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癌是指起源於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類。那麼癌症的表現都有哪些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癌症的表現

  1.癌症的區域性表現

  ***1***腫塊:癌細胞惡性增殖所形成的,可用手在體表或深部觸控到。甲狀腺、腮腺或乳腺的癌可在皮下較淺部位觸控到。腫瘤轉移到淋巴結,可導致淋巴結腫大,某些表淺淋巴結,如頸部淋巴結和腋窩淋巴結容易觸控到。至於在身體較深部位的胃癌、胰腺癌等,則要用力按壓才可觸到。惡性腫瘤包括癌的腫塊生長迅速,表面不平滑,不易推動;良性腫瘤則一般表面平滑,像雞蛋和乒乓球一樣容易滑動。肺部等胸腔器官無法直接觸控到,但在胸片或CT上可以看到相應的腫塊,或在鎖骨上等部位觸控到轉移的淋巴結腫塊。

  ***2***疼痛:腫瘤的膨脹性生長或破潰、感染等使末梢神經或神經幹受刺激或壓迫,可出現區域性疼痛。出現疼痛往往提示癌症已進入中、晚期。開始多為隱痛或鈍痛,夜間明顯。以後逐漸加重,變得難以忍受,晝夜不停,尤以夜間明顯。一般止痛藥效果差。

  ***3***潰瘍:體表或胃腸道的腫瘤,若生長過快,可因供血不足出現組織壞死或因繼發感染而形成潰爛。如某些乳腺癌可在乳房處出現火山口樣或菜花樣潰瘍,分泌血性分泌物,併發感染時可有惡臭味。胃、結腸癌形成的潰瘍一般只有通過胃鏡、結腸鏡才可觀察到。

  ***4***出血:癌組織侵犯血管或癌組織小血管破裂而產生。如肺癌患者可咯血或痰中帶血;胃癌、食管癌、結腸癌則可嘔血或便血,泌尿道腫瘤可出現血尿,子宮頸癌可有陰道流血,肝癌破裂可引起腹腔內出血。

  ***5***梗阻:癌組織迅速生長而造成空腔臟器的梗阻。當梗阻部位在呼吸道即可發生呼吸困難、肺不張;食管癌梗阻食管則吞嚥困難;膽道部位的癌可以阻塞膽總管而發生黃疸;膀胱癌阻塞尿道而出現排尿困難等;胃癌伴幽門梗阻可引起餐後上腹飽脹、嘔吐等。總之,因癌症所梗阻的部位不同而出現不同的症狀。

  ***6***其他:顱內腫瘤可引起視力障礙***壓迫視神經***、面癱***壓迫面神經***等多種神經系統症狀;骨腫瘤侵犯骨骼可導致骨折;肝癌引起血漿白蛋白減少而致腹水等。腫瘤轉移可以出現相應的症狀,如區域淋巴結腫大,肺癌胸膜轉移引起的癌性胸水等。

  2.全身症狀

  早期惡性腫瘤多無明顯全身症狀。惡性腫瘤患者常見的非特異性全身症狀有體重減輕、食慾不振、惡病質、大量出汗***夜間盜汗***、貧血、乏力等。惡病質常是惡性腫瘤晚期全身衰竭的表現,不同部位腫瘤,惡病質出現早晚不一樣,一般消化道腫瘤者可較早發生。

  某些部位的腫瘤可呈現相應的功能亢進或低下,繼發全身性改變,如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引起高血壓,甲狀旁腺腺瘤引起骨質改變等。

  此外,有些腫瘤如肺癌,由於產生內分泌物質,產生與轉移、消耗無關的全身症狀,即副腫瘤綜合徵等,表現為肺性骨關節病、Cushing綜合徵、Lambert-Eaton綜合徵、異位ADH分泌綜合徵等。

  癌症的治療方法

  ***1***根治性手術:由於惡性腫瘤生長快,表面沒有包膜,它和周圍正常組織沒有明顯的界限,區域性浸潤明顯,並可通過淋巴管轉移。因此,手術要把腫瘤及其周圍一定範圍的正常組織和可能受侵犯的淋巴結徹底切除。這種手術適合於腫瘤範圍較侷限、沒有遠處轉移、體質好的患者。

  ***2***姑息性手術:腫瘤範圍較廣,已有轉移而不能作根治性手術的晚期患者,為減輕痛苦,維持營養和延長生命,可以只切除部分腫瘤或作些減輕症狀的手術,如造瘻術、消化道短路等手術。

  ***3***減瘤手術:腫瘤體積較大或侵犯較廣,不具備完全切除條件,可以做腫瘤的大部切除,降低瘤負荷,為以後的放、化療或其他治療奠定基礎。

  ***4***探查性手術:對深部的內臟腫物,有時經過各種檢查不能確定其性質時,需要開胸、開腹或開顱檢查腫塊的形態,區別其性質或切取一小塊活組織快速冰凍切片檢查,明確診斷後再決定手術和治療方案,為探查性手術。

  ***5***預防性手術:用於癌前病變,防止其發生惡變或發展成進展期癌,如家族性結腸息肉病的患者,可以通過預防性結腸切除而獲益,因這類患者若不切除結腸,40歲以後約有一半可發展成結腸癌,70歲以後幾乎100%發展成結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