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觀音蓮的養殖方法

  觀音蓮是景天科長生草屬多肉植物,也叫做長生草、觀音座蓮、佛座蓮。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施肥

  觀音蓮盆栽在生長旺盛期可根據植株生長情況,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並增施磷鉀肥,以利植株莖幹直立,生長健壯,同時有利於地一塊莖生長充實及冬季抗寒越冬。觀音蓮的繁殖常用分株繁殖。一般於每年春夏氣溫較高時,將地下塊莖分櫱生長茂密的植株沿塊莖分離處分割,使每一部分具有2-3株,然後分別上盆種植。

  :土壤

  觀音蓮盆栽宜用疏鬆、排水通氣良好的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一般可用腐葉土、園土和河沙等量混合作為基質。4-9月為其生長旺盛期,此時要求土壤溼潤及空氣溼度較高,要給予充足的水分; 尤其夏季高溫期,葉片水分蒸發量大,需水量更多,如缺水極易使葉片萎蔫,所以須經常向葉面噴水,同時保持環境溼潤,但必須避免盆中積水,否則會引起根系腐爛。秋天氣溫 低於15℃,觀音蓮 生長停滯而呈休眠狀態,地上部葉片開始逐漸枯萎,此時須儘量減少澆水量,將其置於溫暖、無鳳的乾燥地方,保持盆土適當乾燥***只帶微溼*** 以利安全越冬;如果溼度大,溫度低,塊莖極易腐爛。

  :光照

  觀音蓮盆栽喜半陰,切忌強光暴晒。在半陰環境下,觀音蓮葉色鮮嫩而富有光澤,葉脈清晰,葉色深綠。如光照太強,容易使葉色暗淡,甚至產生日灼,葉面粗糙,葉色灰白,葉脈模糊,葉面有時發生灼傷斑點;但光線太弱也易引起徒長 ,植株生長纖細而易倒伏。

  :光照

  觀音蓮在整個生長期都要求在半陰條件下生長,如光照太強,容易使葉色暗淡,經至產生日灼;但光線太弱也易引起徒長 ,植株生長纖細而易倒伏。在生長旺盛期可根據植株生長情況,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並增施磷鉀肥,以利植株莖幹直立,生長健壯,同時有利於地一塊莖生長充實及冬季抗寒越冬。

  觀音蓮的繁殖方法:

  觀音蓮常用分株繁殖。一般於每年春夏氣溫較高時,將地下塊莖分櫱生長茂密的植株沿塊莖分離處分割,使每一部分具有2-3株,然後分別上盆種植。分株時儘量少傷根,同時上盆後宜置於陰溼環境,保持盆土經常溼潤,並 注意葉面噴霧,以利新植株恢復生長。也可於春季新芽抽長前將地下塊莖挖出,將塊莖切段分離,用草木灰或硫黃粉對傷口進行消毒防腐,稍晾乾後用水苔包紮,或置於通氣排水的疏鬆土壤中,使其長出不定根,抽長新芽。此間切忌基質過溼,以免塊莖腐爛。該植物也可用播種繁殖,但種子不易 得到。

  觀音蓮的分類:

  其他的多肉植物:景天科的蓮花掌屬、風車草屬、仙女杯屬、瓦松屬、石蓮花屬中也有不少品種的肉質葉是呈蓮座狀排列的,形態與長生草屬植物很相似,但花形卻有很大的差別。

  1.明鏡 又稱‘盤葉蓮掌’,景天科蓮花掌屬植物,肉質葉排列緊密,呈水平方向生長,葉匙形,草綠色,葉緣有纖毛,整個葉盤水平如鏡,沒有一絲空隙,好似幾何圖案,非常奇特。

  2.子持年華 也叫‘子持蓮華’,景天科瓦松屬植物,原產於北海道,肉質葉灰藍色或灰綠色,圓形或長匙形,表面光滑,全緣,被有白粉。莖纖細,頂端長有蓮座狀葉叢。

  3.美麗蓮 又名‘別露斯’,景天科風車草屬植物,緊湊的蓮座狀葉盤灰綠褐色,被有白粉,花洋紅色。

  4.紅卷絹 又名‘大赤卷絹’,景天科長生草屬植物,橢圓形肉質葉排列密集,呈放射狀生長,尖端微向外側彎,葉端密生白色短毛,植株中心尤為密集,好似蜘蛛網。葉綠色,在冷涼且陽光充足的條件下呈紫紅色。

  5.石蓮花又名寶石花、石蓮掌、蓮花掌,屬景天科石蓮花屬,葉叢緊密,直立成蓮座狀,葉楔狀倒卵形,頂端短、銳尖,無毛、粉藍色。花莖柔軟,有苞片,具白霜。8--24朵花成聚傘花序,花冠紅色,花瓣披針形不開張。花期7—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