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舌紅怎麼養虎舌紅的養殖方法

  虎舌紅既能觀葉又能賞果,紫紅色的葉子兩面長滿了絨毛,在陽光下,特別在晚上燈光下更是耀眼,那有什麼養殖的技巧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虎舌紅的養殖方法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虎舌紅的養殖方法

  【選地】:宜選用排水良好,富含鈣質的沙壤土。盆栽土壤以腐葉土、泥炭和砂的混合土壤為宜。

  【澆水】:定植時澆足定根水,平時應儘量保持土壤溼潤。夏季需充足水分,冬季需乾燥

  【施肥】:定植時,可施用複合肥作基肥,以50kg/畝為宜,深翻入土壤中,盆栽用複合肥配製營養土,追肥可用0.1%的尿素溶液,開花結果期追施0.1%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應依據生長季節,區分掛果苗和未掛果苗的不同進行施肥,夏秋季節是虎舌紅的生長盛期,養分需量大,應多施肥、勤施肥,以滿足其生長需要,冬季和春初基本處於休眠狀態,可以少施肥,掛果苗應多施磷鉀肥少施氮肥,以提高結果率並促進果實增大,未掛果苗可多施一點氮肥,以促進花苗生長,多長葉長大葉以提高葉片的觀賞價值。

  【光照】:半陰環境,生產上常用遮陽網遮蔭。夏季忌強光直射,冬季有充足陽光。

  【溫度】:喜溫暖,栽培中宜保持12℃~20℃的溫度。冬季應加以保護,適當防寒。

  虎舌紅的形態特徵

  幼枝有褐色捲縮分節毛。葉互生,橢圓形,邊緣有不清晰圓齒,兩面有紫紅色粗毛和黑色小腺體。夏季開粉紅色小花。果球形,黃豆大,疏生紅色毛,成熟時鮮紅色。

  矮小灌木,具匍匐的木質根莖,直立莖高不超過15釐米,幼時密被鏽色捲曲長柔毛,以後無毛或幾無毛。葉互生或簇生於莖頂端,葉片堅紙質,倒卵形至長圓狀倒披針形,頂端急尖或鈍,或狹圓形,長7-14釐米,寬3-4 ***-5*** 釐米,邊緣具不明顯的疏圓齒,邊緣腺點藏於毛中,兩面綠色或暗紫紅色,被鏽色或有時為紫紅色糙伏毛,毛基部隆起如小瘤,具腺點,以背面尤為明顯,側脈6-8對,不明顯;葉柄長5-15毫米或幾無,被毛。

  傘形花序,單1,著生於側生特殊花枝頂端,每植株有花枝1-2個,稀3個;花枝長3-9釐米,有花約10朵,近頂端常有葉1-2片,稀達4片;花梗長4-8毫米,被毛;花長5-7毫米,花萼基部連合,萼片披針形或狹長圓狀披針形,頂端漸尖,與花瓣等長或略短具腺點,兩面被長柔毛或裡面近無毛;花瓣粉紅色;稀近白色;卵形;頂端急尖;具腺點;雄蕊與花瓣近等長,花葯披針形,背部通常具腺點;雌蕊與花瓣等長,子房球形,有毛或幾無毛;胚珠5枚,1輪。果球形,直徑約6毫米,鮮紅色,多少具腺點,幾無毛或被柔毛。花期6-7月,果期11月至翌年1月,有時達6月。

  該種與蓮座紫金牛***A. primulaefolia Gardn. et Champ.*** 相似,但該種植株較高,莖較長,葉面的毛基部隆起如小瘤,極易區別。 該種有的個體全株為紫紅色,有的則為綠色,故有紅毛氈與白毛氈之稱。

  虎舌紅的生態習性

  喜溫暖、半陰環境,夏季需充足水分,冬季需乾燥和有充足陽光。盆栽土壤以腐葉土、泥炭和砂的混合土壤為宜。

  常綠小灌木,生命力極其旺盛。栽培時間越長,觀賞價值越高,單株自然壽命可達20年以上。通常高25~40cm,有發達的根系,3~10月陸續萌發新葉芽,花期5~6月,7月掛果,9月起紅熟,第2年新果長出,上年紅果陸續掉落,所以,全年可觀果觀葉。喜陰耐熱,喜溼喂曝,適宜室內長期擺放觀賞。生長適宜溫度為12~31℃,能耐-5℃的低溫。全國各地均可栽植。-7℃以下葉片萎蔫,可去掉葉片覆蓋地膜越冬,翌春迅速萌發大量嫩茸茸葉片,極其賞心悅目。 喜溫暖、半陰環境,夏季需充足水分,冬季需乾燥和有充足陽光。盆栽土壤以腐葉土、泥炭和砂的混合土壤為宜。

  虎舌紅的繁殖方式

  常用播種、扦插和嫁接法繁殖。

  【種子繁殖】種子成熟即可採收,晾乾收藏。春季3-5月播種,選擇肥沃的腐葉土、泥炭、沙作繁殖基質,播種20-25天發芽,發芽後3-4周,長有2片真葉即可移上盆。種子也可不採摘,種子在枝頭上自行發芽,掉入盆內長出小植株。

  【扦插繁殖】4月中旬-9月下旬進行。插穗用主枝條或側枝條,剪成長5-6cm,去掉或留下少量葉片,以減少水分蒸發。插後應蔽蔭,保持土面溼潤,20天后生根。

  【根系繁殖】可利用根櫱苗分株繁殖或將過長的根分成幾段,按自然朝向或臣平伏埋入繁殖基質2cm左右,半個月左右即可萌發新枝。全年均可結合換盆進行,用腐殖土壤、塘泥、沙壤土作盆土為佳,一盆栽植1株,或大盆均勻栽植3株或5株。

虎舌紅的養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