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辯題

  辯手拿到下一場辯論的辯題時,首先做的第一步便是分析辯題,那麼如何辯題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辯論賽中分析辯題的小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審題的技巧

  審題的目的是弄清辯題的含義,認識辯題對雙方的利弊, 把握雙方爭辯的焦點,以便確立對自已有利的論點和策略。為 此,雙方應對辯題進行全面、深人、透徹地審視、分析和研究。具體說來,審題可運用以下方法和技巧。

  1分析題型 把握基調

  任何一個辯題都包含著特定的論爭範圍。審題首先要從巨集 觀上分析瞭解辯題涵蓋的領域及與之相關的諸多因素,認識辯 題型別、色彩,明析辯題的利弊難易之點,把握雙方可能交火 的戰場等問題,做到知己知彼。需要剖析的內容有:

  ①析辯題型別。

  就是從不同側面和角度分析辯題性質,弄 清其特點。通常要從兩個角度分析:

  從性質上看,辯題分為三 類:一是價值性命題,即辯論某件事情是否較好;二是事實性 命題,即辯論某件事是否真實;三是政策性命題,即辯論某事 該不該做。

  從辯題內部的邏輯關係來看,又可分三種形式:一 是從屬型,即辯題提出的兩種事物彼此是從屬關係;二是條件 型,即辯題提出一類事物是另一類事物出現的前提;三是比較 型,即對同時出現的兩種事物比較其優劣。不同性質、不同形 式的辯題必然導致辯論方向、邏輯要求、立論角度、論證方 24 式、引用論據有所不同。

  因此,分析辯題首先要為其“定性’ 看它屬於哪類性質的辯題;而後為其“ 定位”,看它包含著哪 一類邏輯關係。比如,剖析辯題“ 大學畢業生當基層軍官是大 村小用”,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價值性命題,是討論這件事情好 不好的問題,我們應從不同價值觀念人手展開探討和論爭;從 辯題的邏輯關係看,這個肯定判斷句屬於從屬型命題,我們應 著力探討兩者之間的從屬關係是否成立,掌握了辯題的屬性 便可由此引申,進一步探討立論的方向。

  ②看辯題傾向。

  即分析辯題所包含的理性意義是否與社會 的普遍看法、時代思想傾向合拍。一般說來,辯題含義與社會 思想傾向相一致的一方,會佔有客觀優勢,辯論起來順理成 章.易於造成有利態勢。相反,當所持觀點與現時情況不符, 或與之所涉及的政策條文相悖,或明顯的涓極片面時,該方就 會處於不利地位,維護這樣的論點困難較大。比如,辯題: “中學生異性交往利大於弊”,正方觀點明顯與社會觀念和現實 情況相背離,論證起來必然如同為一個垂死者打針輸血,要把 他救活,其難度可想而知。因此,持背時、背向觀點的一方必 須別出心裁,或在立論角度,或在背景材料上,精心謀劃,找 出“理”來,才有可能勝算。

  ③察辯題色彩。

  就是分析辯題的感情色彩與語境人情、辯 場情緒是否相容。有的辯題包含的某種感情傾向很可能與語境 人情不協調。審題時就要細細體察,看它在哪些問題上可能觸 25 犯“眾怒”,引起反感,從而及早進行策劃,以繞開“雷區”; 同時看在哪些感情上可以與觀眾共鳴,贏得同情,就要充分利 用。比如,在某大學一次辯論中,辯題是:“大學生談戀愛弊 大於利”。從理性角度看,辯題有利於正方,但是從現場氣氛 和大學生的普遍情緒來看,又有利於反方。這樣,作為正方就 必須考慮到這種感情色彩的影響,在立場和感情傾向上有通盤 考慮,處理好維護本方觀點與照顧觀眾感情色彩的關係,小心 翼翼地開闢前進的道路。

  2 由寬到窄,探求焦點

  在認清辯題性質、傾向、色彩之後,就要從微觀角度 把目光投到辯題本身,進行剖析研究,一層一層地探求雙方的分歧,捕捉辯論的要害之點,觸及辯論的實質性問題,全面把握辯題內涵。辯題通常表達一定的判斷,由一組概念組成。這些概念本身包含著一定的內涵和外延,同時概念之間還存在著某種相互制約和彼此影響的關係。分析辯題就要把這些概念及其彼此間的邏輯關係和相互影響搞清楚,以便有效地限制對方,為自己突破辯題的侷限,建構優勢,創造自由。

  一般情況下,分解辯題可分為三步進行:

  第一步,逐一明析概念。即把辯題分解成最小的意義單位。

  對每一個小單位進行研究,確定其含義和作用。可以通過定義概念的方法,把每個概念的內涵及所指物件搞清楚。

  第二步,分析辯題範圍。就是搞清辯題所包含或所涉及的實際內容。

  通常是通過分析辯題中每一概念的範圍來勾畫辯題的範圍。

  第三步,由寬到窄逐步“聚焦”。

  很多情況下,雙方辯論的並不一定是整個辯題,而往往是在一些關鍵問題上成為必爭之點。因此,在分解辯題的基礎上,還要找出辯題中最關鍵、最要害的詞、片語,確定辯題核心,明確辯論的焦點。有些辯題的分歧、對立點比較明顯、單一,其異認點就是爭論的焦點;也有些辯題的分歧點較多、較雜,難以識別,這時就應反覆比較,區分其中心論點與從屬論點,分清主次,抓住‘題魂’。

  3拓展思路,優選角度

  在分析辯題過程中,必須開啟思路,把問題想得更寬更遠更深更透些。為此,就要多設疑,多提問,儘量把觸角伸到更廣泛的未知領域。從辯題的內外聯絡,從歷史的和現實的狀況中講行廣思,還要從對方的立場進行思考 提出問題,才可能找到於已有利的最佳立論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