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高三學生學習的文章

  高考是中國的一項基本的教育制度和複雜的系統工程,是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間的銜接。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尋找屬於自己的“考試模式”

  不同的人解讀試卷的習慣並不一樣。我比較喜歡看那些做對的題目是怎麼對的,因為這樣給人的感覺真的很好。

  很多人做完卷子之後的檢查就是把題目重新做一遍,這樣做沒什麼效率,我喜歡自己把卷子批改一遍,假設自己就是那個改卷子的老師,一點點批改下來……

  ***一***

  模擬考試的瘋狂期,大量不知道真偽的內部猜題滿天飛,幾乎每天你都會收到一兩張這樣的卷子,不是專題測驗就是綜合測試。這個時候,你更要掌握主動權,要學會不被試卷壓迫。

  首先看是綜合測試還是單個知識點的測驗,如果是綜合測驗,就先收下,留到週末自我檢測一下;如果是單個知識點的測驗,就在複習完第一遍之後做一套。在做題之前還要檢查一下題目的難度,如果實在很變態,那就不要自我折磨,要做適合自己難度的題目。不要總是覺得難題才能體現水平,因為高考中大部分題目都是中等的,最難的題目做不出來影響也不大的。高考時數學科的最後一道題目我就沒做出來,做出來耗費的精力實在太多,於是去檢查前面的題目了,最後還是能夠得到 143分。

  卷子也並不是做過就放過的,一定要收下來認真解讀一番。解讀試卷花的時間並不亞於做卷子的花費。不同的人解讀試卷的習慣並不一樣。我比較喜歡看那些做對的題目是怎麼對的,因為這樣給人的感覺真的很好。當然了,錯誤的地方一定要認真,不要試圖去記答案,除非你實在不明白為什麼錯了,要找到所以正確所以錯誤的原因,這樣才能真的避免再一次出錯。一道題做對了,也要認真看一下,認真揣摩一下,題目要考察的是什麼,出題者是怎麼設定混淆點,你是怎麼樣看出來,又是怎樣抓住要點的。這樣一套總結下來,你會發現,好多題目都是一個型別的。

  題目雖然千變萬化,可都是課本上的知識點。抓住要點之後就有針對性地去看看書本,看看參考書。把一個一個的專題弄明白,把一個一個的知識點搞懂。

  只掌握基本的還是不夠的,這樣應付考試還是很吃力,要向更難的地方進發。

  文科的東西要想考高分,在我看來,一個是深度,一個是廣度。不過限於當代中國的基本國情,要想自己發揮,往深度挖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專家已經把問題的現象本質都分析得差不多了,沒有接納別人思考的餘地,而且高中生很難有比較好的理論修養,我們不必也不能苛求深度。但是另外一個,廣度的要求,卻是可以達到的。大量的閱讀可以彌補思維深度不夠的缺陷。一些熱點問題,會有比較權威的理論定性和解釋。這種解釋往往還是很有說服力的,從東漢的太學以來,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關心時事就是一個好習慣,希望大家能有這個習慣。

  ***二***

  另外分享一個小小的技巧。很多人做完卷子之後的檢查就是把題目重新做一遍。而我更喜歡自己把卷子批改一遍,假設自己就是那個改卷子的老師,一點點批改下來,確定可以給分的,不太確定的,確定不正確的。三類判下來,基本就檢查了一遍,也估計出來大概能得多少分,不會考完還是兩眼一摸黑,到處找人對答案。

  還有很多人認為心態很重要,有人為了一個好的心態,連考試用的筆和橡皮都要挑選好久。我並不覺得這是沉著冷靜,我從來就是隨隨便便拿起東西就去考試的。還有很多人,考前成群結伴去禱告。在我看來,大把功夫花在這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恰恰是心態不好的表現。心態不是憑空出現的,只有知彼知己,才能樹立正確的心態,單純靠臨時抱佛腳,怎能樹立信心呢?不要單純為了心態而調整心態,不管心情多麼不好,做一套卷子下來,全部都正確,我想也不會有什麼不高興的了。當你真正沉浸在學習中的時候,沒有什麼值得煩惱了。只有很純粹的喜悅和努力。

  ***三***

  也不要希望能夠擺脫一切的煩惱,然後靜下心來認真學習,你要是不自己積極學習,幾乎沒有什麼時候不會被打擾。我曾開玩笑說,我就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活著的完美主義者。大家到了大學才發現高中生活還是十分幸福的,有個目標,有個方向,吃飽了睡醒了,一路狂奔,跑到終點就是幸福。

  如果你總是希望完美,那麼你只能沉湎在過去的虛擬回憶中,或者乾脆“死去”。這個世界不存在完美,我們還是一樣地活下去。不要指望等到心平如水時再去學習,那你永遠等不到學習的時候。在學習中慢慢平復心情,生活本來就是這樣的,你覺得呢?

  在這個時候,也不要有什麼大的改變。不管是生活習慣還是學習習慣,都不適合做大的改變。新的方法總是要花上時間來適應的,而且不一定就是最好的。考試模式這種東西,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模擬考試期將來,正是同學們鍛鍊自己考試能力的時候,不要錯過每一場考試,從現在開始,尋找出自己的“考試模式”,我想,到高考時,便沒有什麼可慌張的了。

  :高三學生如何提高睡眠質量

  何倩是一名正在讀高三的學生,近一個月來她顯得有些精神不佳,經常悶悶不樂,對以前很喜歡的晨讀和運動也提不起興趣了,而且常常覺得自己疲倦無力。原來,她每天夜裡都會在兩三點鐘驚醒後心緒繁雜、難以入睡,第二天醒來後,還有頭暈等身體不適症狀。連續的睡眠不好,讓她的生活和學習都受到了影響。隨著高考的臨近,平時學習成績很好的阿虹也患上了失眠症,每晚入睡前,她就開始焦躁、恐慌,白天發生的事情都會在腦海裡一一重演,焦慮的情緒讓她根本就無法入睡。

  充足而良好的睡眠是保證高三學子精力充沛、心態寬舒與平衡的前提。但遺憾的是,很多高三學子既沒有足夠的睡眠時間,也沒有很好的睡眠。有的同學因考前過度緊張常常失眠,有的同學即使能及時入睡,睡眠質量也不高,如睡眠不深、整夜做夢等。很多高三學子都說:美美地睡上一覺簡直是一種“奢求”。下面是一些高三學子的睡眠狀態:

  情況一:放學回家就開始做作業,持續好幾個小時,在這個過程中不得不與睏倦“作鬥爭”。一到半夜,開始精神抖擻,凌晨2點了還興奮得睡不著。連續幾天精神很好,一段時間後,變成一到學校上課就想睡覺。

  情況二:明知道到了高三該加油了,但意志力較薄弱,放學回家後不能靜心學習。儘管心裡並不輕鬆,但又想睡夠了再學習,可睡了就醒不來,醒來後就著急,愛發脾氣。變得愛遲到,學習狀態不佳。

  情況三:過分貪睡,經常是一副睡不醒的樣子,無力應對高三,睡覺成了逃避現實的方法。

  顯而易見,失眠、睡眠紊亂、睡眠不足、睡眠質量不高、早醒等睡眠問題給高三學子帶來的不良影響還不小。睡眠問題將導致精神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學習效率降低、作業和考試錯誤率升高等。如果睡眠問題長期存在,還會導致大腦皮層功能紊亂、神經衰弱及某些神經症的發生,對高三學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影響了高三學子的睡眠呢?作業多、考試頻繁、競爭壓力大是影響考生睡眠的主要因素。

  調查發現,高三學生每天做課外作業的時間超過4小時的達到70%以上,超過5小時的達到35%。高三學生平均每人擁有18本學習資料,最多的居然有99本,閱讀研究這些複習資料剝奪了他們不少休息時間。在高三學生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大考月月有***月考、模擬考***,小考三六九***單元測驗***”,頻繁的考試使學生的心理壓力很大,精神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狀態。有的學生一遇到考試,就要全力以赴,焦慮不安難免,睡不著覺也成了家常便飯。而上名牌大學的渴望、家長和老師的期望、激烈競爭的壓力等也讓部分高三學子以犧牲睡眠時間為代價,想要多出一些時間來複習功課,提高學習成績。

  趙文是高三理科重點班學生,學習成績中等偏上。老師說他如果保持這樣的成績,重點本科沒問題,但是如果想再提升一個層次,考取名牌大學,還要在高三剩下的時間裡紮紮實實地拼搏一番。聽了老師的話,趙文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要比以前多花三倍心血和時間,爭取考上名牌大學,為今後的輝煌人生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也許由於求勝心切,從那以後,趙文心裡總憋著一股勁,他按照預定的計劃,每晚做題、溫書到凌晨1點,早上5點準時起床,背英語單詞和讀語文課文等。剛開始的一段時間,趙文還覺得這樣效率挺高的,但好景不長,他堅持了不到一個月,就感到吃不消了。白天上課精力不集中,腦子不好使,雖然不至於在上課時睡著,但總感覺非常疲憊,很想躺下。更要命的是,趙文白天在學校迷迷糊糊,到了晚上卻興奮起來,很晚了也不能入睡,導致第二天常常在課堂上“夢周公”。

  另外,學生的個人情緒和家庭環境也成為影響學生睡眠的重要原因。

  充足的睡眠對複習迎考是相當重要的,每天睡眠8小時,是滿足一個人生理需求的基本保證,高三學子也不例外。但是,高三畢竟是不平常的一年,高三學子自身面臨著較重的學習任務和較大的心理壓力,致使睡眠減少、睡眠質量不好等。也有的家長出於對孩子的期望,要求高三學子減少睡眠,多用一些時間在複習上。這些情況都是在所難免、情有可原的。但是,高三學子無論學習壓力多大,功課多緊,睡眠時間也絕對不能低於6小時,這是高三學子的睡眠底線,不能突破。

  要改善睡眠,最重要的是心理上的調整和積極的學習行動。同學們在睡眠時要儘量放下心中的包袱,樹立學就是學、休息就是休息的觀念,先學習再睡眠,避免因為任務未完成而影響睡眠的現象。當因為緊張、擔心而無法入睡時,可以把自己的擔憂寫在紙上,有些沒必要的擔心就可以自動拋棄,解決辦法的思路更加明瞭,心裡也就踏實多了。對於失眠的高三學子來說,一方面應積極調整心態,減輕因失眠而帶來的心理壓力。事實上,失眠與心理壓力常常產生惡性的互動。另一方面,應通過科學地安排生活,建立有規律的起居來克服失眠,如在睡前一小時內,不要做太難的習題,也不要思考一些太深入的會引起情緒波動的問題。同時,在飲食上也可採取一些措施,如睡前喝半杯濃牛奶幫助入睡等。

  在激烈的競爭氛圍中,一些高三學子存在這樣一種心態:別人學到多晚,我就要學到多晚,彷彿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感覺沒有輸給別人。這種想法往往會導致盲目地“開夜車”,很不利於正常的複習備考。因此,高三學子應該系統地安排自己的學習,不要受別人的影響,不要與別人比學習時間的長短,而要比學習效率。要在精力比較充沛的情況下自己決定學習時間,有條不紊地安排生活和學習。在身體允許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加長學習時間,但如果影響了白天的學習效率,就要馬上調整。

  有的高三學子睡眠的時間不短,但是白天仍感到睏乏,這就涉及到一個睡眠質量的問題。深度睡眠可以提高睡眠的效率,讓人在短時間內獲得良好的休息。如何進入深度睡眠?高三學子要切記:千萬不要看完書後直接上床,或放下書倒頭便睡,這樣不利於進入深度睡眠。因為人的大腦從興奮狀態到睡眠狀態,應該有一個過渡、緩衝的過程。因此,應該在睡覺前讓大腦放鬆5分鐘,可以到戶外慢跑5分鐘,使思維放鬆下來。如果不愛運動的話,可以洗一個熱水澡,起到為全身按摩的作用,這樣就能睡得香、睡得踏實。

  高三學子還應該學會調節自己的睡眠。如果夜間睡得少,睡眠質量不高,可以通過午睡來調節。午睡的時間不宜太長,一般應在10分鐘到半小時之間。不要小瞧這一點工夫,中午睡10分鐘相當於晚上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的深度睡眠,它能讓你在下午保持充沛的精力。另外,應注意一些“細節”,如睡覺的時候向右側臥,保證睡衣寬鬆而柔軟,被子不要蓋得過厚等。睡覺時千萬不要矇頭,因為矇頭睡覺時,隨著棉被內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升高,大腦會供氧不足,長時間吸進汙濁的空氣,不僅睡眠質量不高,還對大腦損傷極大。

  :這一年,我們正高三

  這一年,我們正高三,大家說,高考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高三時沒有硝煙的戰場。我們在戰壕裡摸爬滾打,期待著勝利的號角吹響。這一年,時間最終會風乾寫滿字跡的試卷,卻難以吹散你我的記憶。

  這一年我們習慣了在天朦朧的時候起床、習慣了帶著惺鬆的睡眼洗臉、刷牙、習慣了懶的吃早餐就帶著課本直奔學校,邊走著邊咒罵著可惡的教育制度並計算著距離星期天的時間;滿腦子的睡意直想讓自己在鈴聲響起的那一刻睡去,把書堆的高高地,假裝低著頭看書,卻在頭放在書上的一剎那安然睡去——即使是冬天,也感覺睡覺是溫暖的……醒來後,看著高考的倒計時,無奈的用冷水洗把臉;看看課程表,數學、英語、物理;就是沒有自己喜歡的體育、電腦;計劃著在語文課小憩一會、計劃著在英語課上完成未完成的物理作業;

  這一年,我們正高三。喜歡在桌上寫滿自己的青春誓言、喜歡在牆上寫下自己的無奈、喜歡在下課鈴聲響起的那一刻悄然睡去、喜歡在吃飯的時間裡去操場投兩把籃球、看看自己好久沒看的雜誌、報紙、喜歡站在陽臺上望著樓下走過的女生,並大肆的點評一番、喜歡一群哥們在一起起轟一番發洩一下自己青春的無奈、喜歡在教室的後排小聲的討論著NBA.足球.F1;喜歡在樓梯口和自己喜歡的那個他***她***來個刻意的不期而遇;

  這一年,我們正高三。為了一道物理題我們可以熬上一個晚字習,為了請教一道題目我們可以忘記放學的鈴聲~~~ 害怕著每一次的考試,卻又期待著每一次考試,害怕成績的宣佈,卻又期待著成績的宣佈,假裝不關心自己的成績,卻在沒人的時候把牆上的成績排名一遍又一遍,對哥們說:晚飯我不想吃,你自己去吃吧!然後自己回到教室啃著數學題。對父母說:爸、媽,我等一等就睡。卻在夜裡一、二點的時候匍伏在桌上呼呼睡去,對自己說:下次考試如果再不進步,爺就不努力了。可自己不管進步退步,努力的汗水卻從來沒有停止流過;

  這一年,我們正高三。習慣了早上五點多一點起床,習慣了早上六點鐘上學,習慣了中午花很少的時間吃很有營養的午餐,習慣了晚字習十點放學而大家都沒有離去,習慣了夜裡在宿舍打手電筒看書……

  一轉眼我們即將告別高三的苦日子,一切的習慣變得那麼的不習慣。

  我們曾經堅信,自己的青春會在高三結束的那一刻得到釋放,以為自己迎來了人生的又一春。可我們卻又常常想起高三的日子,想回到高三的教室看看自己留下的汗漬,想回到高中的教室看看寫滿作業的黑板,想回到高三的教室看看自己曾經在牆上寫下的詩,想回到高三教室聽聽黑板下的青春誓言是否繞樑不捨離去,想見見一起從黑色六月走過的哥們,想見見上課不忍心將你從睡夢中吵醒的老師……

  想著將來在大學裡揮霍著自己的青春,回想起高三的日子,總是有種想流淚的衝動,即將逝去的高三歲月,永遠是我們心中關於青春的最美好回憶。那個誰……記得“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嗎?

  再送你一句吧——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以往生命的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