有機肥液肥***濃度以20%為宜***,切忌肥料濃度不能過大。

  仙人球可進行嫁接繁殖,一般採用平接法,砧木可選用三稜箭或健壯的片掌,具體做法:首先將砧木頂端切掉,將接穗基部橫切,將兩者對接,然後用線繩捆綁。兩週後,將線繩去掉即可。

  仙人球的老化是從底部開始,當出現老化之黃色等時,用毛筆對球體塗抹不兌水的雲大120幾次就可使黃色褪去,使仙人球返老還童,這是我的經驗。雲大120是含有激素的植物生長調節劑,高濃度時對球都無害。它比其它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反作用小。

  仙人球的食用價值

  食用仙人球屬仙人掌科類肉質性植物,生長在亞熱帶地區,它先起源於歐洲法國,十八世紀末曾流入越南,後經芒街傳入我國北部灣沿海京族三島及十萬大山地區一帶。經過了一百多年的演變,現已形成了具有獨特地方色彩的綠色保健食品——食用仙人球。在廣東恩平當地人俗稱勒果。

  在廣東恩平,酒店一般都有這道菜。食用仙人球肉質鮮嫰、甘淡無毒、無任何副作用,是一種風味獨特、名副其實的新型藥物蔬菜。據最新資料解釋,食用仙人球是一種集食用、醫藥、保健、美容、觀賞於一體的無公害綠色食品。它對於人體的癌症、高血壓、冠心病、肺結核、胃病、糖尿病、各種炎熱症、婦科疾病等都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它還可以有效解除人體中的煙毒、酒精毒、燃氣毒、金屬毒以及在吃蔬菜中殘留下的農藥毒素;彌補當今世界藥用蔬菜史上這一空白。因而有著“菜中之王”、“藥中之王”的美稱。

  區別

  可食用仙人球,在廣東恩平稱為勒果,一個綠色的保健食品,深得廣大人民的喜愛,平常人家隔三差五都有會煲湯來吃。

  食店酒家也是常用菜之一。它也是藥用仙人球.功能主治:治肺熱咳嗽,痰中帶血,癰腫,湯火傷。①《福建民間草藥》:滑腸,瀉火,消癰。②《陸川本草》:清心肺,止血。治肺熱咳嗽,痰中帶血。③《湖南藥物志》:消腫止痛,行氣活血,祛溼退熱,生肌。

  可食用仙人球和觀賞性仙人球的區別如下:

  1.可食用仙人球可以吃,觀賞性仙人球不可以吃。

  2.可食用仙人球共為12-14瓣,刺是硬而直。觀賞性仙人球的瓣可多可少,不定的。樣子多種多樣。刺

  偏軟而有淡黃色。

  3.可食用仙人球色主要為墨綠色。全身散發著重重的仙人球味。呼吸起來就很綠色那種感覺。觀賞性仙人球色為淡色。本身不會散發仙人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