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梅怎麼養珍珠梅的藥用價值

  珍珠梅性喜陽光並具有很強的耐陰性,耐寒、耐溼又耐旱,還有哪些關於珍珠梅的養殖技巧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珍珠梅怎麼養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珍珠梅的養殖方法

  珍珠梅適應性強,對肥料要求不高,除新栽植株需施少量底肥外,以後不需再旋肥,但需澆水,一般在葉芽萌動至開花期間澆2-3次透水,立秋後至霜凍前澆2~3次水,其中包括l次防凍水,夏季視乾旱情況澆水,雨多時不必澆水。花謝後花序枯黃,影響美觀,因此應剪去殘花序,使植株乾淨整齊,並且避免殘花序與植株爭奪養分與水分。秋後或春初還應剪除病蟲枝和老弱枝,對一年生枝條可進行強修剪,促使枝條更新與花繁葉茂。

  ①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是栽培在深厚肥沃的沙壤土中則生長更好,開花更繁茂。

  ②對施肥要求不高,剛栽培時需施足基肥,就能滿足其生長要求,一般不再施追肥。以後結合冬季管理,每隔1~2年施1次基肥即可。

  ③春季乾旱時要及時澆水,夏秋乾旱時,澆水要透,以保持土壤不幹旱;入冬前還需澆1次防凍水。

  ④花後要及時修剪掉殘留花枝、病蟲枝和老弱枝,以保持株型整齊,避免養分消耗,促使其生長健壯,花繁葉茂。

  珍珠梅的繁殖方式

  珍珠梅的繁殖以分株法為主,也可播種。但因種子細小,多不採用播種法。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萌動前或秋季落葉後進行。將植株根部叢生的萌孽苗帶根掘出,以3~5株為一叢,另行栽植。

  栽植時穴內施2掀堆肥作基肥,栽後澆透水。以後可1周左右澆1次水.直至成活。5年生以上的株叢可長成很大的冠幅,可於早春萌芽前將老株叢四周的土壤刨開,然後把周邊的根櫱苗逐棵切離母體挖掘出來,移入苗圃培養,1 年以後即可成苗出圃。大批量繁殖苗木時可採用播種法。種子幹藏,翌年春播。

  分株繁殖

  珍珠梅在生長過程中,具有易萌發根櫱的特性,可在早春三四月進行分株繁殖。選擇生長髮育健壯、沒有病蟲害,並且分櫱多的植株作為母株。

  方法是:將樹齡5年以上的母株根部周圍的土挖開,從縫隙中間下刀,將分櫱與母株分開,每蔸可分出5至7株。分離出的根櫱苗要帶完整的根,如果根櫱苗的側根又細又多,栽植時應適當剪去一些。這種繁殖法成活率高,成型見效快,管理上也較為簡便,但繁殖數量有限。 分株後澆足水,並將植株移入稍廕庇處,一週後逐漸放在陽光下進行正常的養護。

  扦插繁殖

  這種方法適合大量繁殖,一年四季均可進行,但以3月和10月扦插生根最快,成活率高。扦插土壤一般用園土5份,腐殖土4份,沙土1份,混合起溝做畦,進行露地扦插。插條要選擇健壯植株上的當年生或二年生成熟枝條,剪成長15至20釐米,留4至5個芽或葉片。扦插時,將插條的2/3插入土中,土面只留最上端一二個芽或葉片。插條切口要平,剪成馬蹄形,隨剪隨插,鎮壓插條基部土壤,澆一次透水。此後每天噴1至2次水,經常保持土壤溼潤。20天后減少噴水次數,防止過於潮溼,引起枝條腐爛,1個月左右可生根移栽。

  壓條繁殖

  三四月份,將母株外圍的枝條直接彎曲壓入土中,也可將壓入土中的部分進行環割或刻傷,以促進快速生根。待生長新根後與母株分離,春秋植樹季節移栽即可。

  珍珠梅的觀賞價值

  珍珠梅以其花色似珍珠而得名。珍珠梅俏麗中不失高雅,凌霜傲雪,

  在萬花凋謝風沙嚴重的秋天,唯其一枝獨秀,成為堅強勇敢,勇於與困難作鬥爭的美麗標誌,成為鼓舞人們人心的夥伴。在中國有愛梅、植梅、品梅的傳統,把梅視為剛正不阿的象徵。樹高4.6米,冠幅6.5米,每年七八月份花盛開,清香襲人,成為人們生活中一道亮麗不可或缺的風景。

  珍珠梅的藥用價值

  【來源】薔薇科珍珠梅屬植物東北珍珠梅Sorbaria sorbifolia ***L.*** A. Brown,以莖皮、枝條和果穗入藥。春秋採取莖、枝外皮,晒乾;秋冬採摘果穗,晒乾,研粉。

  【性味歸經】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用於骨折,跌打損傷,關節扭傷紅腫疼痛,風溼性關節炎。

  【用法用量】莖皮、果穗1~2克,研粉吞服;枝條15~25克,水煎服。外用適量研粉,調敷患處。

  【備註】***1***中毒有噁心、嘔吐等症狀。輕者服甘草水,重者對症治療。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珍珠梅的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