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七月國旗下講話範文五篇

  【導語】:七月的天空流光溢彩,七月的大地笑語歡歌,黨的旗幟迎風飄揚,人們的臉龐流露微笑。建黨節飛出祝福電波,祈福祖國,譜寫幸福歡歌!那麼,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於我的七月國旗下講話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的七月國旗下講話】一

  傷人最深的不是黑暗,而是被太陽遺忘在黑暗裡的那束光線。年少的我們有著一顆敏感而善良的心,無意的眼神,無心的舉動,都可能驚起我們思想的漣漪。而處在青春校園的我們或許更注重老師對自已的看法吧!更多的同學希望和老師交流,卻又不知怎樣做?

  架起溝通的橋樑,讓彼此的心更加溫暖。我們都是平凡的人,我們一樣有著千變萬化的情緒,架起溝通的橋樑,讓彼此的距離更近、更遠。

  很多時候,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對嗎?我們常常會對老師敬而遠之,總是把老師看得過於嚴肅,課堂中,他們神采飛揚,知識淵博,令人佩服。其實,課後他們不也是普通人嗎?與其說是不敢與溝通,倒不如說是我們在心裡給自已下了道坎兒吧!是我們自已逼退了自已,砍斷了那條溝通的橋樑。學會與老師交流,首先就要克服自已的心裡障礙,只有懂得克服自已的心理障礙,才能敞開心扉。

  與人交往,從彼此尊重開始;與老師交流,亦是如此。我們不僅要尊重老師的人格,更要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萬事以禮為先,我們對待老師有禮貌,也會拉近彼此的距離,也更易敲開彼此的心門,交流也顯得更加容易。其實禮貌很簡單,一聲“老師好”,遲到一聲“報告”,求助時一聲“謝謝”,幾句簡短的言語,不僅可以體現我們自身的素質,還可以讓老師體會到我們對他們的尊重。試想,一位同學對自已的老師往往視而不見,又何來交流呢?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就要上課認真聽講,熱愛學習,及時完成老師佈置的各項任務等,這樣就會贏得老師的好感,為交流奠定了基礎。

  再次,與老師交流,要體諒和理解老師。有很多同學,好像天生就對老師抱有敵意;甚至有的同學把自已與老師的關係定位於“小偷”和“警察”上。這就難怪了,不發生矛盾就不錯了,還談交流?俗話說:師徒如父子。的確,老師就像我們的父母一樣。別看他們常常板著臉,對我們有時近乎苛刻,可他們卻是為了讓我們成人成才。“嚴師出高徒”嘛,不要以為老師總是故意刁難我們。只有正確理解了老師的出發點和體諒了老師工作的艱辛,才能夠心平氣和的和老師交流。

  最後,敞開自已的心扉,交流會更加容易。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而且樂意儘自已所能幫助他人,我們方可敞開自已的心扉,向老師諮詢與交流,我們大可不必擔心被拒接,我們能將自已的心裡話告訴老師,老師會感覺到我們對他們的信任,又怎麼拒接我們呢?敞開自已的心扉,開啟我們的心窗,讓敬愛的老師不僅成為我們的良師,更成為我們的益友。

  我們出於這個社會上,一生中會同形形色色的人接觸,從陌生到熟悉,都要通過交流。與人交流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藝術。眼神的交流,舉動的不約而同,直至心靈的交流,我們應該學會與人交流。老師——作為我們的導師,知識的引導者,靈魂的啟迪著,學會與老師交流,讓我們終生受益。

  【我的七月國旗下講話】二

  不需要禁錮慾望的冰冷鐐銬,一點點提醒也應當使我們立即迷途知返;不需要鮮血淋漓的慘痛教訓,一點點打擊也足以阻擋我們邁向罪惡深淵的腳步;不需要糾纏一生的無盡悔恨,一點點不安也必將成為我們心頭難以擱置的痛苦。法總能以它雷霆萬均的手段將我們及時地從毀滅之路上拉回,又給我們留下難以磨滅的人生烙印,處於花季的我們,真的傷不起。

  法律,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只是生活在它所維護的和諧安寧之中,我們也許漸漸模糊了它的界限,忘了它其實與我們息息相關。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公民,受《憲法》的保護,在我們一天天成長的過程中,又有《未成年人保護法》始終伴我們同行,當我們長大後,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法律就更多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勞動法》、《婚姻法》、《交通法》……它們共同維護著我們的幸福生活,到我們年老時,還有《老年人權益保護法》對我們不離不棄。由此可見,法律始終貫穿我們的一生。因此,做一個知法守法護法的好青年,就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法律有時又像一個調皮的孩子,與我們玩著忽遠忽近的遊戲,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放下防備,忘了觸怒厄的危險。當你因一時衝動參與打架鬥毆,想想那些被鮮血玷汙而永遠停止跳動的胸膛;當你因一時誘惑而開始偷竊搶劫,想想那些被金錢蠱惑而永遠失去自由的雙手;當你因一時憤怒而實施打擊報復,想想那些被仇恨矇蔽而永遠閉上了的雙眼。一旦你觸犯了法律的威嚴,沾了違法的人生汙點,你的背脊就再難挺起。法律與我們的人生幸福息息相關,我們離不開它的保護,也承擔不了違反它的後果。法律,永遠是我們傷不起的規則。

  作為一名合格的青少年,我們在遵守法律的大前提下,還應該做一名遵守校紀校規的中學生。與國家法律一樣,校紀校規也是一種行為規範準則,它與國家法律在不同中也存在著許多相同點。前兩年,我校曾有十幾名同學夥同社會青年持械聚眾鬥毆,幸未釀成嚴重後果,否則他們將會抱恨終生;還有的同學用極其惡劣的語言謾罵他人,其實已經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嚴;還有一些同學深夜翻牆外出上網,或者小偷小摸等等,這些行為嚴格的講都已經是違法行為,雖然沒有受到法律制裁,主要是由於學校本著“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對我們實施了保護措施。同學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中學生應當嚴格要求自己,做文明合格的中學生。

  同時,我們在增強法律意識的同時,還應當在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犯時勇於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那種“忍氣吞聲,打落牙齡往肚子裡咽”和採取非法手段進行報復的做法都是錯誤的。我們應當做到:法律提倡做的,我們積極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有看鴻鵠之志,期待著鵬程萬里的一天。如果我們連做人的基本底線都不能遵守,更何談未來,何談明天!同學們,法律永遠是我們傷不起的規則,讓我們共同為成為一名知法守法、護法,有理想、有目標的好青年而努力奮鬥吧!

  【我的七月國旗下講話】三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用一定的規章制度來約束和規範人們的行為,社會才能安定有序地向前推進。從小的方面來說,就是要有紀律意識,因為良好的紀律為我們的學習提供了保證,它不僅促使我們培養了良好習慣,更讓我們的自身行為和思想道德得到了提升。學校是傳承文明的搖籃,而文明是從紀律起步,只有鐵的紀律,才能引導我們到達理想的彼岸。毛主席曾說:“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就用到學習中,就是“加強紀律性,學習前進,”所以紀律更像是燈塔,照亮我們學習前進的道路。

  首先,我們要加強紀律意識,認識到紀律的重要性。

  《士兵突擊》中鋼七連的嚴明紀律和艱苦奮鬥的作風震撼了許多人,只有嚴明的紀律和嚴格的訓練,才能鍛造出出色卓越的隊伍,因為紀律是執行路線的保證,回顧歷史,多少精忠報國名將領導著軍紀嚴明的岳家軍,以“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著名,正是這鐵一般的軍紀才鍛造出這支在國難當頭之時,縱橫天下,北伐收地的軍隊,一直以來被傳為美談,更有許多明君賢臣通過嚴明有序的紀律治國安邦。共產黨建立之初,就制訂了三大紀律八大項注意,可見紀律性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沒有紀律,個人如何能夠嚴於律己,規範自身行為,做新時代的主人?如何能夠讓國家的繁榮昌盛?如何讓社會迎著和諧的步伐前進?所以我們必須要認識到紀律的重要性,嚴格遵守紀律,現在當個優秀合格的高中生,將來在社會舞臺上不公要扮演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更要當一個有素質有涵養的社會主義好青年。

  試想,我們在麻城一中學習如果脫離了紀律的約束,就像脫了韁的野馬和斷了線的風箏,不管你跑得多遠或飛得多高,遲早你會衝下懸崖或摔得粉碎。而在學習中有作為的人一定不會被周圍的人事所影響,嚴格遵守紀律,國為這是準則,是規矩,而渴望沒有思想,沒有準則的生活則是圈養動物的想法。作為一中的學子,不僅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更要在學習的各方面遵守紀律。

  在課堂上要遵守紀律,講求學習效率。如果在上課時,左邊的同學玩手機,右邊的同學吵鬧,中間的同學睡覺。那麼,教室成了什麼地方?是菜市場?還是茶館?不!教室是傳授知識的神聖殿堂!試問,這樣的學習氛圍如何能夠培育出桃李滿天下?如何能夠讓我們成棟樑之材?在這樣渙散紀律的環境中,我們會喪失學習的動力,泯滅上進心,而且不遵守紀律的學生不僅荒廢了自己的學業,更耽誤其它同學,可謂損人害己。在古代,周書禮數繁多,但文人學子仍然孜孜不倦去汲取知識,成就一代文豪。北宋的司馬光,學習不僅用功,而且上課聽講十分認真,像一樽不會說話的銅像,正是他遵守紀律的良好習慣,培養了他聚精會神的學習態度,讓他汲取更多的知識,所以滿腹經論的人編出了歷史名著《資治通鑑》,成就了萬古華章。由此可見,課堂上遵守紀律,才能保證我們的注意力更集中,保證更加有效率的學習。在公共場合,也要遵守紀律,集會時,勿推操,勿打鬧,不吃東西,不隨意丟棄垃圾,全場靜穆,靜心聽講,我們就能匯成激情盪漾的海洋;自習課上,靜下心來做自己的事,多思考,勿玩鬧,靜謐的學習氛圍讓我們在題海中自由暢想;食堂中,不插隊,不擁擠,耐心等待,飯菜的飄香就會愉悅我們每個人的心房;寢室裡,互敬互讓,不因小事而爭吵,不因不快而任性,勿玩遊戲,更不可玩手機,和室友們和睦相處,夜色的簾幕就會將我們送入甜美的夢鄉,也許你會問,公共場合裡遵守紀律與學習有什麼關係呢?但在這些活動中,我們不僅能學習到演講才能和組織能力,更能增進與同學間的交流。這些東西是課堂上學不到的,但如果大家大聲喧譁,鬧成一團,我們怎樣能夠學到這有益的東西呢?怎樣能夠全面充實自己?

  偉大的領袖鄧xx曾說過:“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鐵的紀律,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的優勢”。這句話說明紀律不僅是我們學習的保證,也為我們將來的發展起了重要的引導作用。所以我們嚴於律己,遵規守紀,建立文明班級,和諧校園,更為我們自己鋪就一條成材之路。

  【我的七月國旗下講話】四

  書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寬度;書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卻可以定位人生的方向;書不能改變人生的內容,而可以豐富人生的細節。從商周時期的甲骨,到春秋時期的竹簡,再到漢朝的紙張,書不斷變換著新面貌,但篤定的是一份歷史的傳承,一份文化的輯錄。從古至今,書籍與人生總有割不斷的聯絡,它影響人生,也見證人生。

  “你用平平仄仄的槍聲寫詩,二萬五千裡是最長的一行。常於馬背上構思,便具有了戰略家的眼光。戰地黃花如血殘陽,成了最美的意像”,這是任先青先生寫的《詩人·領袖》。毛主席不僅是戰場上的英雄,也是文壇裡的豪傑,“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這些豪邁大氣的文字令我想到了那個喜歡挑燈夜讀的毛主席。油燈暖黃色微弱的光點亮了小屋的寂靜,案頭攤開的《史記》有一種厚重的氣息,鋼筆的筆尖下是激揚的文字。他熱愛中國的古典文學,在哪裡可以找到一些歷史的教訓。秉燈夜讀直到黎明,成就了這樣一位領袖詩人。“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受書籍影響的毛澤東,才是真正的風流人物。

  一本《孟子》為多少人注入烈士的鮮血?擔當重任,開拓創造是它的主題;一本《莊子》為多少人洗滌心靈的汙垢?逍遙自在,與世無爭,是它的態度。《孟子》告訴我們與時間爭強,搶出來有限的時間去建立,而《莊子》告訴我們在流光中順應,去把握每分每秒,去樂生。這兩部巨劇見證了孟軻和莊周兩人不同的人生態度,也在無形中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孟子》援以我們使命,教我們在社會中勇擔重任,腳踏實地;《莊子》假以我們羽翼,教我們在生活中秉持純潔,享受自由。不僅是這些,那書架上積澱的智慧都在無時無刻中見證人類的成長,影響人類的發展。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雨打窗臺溼綾綃。那些塵埃裡泛黃的書皮,那些手指尖靈動的文字,不變的是經典,不逝的是永恆。為一本書觸動,被一本書影響,我們的人生之路也會多一道風景。

  泱泱中華,傳遞的是文化;垠垠華夏,傳承的是文明。然而文化的橋樑需要智慧做基石,文明的天空需要書籍作陪村,這就要我們用智慧充實頭腦,用書籍豐富人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作為新一代的建設者,我們應在這風華正茂之時與書為伴,在書中尋找自已的理想,在書中完善自已的品性!

  【我的七月國旗下講話】五

  曾經有位哲人說過:“我從來就不會對那些天生智力過人的天才投以羨慕的目光,我只欣賞那些一直勤奮的人,他們將腳印鐫刻在汗水與淚光中。”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正如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是勤奮和努力讓他取得輝煌的成就。天才也是勤奮造就的,天才也需要勤奮才能成為巨人。

  沒有勤奮,愛因斯坦不會寫出時代鉅著《相對論》;沒有勤奮,牛頓也不會被後世譽為“力學之父”;沒有勤奮,癱坐輪椅的霍金更不會發現黑洞深處的祕密。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還有海倫·凱勒、貝多芬、巴爾扎克,還有金晶、鄭智化、張海迪等等,他們都承載了常人無法想象的痛苦,卻能譜寫出常人無法演繹的傳奇,達到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這是因為他們內心的堅強,對目標的執著,更重要的是他們勇於在不斷地學習和工作中努力揮灑汗水,不知疲倦的他們都相信這樣一個名詞——勤奮。

  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就在於他們的勤奮,他們對勤奮的持之以恆。生活沒有捷徑,我們不能奢望有任何奇蹟發生在自已身上。人生路上,一步一個腳印,我們才能踏踏實實走過,不留任何遺憾。學習之於我們,就如拖著犁和在地裡田間耕作的黃牛,不急不緩,細細耕耘,才能不斷收穫,慢慢積累。一直堅持,不抱幻想,讓勤奮成為生命的姿勢,當祖國的花朵美麗綻放開來的時候,我們都是天才。

  我們在漫天的飛雪中結束了這場期中考試,考得好,考得差,我們笑,我們哭,結果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未來。大雪給這個冬天帶來過早的寒意,在這冰冷刺骨的寒風中,我們會想著溫暖,想著幸福,想著未來,想著那個時候我們都是天才,擁有著無尚的光榮與成就。但我們不能只是想,要知道,越是美好的東西,我們就得付出的越多,我們就得更加的勤奮,只有不斷地努力與拼搏,生命才會煥發出希望與光彩。

  上帝把生命交給我們的時候,會輕輕地對我們說“孩子,你該用你有限的時間把智慧變成能力,讓你周圍的人幸福。”肩負著偉大的歷史使命,我們註定讓自已學著勤奮。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耕耘一份才。

  勤奮不怠,耕耘細作,生活更加充實,未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