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怎麼養金銀花的藥用價值

  金銀花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想要養殖金銀花需要知道哪些知識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金銀花的養殖方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金銀花的養殖方法

  金銀花的適應性很強,對土壤和氣候的選擇並不嚴格,以土層較厚的沙質壤土為最佳。山坡、梯田、地堰、堤壩、瘠薄的丘陵都可栽培。繁殖可用播種、插條和分根等方法。在當年生新枝上孕蕾開花。對土壤要求不嚴,酸性,鹽鹼地均能生長。根系發達,生根力強,是一種很好的固土保水植物,山坡、河堤等處都可種植,故農諺講:“澇死莊稼旱死草,凍死石榴晒傷瓜,不會影響金銀花”。

  種子繁殖

  4月播種,將種子在35~40℃溫水中浸泡24h,取出攔2~3倍溼沙催芽,等裂口達30%左右時播種。在畦上按行距21~22cm開溝播種,覆土1cm,每2天噴水1次,10餘日即可出苗,秋後或第2年春季移栽,每1h㎡用種子15kg左右。

  扦插繁殖

  一般在雨季進行。在夏秋陰雨天氣,選健壯無病蟲害的1~2年生枝條截成30~35cm,摘去下部葉子作插條,隨剪隨用。在選好的土地上,按行距1.6m、株距1.5m挖穴,穴深16~18cm,每穴5~6根插條,分散形斜立著埋土內,地上露出7~10cm,左右,填土壓實***透氣透水性好的沙質土為佳***。

  扦插的枝條開根之前應注意遮陰,避免陽光直晒造成枝條幹枯。也可採用扦插育苗;在7~8月間,按行距23~26cm,開溝,深16cm左右,株距2cm,把插條斜立著放到溝裡,填土壓實,以透氣透水性好的沙質土為育苗土,開根最快,並且不易被病菌侵害而造成枝條腐爛。栽後噴一遍水,以後乾旱時,每隔2天要澆水1遍,半月左右即能生根,第2年春季或秋季移栽。

  整形修剪

  剪枝是在秋季落葉後到春季發芽前進行,一般是旺枝輕剪,弱枝強剪,枝枝都剪,剪枝時要注意新枝長出後要有利通風透光。對細弱枝、枯老枝、基生枝等全部剪掉,對肥水條件差的地塊剪枝要重些,株齡老化的剪去老枝,促發新枝。幼齡植株以培養株型為主,要輕剪,山嶺地塊栽植的一般留4~5個主幹枝,平原地塊要留1~2個主幹枝,主幹要剪去頂稍,使其增粗直立。

  整形是結合剪枝進行的,原則上是以肥水管理為基礎,整體促進,充分利用空間,增加枝葉量,使株型更加合理,並且能明顯地增花高產。剪枝後的開花時間相對集中,便於採收加工,一般剪後能使枝條直立,去掉細弱枝與基生枝有利於新花的形成。摘花後再剪,剪後追施一次速效氮肥,澆一次水,促使下茬花早發,這樣一年可收4次花,平均每667平方米可產乾花150~200kg。

  田間管理

  追肥:栽植後的頭1~2年內,是金銀花植株發育定型期,多施一些人畜糞、草木灰、尿素、硫酸鉀等肥料。栽植2~3年後,每年春初,應多施畜雜肥、廄肥、餅肥、過磷酸鈣等肥料。第一茬花采收後即應追適量氮、磷、鉀複合肥料,為下茬花提供充足的養分。每年早春萌芽後和第一批花收完時,開環溝澆施人糞尿、化肥等。每種肥料施用250g,施肥處理對金銀花營養生長的促進作用大小順序為:尿素+磷酸二氫銨,硫酸鉀複合肥,尿素,碳酸氫銨,其中尿素+磷酸二氫銨、硫酸鉀複合肥、尿素能夠顯著提高金銀花產量,結合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狀況以及施肥成本,追肥以追施尿素+磷酸二氫銨***150g+100g***或250g硫酸鉀複合肥為好。

  收穫加工

  金銀花采收最佳時間是清晨和上午,此時採收花蕾不易開放,養分足、氣味濃、顏色好。下午採收應在太陽落山以前結束,因為金銀花的開放受光照制約,太陽落後成熟花蕾就要開放,影響質量。不帶幼蕾,不帶葉子,採後放入條編或竹編的籃子內,集中的時候不可堆成大堆,應攤開放置,放置時間最長不要超過4小時。

  金銀花商品以花蕾為佳,混入開放的花或梗葉雜質者質量較遜。花蕾以肥大、色青白、握之乾淨者為佳。5、6月間採收,擇晴天早晨露水剛乾時摘取花蕾,置於蘆蓆、石棚或場上雄開晾晒或通風陰乾,以1~2天內晒乾為好。晒花時切勿翻動,否則花色變黑而降低質量,至九成幹,揀去枝葉雜質即可。忌在烈日下曝晒。陰天可微火烘乾,但花色較暗,不如晒乾或陰乾為佳。

  金銀花的藥用價值

  金銀花自古以來就以它的藥用價值廣泛而著名。其功效主要是清熱解毒,主治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疽疔毒等。現代研究證明,金銀花含有綠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藥理活性成分,對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葡萄球菌等多種致病菌及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等有較強的抑制力,另外還可增強免疫力、抗早孕、護肝、抗腫瘤、消炎、解熱、止血***凝血***、抑制腸道吸收膽固醇等,其臨床用途非常廣泛,可與其它藥物配伍用於治療呼吸道感染、菌痢、急性泌尿系統感染、高血壓等40餘種病症。

  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抗炎、補虛療風的功效,主治脹滿下疾、溫病發熱,熱毒癰瘍和腫瘤等症。其對於頭昏頭暈、口乾作渴、多汗煩悶、腸炎、菌痢、麻疹、肺炎、乙腦、流腦、急性乳腺炎、敗血症、闌尾炎、面板感染、癰疽疔瘡、丹毒、腮腺炎、化膿性扁桃體炎等病症均有一定療效。

  金銀花藤煲水後對小孩溼疹等面板瘙癢有一定治療作用,對畜禽的多種至病的病菌、病毒有抑制作用,在動物飼養過程中若能新增一定劑量的金銀花藤葉***忍冬藤***粉或煲水,對預防和治療動物的溫病發熱、風熱感冒、咽喉炎症、肺炎、痢疾、 腫潰瘍、丹毒、蜂窩組織炎等症均有相當好的作用。用連翹,板藍根煎金銀花湯可以治療腮腺炎;金銀花茶可以祛暑明目;連翹金銀花涼湯可治療外感發熱咳嗽。同時將金銀花、菊花、桔梗和甘草加水煮沸10分鐘,侯涼,當飲料飲用,可治療咽喉炎和扁桃體炎。

  已生產的金銀花製劑有“銀翹解毒片”、“銀黃片”、“銀黃注射液”等。“金銀花露”是金銀花用蒸餾法提取的芳香性揮發油及水溶性溜出物,為清火解毒的良品,可治小兒胎毒、瘡癤、發熱口喝等症;暑季用以代茶,能治溫熱痧痘、血痢等。莖藤稱“忍冬藤”,也供藥用。金銀花的有效成份為綠原酸和異綠原酸。這是植物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次生物質,其含量的高低不僅取決於植物的種類,而且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受氣候、土壤等生態、地理條件以及物候期的影響。

  金銀花茶有獨特的減肥功能,還能抑制與殺滅咽喉部的病原菌,對老人和兒童有抗感染功效。經常服用金銀花浸泡或煎劑有利於風火目赤、咽喉腫痛、肥胖症、肝熱症和肝熱型高血壓的治療與康復。

  金銀花的形態特徵

  金銀花屬多年生半常綠纏繞及匍匐莖的灌木。小枝細長,中空,藤為褐色至赤褐色。卵形葉子對生,枝葉均密生柔毛和腺毛。夏季開花,苞片葉狀,脣形花有淡香,外面有柔毛和腺毛,雄蕊和花柱均伸出花冠,花成對生於葉腋,花色初為白色,漸變為黃色,黃白相映,球形漿果,熟時黑色。

  金銀花幼枝潔紅褐色,密被黃褐色、開展的硬直糙毛、腺毛和短柔毛,下部常無毛。葉紙質,卵形至矩圓狀卵形,有時卵狀披針形,稀圓卵形或倒卵形,極少有1至數個鈍缺,長3~5釐米,頂端尖或漸尖,少有鈍、圓或微凹缺,基部圓或近心形,有糙緣毛,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小枝上部葉通常兩面均密被短糙毛,下部葉常平滑無毛而下面多少帶青灰色;葉柄長4~8毫米,密被短柔毛。

  總花梗通常單生於小枝上部葉腋,與葉柄等長或稍較短,下方者則長達2~4釐米,密被短柔後,並夾雜腺毛;苞片大,葉狀,卵形至橢圓形,長達2~3釐米,兩面均有短柔毛或有時近無毛;小苞片頂端圓形或截形,長約1毫米,為萼筒的1/2~4/5,有短糙毛和腺毛;萼筒長約2毫米,無毛,萼齒卵狀三角形或長三角形,頂端尖而有長毛,外面和邊緣都有密毛;花冠白色,有時基部向陽面呈微紅,後變黃色,長 ***2~*** 3~4.5 ***~6***釐米,脣形,筒稍長於脣瓣,很少近等長,外被多少倒生的開展或半開展糙毛和長腺毛,上脣裂片頂端鈍形,下脣帶狀而反曲;雄蕊和花柱均高出花冠。

  花蕾呈棒狀,上粗下細。外面黃白色或淡綠色,密生短柔毛。花萼細小,黃綠色,先端5裂,裂片邊緣有毛。開放花朵筒狀,先端二脣形,雄蕊5,附於筒壁,黃色,雌蕊1,子房無毛。氣清香,味淡,微苦。以花蕾未開放、色黃白或綠白、無枝葉雜質者為佳。

  果實圓形,直徑6~7毫米,熟時藍黑色,有光澤;種子卵圓形或橢圓形,褐色,長約3毫米,中部有1凸起的脊,兩側有淺的橫溝紋。花期4~6月***秋季亦常開花***,果熟期10~11月。

金銀花的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