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書法的歷程的日記作文

  我國書法的發展,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下面一起和小編學習一下描寫學書法作文吧!

  學書法的歷程日記篇一:

  剛開始,老師讓我先學硬筆。他找來一本空白的米子帖,在每行的開頭寫幾個容易的筆畫,讓我照他的樣子寫下去。我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寫好每一個筆畫,再小心翼翼地交給老師。可老師一接過去,不但不高興,反而皺起眉頭。評到:“這個豎的筆畫要寫得較長,你看你寫得這麼短,是不是不好看?”我立馬點頭。“然後,你寫這個折的筆畫時要頓一下,再豎下來,你自己看看頓與不頓的區別。”“還有你寫臥鉤時要寫得寬些,不然寫出來的字就會歪歪扭扭,要好好下功夫練基本功!”我聽了老師的建議,馬上糾正了錯誤。老師又讓我照他給的幾個字寫了一遍,但我還是寫得歪歪斜斜,左右不平均,他便耐心地手把手教我,還告訴我要注意一些細節。漸漸地,我便熟悉了這些筆畫,也寫得越來越好了。

  數月過去了,老師開始教我寫毛筆字了。因為宣紙上沒有米子格,字的大小、間隔要自己控制,並且中途還要蘸墨、舔墨,這使剛學的我十分困難,但我心裡同時也反覆出現一個念頭,我要超越那些比我厲害的人。就是這個信念,讓我一直堅持練下去。

  這段經歷,讓我懂得了只有不斷挑戰困難,才會爬上書法藝術的高峰。

  學書法的歷程日記篇二:

  每當我看到自己寫的毛筆字的時候,就會情不自禁地笑起來,彷彿又回到了從前,又讓我回憶起學習毛筆字的酸甜苦辣。

  苦

  第一次,我高高興興地讓爸爸教我寫毛筆字,我本來以為毛筆字挺簡單的,但事與願違,竟然連筆的方法都不正確,光拿筆就很難學。

  酸

  第二天,爸爸開始教我各種筆劃怎麼寫,爸爸說要注意藏鋒和露鋒,我心想:寫毛筆字還不簡單呢。我寫一個筆劃練了好幾天,搞得我都快暈了,爸爸說要一筆一劃一模一樣的寫出來,還得注意格式,聽得我稀裡糊塗的,不知道如何是好。經過長時間的練習,終於,我已經能寫出一點樣子了。爸爸看我筆劃練得不錯了,就開始讓我練永字。爸爸說:“永字裡點、橫、豎、撇、捺都有,被稱為永字八法,所以才讓你練永字。”一開始,我寫的永字就像個大大的墨團,後來,我練了幾天,就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甜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學會了寫毛筆字的運筆方法和結構。有一次,爸爸帶我去香港藝術館,那裡有個可以讓遊客演示書法的地方,我大膽地走上去,寫了一個經過我一段時間練習的永字,旁邊的人就為我鼓掌,使我信心大大增加。

  怎麼樣,這就是我學習書法的經歷,在學習中我嚐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我真正明白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學書法的歷程日記篇三:

  我一直想學一門藝術,媽媽見我對書法情有獨鍾,決定帶我去報讀書法班。我感到非常的開心。打這天以後,一到雙休日,我就到少年宮學習書法。

  一開始的時候,我學得津津有味。書法老師教我們使用毛筆,教我們蘸墨,教我們寫字的正確姿勢,還教導我們學書法一定要認真,不能有一點馬虎。老師講的這些基礎知識,我幾乎都能背出來了。由於學得認真,我的毛筆字寫得很好,不時得到老師的稱讚。我心裡甜滋滋的,誰說學一門藝術有多難呢?其實也不過如此嗎!

  可是後來,書法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每天回去都要練習最基本的筆畫,一寫就是十幾張,寫完 了還得讓老師親自檢查。我開始厭倦了這些枯燥無味的練習,讓我失去了自由。書法成了我的負擔。有一次,我向書法老師抱怨,為什麼這麼簡單的練習都要寫那麼多遍?

  書法老師並沒有生氣,只是很嚴肅地對我說:“學書法就需要認真,堅持,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隨後,老師又給我講了王曦之學書法的故事和達。芬奇畫雞蛋的故事,還教導我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認真地琢磨了老師講的一番話,覺得很有道理。和王羲之相比,我真是太慚愧了!於是我又全身心地投入書法的學習中。

  暑去寒來,經過不懈的努力,我終於學到了書法的真本領,其他基本功更不在話下。在讀法的漫漫長路上,我願意一直走下去。我深知,不經一番徹骨寒,不得梅花撲鼻香。

  學書法的歷程日記篇四:

  書法是中國的一門傳統文化,從古至今,書法好的人,數不勝數,而想要練好書法的,又談何容易!在我們學校,除了課堂上有練字課外,學校專門請了書法老師,從每個班中抽出十名同學來參加這個書法課,我很幸運,從一年級開始,我就開始在這個班練習鉛筆字,接著是鋼筆字,到了三年級,開始了毛筆字,在這期間,我揮灑著飽蘸墨香的毛筆,遨遊在書法的海洋中。我品嚐了其中的苦與樂。

  記得第一次去上書法軟筆課,吉老師給我們講了毛筆字的一些基本知識:在寫毛筆字時必須“三到——眼到、心到、手到”。寫毛筆字要講究運筆和頓筆,就是要“蠶頭雁尾”,老師說起話來滔滔不絕,講了一大堆道理,對於我來說,似懂非懂……接著吉老師在黑板上首先寫了一個“一”,“哇”我不禁發出了驚呼,那起筆,那收筆,剛勁有力,氣度不凡,令人羨慕。心裡想到:這就是“蠶頭雁尾”吧,吉老師寫一筆,就講解這個筆劃該怎麼寫正確,怎麼寫又是錯誤的。我認真地聽著,認真地看著。輪到我們自己寫了,輕巧的毛筆到我手裡卻變成了千斤重的磐石,怎麼握筆都感覺不好使,寫出來的“一”彎彎曲曲,歪歪扭扭,找不到一點“蠶頭雁尾”的感覺。在練習“捺”畫的時候,總是少了一個步驟,沒有頓筆,直接托出去,缺少了漢字獨有的魅力。

  回家後,我仔細琢磨,發現我只是照葫茹畫瓢而已,根本沒有悟出要領,我便一邊回想老師講的理論知識,一邊試著起筆,收筆,沉浸在“蠶頭雁尾”的研究中。從此,每天20分鐘的練字成了作業的一部分。從“點”“橫”“豎”練起。每天都在重複著,漸漸地,一筆一劃變成了歪歪扭扭的字,漸漸地,歪歪扭扭的字變成了端端正正的字。去年的春節前,學校舉行“寫春聯書法大賽”,要求一個班級選四個人,我是其中一個,自己的辛苦被老師選中了,我欣喜若狂,但心中有一絲恐懼,自己一直都是在有格子的紙上練,還沒寫過春聯呢,怎麼辦,只有再加把勁了,支援我的媽媽買回來了十張紅色的對聯紙,分割成了十幾幅對聯,我的天哪。只有兩天時間,能練完嗎?但一想到老師充滿信任的眼神,一想到老師充滿希望的目光,拿起筆,一副、兩幅、三幅……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的苦練沒有白費,在“寫春聯大賽中”我得了三等獎,雖然是一個小小的榮譽,但它讓我明白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的道理。這些道理激勵著我,鼓舞著我,繼續努力,爭取更高榮譽,不斷超越自我,這也許是學習書法的真正樂趣!