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芋怎麼養竹芋的價值

  竹芋的根莖肉質,紡錘形;莖2歧分枝。葉薄,卵形或卵狀披針形,綠色,頂端漸尖,基部圓形,背面無毛或薄被長柔毛,家養竹芋需要注意什麼問題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竹芋的養殖方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竹芋的養殖方法

  準備

  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種苗。根據種苗規格,選擇大小適宜的花盆。選擇適宜的栽培溫室,並做好溫室的清潔消毒工作。選擇保水、保肥、通透性好、pH值為5.5、EC值<0.5毫秒/釐米的基質,做好基質準備工作。盆土應選用肥沃、疏鬆的酸性土壤,可用腐葉土或泥炭土2份、珍珠岩1份和少量基肥配成培養土,絕不可用粘重的土壤。春季可結合繁殖進行換盆。

  上盆

  基質基質需要透氣性好,有一定的纖維長度,才能保證竹芋根系良好生長。若基質pH值適宜,則在此基質內再加入適量珍珠岩***大顆粒***會更好,泥炭與珍珠岩比例為7:3。

  栽植

  深度適宜的深度即為澆透定植水後,花盆內基質面與種苗基質面相平,栽植過深不利於萌發側枝,過淺植株生長到一定階段會出現東倒西歪的情況。

  澆水

  竹芋對水的要求比較高,不同品種的竹芋對水分的需求也不一樣。‘青蘋果’竹芋和‘天鵝絨’竹芋葉片薄且大,澆水間隔時間短,‘豹紋’竹芋葉片厚且較細長,澆水間隔時間長。

  溫度

  竹芋生產溫室適宜溫度為20-28℃之間,最低溫度不能低於18℃,否則會導致竹芋生長進入停滯狀態,而且停滯時間無法預知,恢復再生長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在低於18℃的環境下相對溼度較大,竹芋會滋生病害,以鐮孢黴菌和腐黴菌最為常見,導致竹芋根部腐爛最後死亡。夏季溫室溫度要儘量低於30℃,如果高於35℃,竹芋同樣會停止生長。在高溫情況下相對溼度會減小,竹芋的蟲害就會相應增多,蟲害以紅蜘蛛為主,個別竹芋品種還會受到薊馬的危害。一旦發生蟲害很難根除,即使將成蟲全部殺死,在條件滿足的情況下,新一輪蟲害又會立刻滋生。

  溼度

  空氣溼度最好在70%-80%之間。北京春季天干風多,又適逢萌芽展葉期,應保持較高的空氣溼度。如溼度過低,則新葉伸展不充分,葉小、焦葉、黃邊、無絨質感影響觀賞。應經常向葉面及植株周圍噴水,以增加空氣溼度。北方可利用罩袋等阻隔乾熱風,罩袋要封嚴,連盆置於陰處,以營造一個溼潤的小環境。夏季和初秋在陰雨天空氣溼度大,可撤罩保護,但連續晴天要注意增溼保溼,應經常保持盆土溼潤。冬季少施水,保持盆土乾燥,保持室溫13℃以上,並外罩塑料薄膜保溫保溼。

  光照

  竹芋本身是一種附生植物,故不需要太多的光照,剛上盆1周內將光照控制在4000-5000勒克斯,後加強至7000勒克斯。光照與植株擺放密度有很大關係,如果溫室面積小,植株密度大,必須將光照提高到9000勒克斯,否則會出現側枝倒伏現象,但在竹芋整個生長過程中要避免高溫和強光照。

  肥料

  竹芋對高濃度肥料很敏感,不要過量施肥,否則易出現燒葉現象,所以定期檢查盆內基質的EC值、 pH值很重要。當基質EC值在0.3毫秒/釐米以下則澆肥水,反之澆清水。上盆後,注意觀察根系的生長髮育狀況,適時澆第1遍肥水,這一點尤為重要,施肥過早在盆內積累,過晚則影響生長速度。第1遍用EC值為1.0毫秒/釐米、pH值為5.5的肥水澆灌,不管用單一肥或複合肥,鉀的含量為氮含量的1.5-2.0倍,生產出的葉片不僅光澤好而且肥厚濃綠。在溫室溫度低的情況下,注意控制澆肥量,否則會引起葉片“吐水”現象,此狀況持續時間長,則會出現焦邊。施第1遍肥後,隨著植株生長慢慢加大肥水的EC值,從1.2-1.4毫秒/釐米,最後控制在1.4毫秒/釐米,根據基質的EC值決定。

  竹芋的主要價值

  食用

  竹芋粉幾乎全是澱粉,不含維生素,蛋白質含量僅0.2%。可用做湯、調味汁、布丁和尾食點心的增稠劑。加水煮沸成透明、無臭的可口糊狀物。竹芋粉質細與其他澱粉相比可以在較低溫度和較短時間的條件下烹調,又易消化,特別適合做不能煮過頭的牛奶蛋糊等蛋品,也適宜製作淡味、低鹽和低蛋白的食物。

  藥用

  塊莖:甘、淡,涼。清肺,利尿。用於肺熱咳嗽,小便赤痛。

  觀賞

  竹芋枝葉生長茂密、株形豐滿;葉面濃綠亮澤,葉背紫紅色,形成鮮明的對比,是優良的室內喜陰觀葉植物。用來佈置臥室、客廳、辦公室等場所,顯得安靜、莊重,可供較長期欣賞。 在公共場所列放走廊兩側和室內花壇,翠綠光潤,青蔥宜人。

  竹芋的繁殖方式

  分株

  竹芋一般分株繁殖,春季氣溫20℃左右時繁殖最理想,但只要氣溫、溼度適宜,也可全年進行。繁殖時用利刀將帶有莖葉或葉芽的根塊切開;少量繁殖可把割切的帶莖葉及葉芽的根塊直接置於泥盆中;大量繁殖時,應置於苗床上;溫度、溼度達不到要求時應用薄膜覆蓋;一定要使薄膜內的溫度達到20-28℃,溼度80%以上。

  扦插

  扦插繁殖一般用頂尖嫩梢,插穗長 10-15釐米,視葉片大小,保留葉片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插穗用 500ppm的奈乙酸處理2-3秒鐘,也可用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及ABT生根粉處理。 插穗處理後插於苗床,株行距 5×10釐米為佳。上用薄膜弓棚覆蓋 ,管理方法同分株繁殖一樣。扦插繁殖在溫度不低於20℃時任何時候都可進行。 插穗30-50天生根;但扦插成活率不如分株繁殖高;一般在50% 左右。

竹芋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