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逃避責任的日記作文

  每個人身上都揹負著不同的責任,當你逃避時,責任只能越發沉重,讓你喘不過起來。下面一起和小編學習一下逃避責任的作文吧!

  逃避責任日記篇一:

  我們從出生到離去,儘管不斷變化著角色,卻始終脫不去角色為我們帶來的責任。這一份份的責任其實並不沉重,只有我們當它是壓力的時候,它才會開始壓榨我們的生活。所以,當我們覺得生活的有些低氣壓時,只能說我們的目標過高了、想揹負的責任太多了。每個人都有其在特定時空下的責任,丟棄就尋不回了。面對責任,我們只能正確面對,而不能選擇逃避。

  孩童時,我們的責任是健康地成長,拉緊父母的手,踩在他們鋪好的路上快樂地成長;學生時代的我們,最重要的責任是不讓時光白白流走,是不去浪費我們的青春,是讓我們的動力做出最大的功;走入社會,我們的責任是不荒廢自己的人生,是拼搏與不服輸;作為國家的一分子,那份責任就必須去維護自己的祖國。擁有事業,就有責任讓它輝煌;擁有家庭,就不責任讓它溫馨;擁有青春,就應讓它燃燒;擁有夢想,就該讓它成真。同樣,擁有責任,就不該背棄你的承諾。

  責任很重,背起來很辛苦,但不是都在揹負嗎?遺棄你的責任,你的人生就不完整。

  一時的輕鬆與得意,在未知的將來,或許會換來無法預知的侷限和讓人茫然無措的痛苦。這了某一個方面的利益,而做出本質上的犧牲,代價會不會太大?當年蘋果公司一度為了手機外觀的美麗,放棄了天線的適用性,導致了新款手機訊號方面的缺陷。而今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在注水的最佳時期選擇了迴避,帶來的就是如今日本經濟的全面危機。

  太多的決擇發生在不勝任和利益之間,太多人在面對這樣的決擇時選擇了利益。贏一時之快的同時,也迎來了無休止的後悔。面對本可以渡過的危難,因為之前的選擇而不得不停下腳步、放棄原來的目標,重新選擇新的道路。

  其實,在人生的旅途中,對於責任,每個人都背的辛苦;面對困難與挑戰,每個人都走的小心翼翼。看似斬斷了面前的困難,卻不知失去原先的“痛苦”後,迎來的並不一定是光明,而可能是更難走出的黑暗。所以,面對責任,我們決不能選擇逃避。

  逃避責任日記篇二:

  有人說:“逃避是一種手段,一種方式,一種讓自己遠離痛苦的辦法。但往往逃避了之後,你會感到更加痛苦。”我一直不明白這是何意?

  直到有一次……

  班裡一直有一盆精心培育的吊蘭,由於老師信任我,便讓我負責照料,我興奮地負擔起了這個責任。可是,沒過幾天,我便淡忘了這件事,忘記了給它澆水,蘭花漸漸有些泛黃。有一次,班裡的一個男生不小心將籃球砸在吊蘭上,使吊蘭聳搭下了自己的高昂的腦袋。老師很快發現了這些問題,便向我詢問花枝泛黃和彎曲的原因。我害怕老師責罵,便將所有的責任一次性都推到了那個男生身上。結果他被老師狠狠地批評了一頓。看著那個男生追悔的眼神,我突然有了一些自責,我,居然在無意間逃避了本該屬於自己的責任。

  從那以後,我一直陷在對這件事的痛苦自責裡,無法自拔。

  這是我第一次經歷的逃避,也同樣是最後一次。我這才發現逃避是為了自己擺脫痛苦,可卻也讓我更加深陷在了痛苦之中。

  讓我真正想對逃避說:“不”是在一次書海遨遊中,當時,我正細細品味著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我被陶淵明清馨的寫作風格所吸引,不禁想了解一下其寫作背景。可是讓我意想不到的是,他居然是因不滿朝廷中的陰暗,不想與其為伍,才隱居山林的。

  這使我有了一陣極大的觸動,不得不承認,陶淵明“不為五十鬥米折腰”的膽氣令我佩服。但相比當時的情況不是更應該挺身而出,儘自己的力量再拼一把,或許還有機會呢?陶老這種逃避現實,逃避官場的做法深深激起了我的不滿。我不由地想到了蘇軾、柳宗元、辛棄疾等著名詩人,他們都沒有逃避,而是勇敢面對,他們才是我應該學習的榜樣啊!

  其實,逃避不是一種本事,它僅僅是一種無能的體現。我並不該逃避於事物本身的性質,而是應該勇敢地對逃避說“不”。

  逃避責任日記篇三:

  我們降臨到這個世上,就註定有屬於自己的使命和任務,就註定有些逃不掉的事。而責任則是我們最特殊的使命。有時,你會不會去花些時間想想,責任是什麼,我們怎樣才能把它發揮到淋漓盡致。責任是晶瑩的露珠,折射出人的精神光芒,責任是炙熱的岩漿,噴發出無窮的潛能;責任是凝重的發碼,真實地稱量出人生的價值;責任是堅硬的磐石,為你鋪好面向理想的光明大道。

  我們是中學生,最大的任務就應該是好好學習,履行好自己的責任。不應該去過多的干涉與我們無關的事情。責任是相互的,對父母,對社會上的所有,只要你負了責任,別人一定也在為你負責。我們無時不刻都在與責任打交道,我們必須學會去承擔它給予你的懲罰、你的獎勵。不論有多殘忍,都得去接受。這只是對責任的初步認識。它有時就像是一顆參天大樹,時時引導著我們尋找正確的路徑。它有時又像是魔鬼,好像有意要把你拉進深淵。它有時又像是一位端詳的老人,好像總是和你嘮叨著它的故事,反反覆覆。或許,這就是他的性格吧。我把它當做我的朋友,很細心的朋友,它天天找我的茬,糾正我的毛病,也時刻提醒我:這件事不好,不要做;這件事有利於你的成長,要多去參與。天啊,比媽媽還囉嗦。只是,它比媽媽有用點吧。

  作為一個警察,他的責任是幫助遇到困難的人。作為一個醫生,他的責任是幫助被疾病困擾的人。作為一個老師,他的責任是教好每一個學生。作為一個員工,他的責任是做好他應該做的事。生活中的任何一個職業,大到主席,小到剛出生的孩子。他們都擁有責任。責任就像一個永遠擺脫不掉的東西,纏著你一輩子。這就是命。你的生命裡註定有它。沒有它,還真活的不像樣呢。

  不知道還該怎麼寫下去,寫來寫去還是一樣的性質。責任是我的朋友,最細心的朋友。我也應該對它負責。這是我的義務。

  逃避責任日記篇四:

  逃避責任真的會被大眾恥笑,未必。——題記

  眾所周知,有一個勵志故事:小鷹在出生後不久就會被老鷹推下懸崖“掃地出門”,這是為了鍛鍊小鷹的獨立能力、為了鍛鍊小鷹的飛行能力,以便小鷹成為可以嘯傲九天的王者。這篇故事被人們稱讚,人們還以此教導孩子要獨立,面對難題要學會克服不要想著父母的幫助。可是老鷹的做法正確嗎?大家的回答一定是:正確。可是從另一個角度分析老鷹並沒有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啊,它將小鷹推下山崖就是不負責任的表現,難道不是嗎?

  人們為什麼稱讚老鷹做的正確,只是因為它鍛鍊了小鷹。是的,這是不可否認的。它是鍛鍊了小鷹但同時它又犯下了怎樣的錯誤,而這些錯誤怎樣誇口,這些錯誤導致了多少悲劇的發生,這些錯誤又怎樣被人“稱讚”。你可曾考慮過?你又曾考慮過你曾經做過多少這樣的自欺欺人的似乎是負責任行為?

  梁啟超的《最苦與最樂》中提及到:“承擔責任是每個人應該做的,它會使人開心、愉快。”“承擔小責任有小快樂,承擔大責任有大快樂。”“責任概含了人一生的全部。”他提及了很多關於責任的看法,提出了許多關於不負責任要付出的代價與負責任的優點、好處。但他自己履行到自己應負的責任了嗎?可以說沒有。但他還是被後人稱讚,為什麼?只因為他是戊戌六君子之一,他為中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我們要真正的負起責任,不是去模仿負責任,不是欺騙自己與他人,不是視它為負擔。責任始於生而終於死,認清責任的真諦吧,不要再被自己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