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的好處原來大到不可思議

  冥想有很多種形式和方法,但是要達到的目的都是讓大腦平靜下來,就是安靜大腦 ***而不是通常被人誤解的是要清空大腦***。下面是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冥想是一個非常深的個性化體驗: 一提到冥想我們腦中就浮現的打坐的人只是一個外在的形式,而且打坐只是冥想訓練-也就是人體外在一個身體姿勢;但是真正的冥想是一個內在的狀態,很難用外在的形象或者語言而描述出來;而且可以隨時隨地發生,比如你在刷碗的時候,你的內在可以進入冥想的狀態;你在散步,內在可以是冥想的狀態。

  當然,在有能力進入冥想狀態之前,我們要接受很多的訓練,而且也有很多的訓練方式可以幫助人類去走近冥想, 比如,瑜伽體位法練習讓我們專注在呼吸上就是這樣一種訓練,同樣也可以有語言和聲音的引導 ***比如聽引導詞,唱誦冥想***,或者視覺的引導 ***比如凝視蠟燭*** 還有很多起源於佛教傳統和禪宗傳統很多很多方法。

  現在在西方,冥想已經逐漸被主流社會接受,成為一種應對現代化緊張忙碌生活的有效解毒劑。 在西方,冥想除了有英文“meditation"這個詞之外,還有一個英文單詞和冥想對應,就是”mindfulness" - 但是mindfulness的語境略為有一些不同,這個詞指的更多的是把冥想的內在體驗帶到生活中,也就是把冥想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而不僅僅是每天若干分鐘的安靜時刻。mindfulness這個詞在西方流行還因為它比較中性,避免了meditation本身自帶的宗教聯想和東方文化的色彩。

  冥想和帶著冥想的意識生活的理念和實操日益普及的背後是近些年豐富的科學證據 - 很多科研機構的研究和報告證明了冥想不僅僅有很多人身體健康和情感健康的功效,而且對人腦結構本身有物質層面的改變 - 簡單地說,冥想不僅僅是升級作業系統,連你身體的CPU和記憶體這些硬體都升級了。

  這篇文章就是要非常通俗和簡單地地總結一下關於冥想改變人物質身體層面的主要科學發現。

  冥想從感覺好到“科學”

  對冥想的研究首先開始與評價冥想對人的情緒是否可以有改善,結果早就相當地確定: 冥想可以讓人感覺壓力不那麼大,而且可以幫助人在決策的時候有更加清晰專注的頭腦。經常練習冥想的人反饋她們的生活發生了某種程度的變化,而且冥想練習能夠幫助她們更好地應對多變的環境。這方面的功能已經非常確定:冥想可以讓人頭腦更加專注,能夠提高人在其他活動上的整體表現;所以在西方,從運動員,到軍隊,銀行家投資人,公司管理者,到學校教育..很多地方都使用冥想訓練的方法幫助參與者找到一個工具保持一個不被幹擾的心智來做好她們正在做事情。嚴格來說,這就是走進冥想的本質 - 讓人的注意力完全順應當下的此時此刻。

  既然在功能上已經得到證實,而且也開始在社會上流行; 於是冥想就成為一些科研專案的主題, 這些科學研究專案主要的興趣是觀察如果一個人規律練習冥想之後,大腦和身體會不會發生變化,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冥想改變身體

  研究發現長期冥想訓練可以減少血液中的白介素- 6, 這個是種與疼痛和炎症有關的物質,經常在身體出健康毛病的時候出現。

  但是可能最有意思的科研發現是通過核磁掃描大腦影像發現的長期冥想對大腦中灰色物質的改變。大腦杏仁核區灰色物質減少,這個區域是重要的壓力反應的區域,恐懼,壓力,緊張的發源地就在這裡;但是這個地方灰色物質減少同時伴隨著前額皮質區域灰色物質的增加。 而前額皮質區域對於覺知,注意力和決策力非常關鍵。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一個研究者Adrienne Taren說,大腦改變的程度基本上和投入冥想訓練時間長短是正相關的,也就是或冥想訓練的時間越長,就越有可能有著明確的意識和清晰的思路;而隨之減少的是對外部刺激的習慣性反應。.

  另外一個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冥想能夠改變大腦的結構。這項研究發現,經過8周的冥想練習,冥想者大腦內部的海馬體***大腦中被認為是感情和記憶中心的部分***會有可以測量到的增厚。這個研究是醫學研究首次證明冥想不僅有功能性的作用,而且實際上改變了大腦的結構。這項研究的結果對於我們來說意義非常大,因為這項研究的結果證明了冥想練習不但能夠改善大腦功能,緩解憂鬱焦慮,而且能夠逆轉大腦的老化程序。因為大腦的灰色物質是隨著老化過程遞減的,冥想能帶來厚度的增加說明了冥想對大腦的老化有一定的逆轉作用。***戳這裡讀關於這個研究的文章***

  還有另外一個在若干個研究報告中都提到重要發現:不論參加研究的人是什麼歲數,都能夠看到腦結構通過冥想有物理上的改變。比如一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裡記錄50歲的冥想者的大腦皮質的厚度和25歲的人一樣。因此上至少在智力方面,說冥想可以逆轉衰老完全是有科學根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